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的思考

2019-08-14邓珺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新课改标准颁布后,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在教育界的必然趋势。新的教育理念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去应对,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对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的模式展开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教学

一、 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教育中逐渐开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是新时代下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爆炸发展的时代,让学生能够养成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素养。学生只有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才能够得到创造性的成长,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的精神,为以后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的责任。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让阅读成为学生接触时代发展的一种途径。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在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没有阅读教学的语文课堂,是枯燥无味没有意义的,是无法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能力。根据调查,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的问题。

(一) 学生在课堂上未体现出主体地位

从新课改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积极在教学中实施改革要求,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出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缺失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是以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阅读兴趣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被降低,课堂沉闷缺乏生机,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时不利于学生阅读的能力的提高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 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机会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忽略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现象。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中的完成度较低或者效率不高。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语文的学习的主观性比较强,每个学生对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事实上,在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在语文阅读课堂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中,存在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表达机会,学生之间交流机会较少,这样的阅读课堂的效率不高。

(三) 教学资源不足

在初中阅读课堂的教学中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与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很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这和学校的教学设备的有一定的关系,教学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是通过教材接触阅读资源,重视在教材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资源有限,无法扩散自己的思维,很少接触对课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三、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应用

根据目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融入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和阅读资源。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多彩课堂

不仅是语文阅读课堂,包括所有的课目,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没有积极性,学习效率就会随之降低。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正本质是创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语文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彩的阅读课堂,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标准,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中,置身于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更加理解阅读带给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二) 重视心灵感受,营造阅读氛围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面对传统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阅读课堂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的特点,融入信息化的教学刻不容缓。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延伸适量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以往的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耐心不足的情况,在信息化的教学中,更加重视学习的心灵的感受,为学生提供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阅读心得的交流。

(三) 利用信息技术,延伸学习空间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这种课堂之下,多延伸一些课外的话题,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对较大,但是学生可以学到的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很方便的为学生提高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点。这个过程中的学习,一方面是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扩大了阅读视野,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的体现,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另外,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萍.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分析[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刘淑娟.信息化环境中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4.

[3]王兰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7.

[4]姜宇飛.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彭秀艳.为阅读教学插上信息化翅膀——论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52-53.

作者简介:

邓珺,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文明铺镇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