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徒结对

2019-08-14陈雪衣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做法作用小学

摘 要: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合作学习”列为新学习方式的一种,并且指出:提倡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分工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师徒结对”学习模式的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大班制教学问题,同时关注到了学生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语文;师徒结对;小学;依据;做法;作用

一、 “师徒结对”的依据

(一)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

陶行知先生在1923年创立了义务教育的“小先生制”,他认为能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最好帮助的人,不是老师或是其他人,而是学生群体中进步最快的那部分学生。

(二)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三) 交往动机理论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教育行为是属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同于人改造自然“目的合理的行为”。教育活动主体间的关系需要伦理规范来调节,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尊重,应禁止任何人有损人格尊严的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

二、 “师徒结对”的做法

(一) 科学分组,进行优势互补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个组中一般由“一优二中一困”四人组成。优等生即“师傅”,重点帮扶学困生,同时点拨指导两名中等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两名中等生互助学习,同时辅助“师傅”帮扶学困生。起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提高的作用。

(二) “师傅”出题给“徒弟”做,夯实“徒弟”的基础

学好语文,要靠长期的、平日的积累,而一些学习困难生往往就是因为在基础方面不够扎实,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成绩差又让他们更惧怕语文,从而令他们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因此,在“师徒结对”中,我让每个“师傅”每天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基础题给学生做。比如,听写学过的单词,默写背过的古诗等,在一些简单的练习中,培养了学困生的成就感,让他们逐渐增强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成绩也随着逐渐提高了。

(三) 在习题评讲中运用“师徒结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习题评讲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一步。学生层次差异大,给教师评讲习题带来了难处。面面俱到地评讲每道习题,后进生正正好,而好学生吃不饱;如果选择性评讲又会导致后进生消化不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师徒结对”的方式真好弥补这一不足。

在习题评讲前先让“师傅”和自己的“徒弟”进行一一交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出错的简单题全都解决了。这给教师评讲集中性错题、难题留下了许多时间,整节课中,习题评讲时间很充裕,原先不能完成的进度现在都能很好的完成了。

(四) 在课余时间采用“师徒结对”,监督学困生的学习情況

后进生由于知识掌握的不好,对待老师的课后作业大都草草了事:有时会写的写一些,有一点难的就不写。这时“师傅”的出现给“徒弟”带来了压力,“徒弟”的作业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师傅”会来检查。久而久之不认真做作业的学困生越来越少了,学习态度端正多了,他们无形中受到了“师傅”的熏陶,学习习惯明显有所改变。

三、 “师徒结对”的作用

“师徒结对”的学习模式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一人对多人”的教学负担,与此同时也让“徒弟”和“师傅”们在其他方面收获了许多。

(一)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师徒结对”的学习模式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傅和徒弟的模式,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是“师傅”,必须担负起协助“徒弟”的重责大任。各个科目都有不同的编组,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学科方面当起小老师,当上了小老师,学生们存在的潜能很容易激发出来,让他们有一种助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很多的事情都由家长一手代劳,在家缺少与同龄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师傅”和“徒弟”的组合给孩子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在习题评讲中,“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徒弟”认认真真地听,有时他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某个细节。在“师傅”的教和“徒弟”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 增强了学优生的学习动力

在一对一的合作中,“师傅”帮助“徒弟”解决问题,同时,不仅可对自己学习思路进行进一步提炼,还可以从对方的错误中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错误,或者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出现类似的错误。为了树立自己良好的表率、榜样作用,“师傅”们会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他们更好地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名副其实的老师,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师傅”的学习动力。

总之,“师徒结对”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它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平台,使得优生有舞台,学困生有人帮,学生在互助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师徒结对”的模式我会继续探索下去,把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争取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成永宏.浅谈有效教学中“师徒结对”的学习模式[J].新一代,2014(10).

[3]牛小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J].华章,2012.

作者简介:

陈雪衣,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学校

猜你喜欢

做法作用小学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