APP下载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8-14田京龙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考有效性

摘 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低是人们都知道的事实,但是数学作为一门辅助专业课以及春季高考的科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这种情况和现实,数学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使用教材、教师備课、讲授方法、教学反思等多个环节对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学;中职学校;有效性;思考

一、 做好初中与中职数学知识点的衔接

数学是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部分中职学生从初二开始就放弃了数学的学习,假如进入了中职便开始高中阶段知识点的学习,他们肯定是不爱学的,当然也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熟悉中职教材还要熟知初中教材,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尽可能以缩短初中与中职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

考虑到现在中职入学新生的实际情况,现在我们应在前两、三个月进行“预备单元”的学习,全部应是初中知识。在后面的新课教学中应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逐步深入,为学生适应中职数学学习的节奏做一个铺垫。

二、 灵活使用中职教学教材

现阶段的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教材的编写所使用的语言较为简洁,内容抽象性太强,一些概念以及公式的表达也比较深奥,所以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所以,要建立数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沟通的渠道,制定适合学校以及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使调整后的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如:电子电工专业要以学习三角函数等知识为主;旅游业专业主要侧重点是线性规划;机电类专业,应把“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内容作为重点讲解;计算机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八进制等知识;财会专业要以学习函数、概率与统计初步等知识为主。

对高考班学生,要针对高考的考试大纲,在适当的地方补充教材没有的内容,如:在学习函数的定义这一节课需要加强练习,尤其是定义域这一块,例如(y=x和y=x2是不是同一个函数)。在学习完“三角函数”后,直接讲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倍角公式和正弦定理以及余弦定理等,这样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 提高数学教师素养

教学是一门技艺,教师也要具备“匠人精神”,对教学环节上的每一个细节,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揣摩,精益求精。要想上好一节课,尤其是数学课,需要教师把工夫下在备课上,本领展示在课堂上。针对每一节课,要坚持做到“六备”,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职教学生的特殊性,用生活中实例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到概率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会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时候集市上有过这样的骗局)。在一个袋子里装着一样的10个红球和10个白球,每次可以去摸10个球。摸到5红5白,不用付钱;摸到6红4白或者4红6白,要付2元钱;摸到7红3白或者3红7白,中5元奖品;摸到8红2白或者2红8白,中10元奖品;摸到9红1白球或者1红9白,中500元奖品;如果全摸到红球或白球中1000元奖品。很多人觉得付钱也很少,而中奖金额丰厚,就纷纷上钩。把这个实例引入课堂,不少学生开始认为很是合算,可经过一番计算后,要花费的钱远高于得到的奖金,学生们如梦初醒。抓住这次机会,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方法揭穿骗局。学生也明白数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无味,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让学生有“获得感”

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突出。若在教学中对学生发出同一号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会造成基础稍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有“获得感”会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

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题目,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参与数学课堂中来。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如在学习了如何确定函数单调性后,设计了下面一组作业:

(1)一次函数f(x)=-2x-1在(-∞,+∞)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水平稍微低一点的学生)

(2)讨论函数f(x)=x2+3在(0,+∞)上的单调性。(中等生)

(3)证明:函数f(x)=-(x-2)2+3在(2,+∞)上是减函数。(成绩略好的学生)

五、 及时反思

(一) 在课堂中随时反思

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出现理解困难,反应不佳时,教师此时应反思之前教学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可以让学生提出哪里不理解,重新讲解。在有平行班授课时,在前一个班讲解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在后面的班级中着重讲解。在反思中,引领学生体会知识生成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

(二) 课后深入反思

上完每一节课后,教师还要回顾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分析、审视,更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不足,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改进和提高,为以后更好的教学做好准备。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反思重点是否突出,总结课堂教学有哪些亮点,在笔记上写下来。这样坚持下来,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也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综合多种途径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要达到最佳课堂效果,我们仍需不断努力摸索,不断认真实践!

参考文献:

[1]曹海军.对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4(10):99.

[2]陈国栋.关于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5(11):159.

[3]覃干新.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及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0(20).

[4]夏丽娟,胡广宏.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体会与改革初探[J].文理导航(下),2010(4).

作者简介:

田京龙,山东省烟台市,烟台信息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思考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德育工作浅谈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