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设计探究

2019-08-14丁思思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职业院校教学设计

摘 要:机械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主要专业,对我国工匠精神的实施与落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授机械专业过程中理应认识到新时代对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新时代机械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升机械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条件;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设计

一、 导言

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驱动下,信息化教学技术日渐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能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充分调动,并有效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对各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机械类专业课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难点。在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加强各类信息化教学技术,诸如翻转课堂教学技术、慕课教学技术以及虚拟仿真教学技术等的应用,能大幅度提高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有效地改善了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二、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概述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环节的数字化,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技术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以及虚拟仿真教学技术等,信息化教学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能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充分调动,并有效激发学生对各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然而,职业院校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尚不充分。另外,职业院校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条件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在职业院校中,机械类专业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加强信息化教学条件改造,实现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并建设各种机房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相关教学环境,为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提供软、硬件支持。

三、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一) 信息化环境不充足,信息技术运用不够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仍处于建设初级阶段,有些涉及教学空间构建,但多数并未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未形成成熟的示范体系和模型,顶层设计缺乏,无法达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根本目的。已建成的资源库、网络空间仍然强调知识体系与灌输,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教学空间构建研究较少。

(二) 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信息化理念不断融入职业教育,但部分教师依然被传统教学深刻影响,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虽尝试了信息化教学,但没有认真反思、总结经验,而是因噎废食,不再深入实践信息化教学;还有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能力较低,应用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四、 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

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是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充分结合的教学技术。该教学技术能有效避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脱节,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结合企业需求使用专业软件。对此类软件课程的教学,职业院校的教师可加强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学校机房内开展软件课程的教学,通过将学生电脑联机,向全体学生进行软件操作相关技巧的演示,并对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接受学生的提问,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难易适中、切合教学内容的软件操作任务,巩固学生对软件操作技巧的掌握。例如,某职业院校教师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运用Deform仿真软件,模擬材料在热处理时,材料内部的组织、应力、硬度等随温度变化情况,学生可以直观材料的内部,变抽象为具体,全面掌握材料加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师将学生全体带入学校机房,开展Deform工艺软件操作教学。该教师通过局域网,将全体学生的电脑联机,对Deform工艺软件的操作技巧向全体学生进行了步骤演示,在操作演示的同时,通过扩音器向学生作详细的相关知识讲解。学生也可以即时提出疑惑不解的地方,教师当场进行答疑解惑。教师在操作演示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参照教材进行自主练习,并为学生安排了课程任务,督促学生在机房现场操作完成。该教师在学生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 虚拟仿真教学技术

虚拟仿真教学技术,是指通过虚拟仪器或者是虚拟软件来实现对仪器功能的模仿,通过虚拟模型来开展机械类专业相关的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教学技术能有效克服各类限制性因素,通过各类虚拟模型,实现软、硬件的良好结合,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通过实验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职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各种设备操作的相关课程占据着较大比重,如数控机床相关的课程。对于此类课程,职业院校教师可充分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数控机床操作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在没有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巧的前提下,贸然实际操作数控机床极易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引发危险。因此,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不适宜直接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操作练习。职业院校教师可应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进行数控机床的教学。例如,某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数控技术教学中,充分应用了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实现了良好的实验操作教学效果。该教师通过网络资源,下载了一套便捷高效的数控机床虚拟仿真软件,并向全体学生做了推广。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此软件对数控机床的设备结构、功能应用以及操作方法技巧等知识进行了充分了解和良好掌握,并通过该软件加强了学生对数控机床的虚拟练习,实现了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技巧的有效掌握。

五、 结束语

机械专业作为当下职业院校主体专业的一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新时代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机械教学范围内的远大前景,巧妙利用信息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院校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

[2]詹祥飞.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

作者简介:

丁思思,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职业院校教学设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