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2019-08-14何程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通过有效教学手段的使用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顺利实现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观察和学习中掌握物理科学原理、建立物理探究能力和物理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力学实验

实验不仅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手段,也是一种能够显著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高中物理作为科学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知识深度、知识广度还是知识应用培养层面,都与初中物理有较大的改变与提升。因此,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借助实验这种有效教学手段来实施物理教学,并帮助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观察物理现象、思考物理问题、完成物理探究、掌握物理知识。接下来,本文将以物理课堂当中的力学实验为例,详细阐述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 教师的实验教学演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指导往往就是指引学生实现知识进步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讲台上进行教学演示实验来调动学生的课堂观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在直观的实验观察过程中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这种教师演示的实验开展方式不需要学生动手,则学生可以更直观、更仔细地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进而通过详细观察做到对于实验现象的了然于心。

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就在课堂上进行“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首先,笔者在讲台上布置实验需要使用的各种器材,其中包括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以及三角板、刻度尺和量角器。接着,笔者用图钉把白纸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然后再使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A点,用两条细绳套绑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然后,笔者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为学生演示力的合成原理。最后,为了加强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笔者将实验使用的木板固定在黑板上,以保证学生能够直观地观看到物理实验的现象。经过笔者在讲台上的详细讲解和实验进行,高效帮助学生实现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知识认识和理解。

二、 学生的实验互助操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学生而言,一個人的思维能力与物理知识是有限的,而借助学习小组开展的物理学习则能够保证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知识交流和思考范围,并帮助学生在小组互助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互助,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突破知识难点、完成物理知识掌握。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这部分知识时,笔者要求学生以物理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助学习,同时,笔者详细介绍了实验的步骤,并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学生首先依照教师的实验指导,准备了诸如小车、砝码、小桶、沙子、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和低压交流电源等实验物品,然后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将实验器材安装好,通过不同的实验步骤和过程来验证加速度与外力、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助,顺利完成了笔者规定的物理验证实验,并在合作过程中完成了实验目的、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最终,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提醒,有效减少了实验中问题的出现、并拓展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促使学生能够使用多样化的知识猜想来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进而有效强化了物理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 微课的实验现象讲解

除了教师演示和学生的合作实验,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实验讲解来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这种直观的视听影音技术不仅能充分调动其课堂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使学生除了学习物理课本中的知识之外,还能接触到更广阔的物理世界。同时,微课实验展示的方式能帮助教师进行不易于在课堂中进行的物理实验,并减少了课堂操作的时间,大大提升物理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例如,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认识,笔者使用微课《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在微课视频当中,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槽滚下来,跟放在斜槽前面小支柱上的另一个质量较小的球发生碰撞后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同时,在微课的展示过程中,小球做平抛运动时采用慢速播放,且及时出现了小球发生碰撞前后其速度与飞出水平距离的运算转换与相互关系的计算方法展示,并详细借助实验、数据展示出两小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可见,微课这种实验教学开展形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注意力,还能通过重点知识重点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细致、更专注于观察重点实验现象,进而完成物理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实验开展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演示的实验方式来帮助学生认知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微课当中的物理实验播放来帮助学生更客观地观察物理实验,帮助其实现知识的认知与理解、物理科学素养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卫军.摆脱枯燥: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

[2]颜维菊.浅析高中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

作者简介:

何程,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