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识字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教学方法初探

2019-08-14王菁虹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减负趣味教学识字

摘 要: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识字量过大,教师缺少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学生只是一味地机械识记,缺少自己的加工生成,学生没有自主识字的方法和能力。这些都使得低年级学生学习难度加大,越学越没有兴趣,更有些学生觉得识字任务太难,课业负担太重,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身为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发现其中的问题,想方设法地在课堂中提高识字效率,增加识字趣味,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识字;减负;趣味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更有趣的识字方法,是我这一年来在教学中不断思索和探究的问题,为此,我不断学习,不停实践,终于发现有几种方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并且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识字的效率,降低生字错误率,现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为趣味识字这一教学领域提供一些借鉴资料。

一、 将字理知识融入教学中,让生字变得更形象

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字是古人造字的基本方式,是根据事物进行描摹的一种文字,是字形与字义的结合。而低年级要求掌握的生字中,有一大部分是象形字,我根据这一特点,将汉字的演化在课堂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根据字形更好地记忆生字,理解字义。

如在教学《雨铃铛》这一课时,“雨”“串”这两个生字就可根据字形演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上课时,我先出示“雨”字的甲骨文,让学生根据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有孩子就发现在云层中掉下了一颗颗的小雨点,猜测这个字是“雨”字,随后我又出示了“雨”字的金文和六书的写法,最后出示楷书“雨”,观察小雨点的变化。再配合教师形象的讲解,有四颗小雨点从天空上(第一笔横)的云层里(竖和横折钩)掉下来了,一阵风吹来,小雨点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飘(四个点都往右)。学生在形象的记忆和书写过程中,再遇到“雨”这个字时就不容易写错了。而教学“串”字时,有个学生就通过想象,觉得甲骨文“串”字就像两块肉用一根竹签串在一起。孩子们听到这个说法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学习兴趣也高了,教师这时趁热打铁,渗透串字的字义是用一根棍子将两个东西串起来,随后延伸出量词“一串(  )”,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样将日常口语训练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怎么会把这些有趣的字忘记呢?

象形字的字理讲解和字形演化是促进学生学习生字的好方法,这样高效的识字方式,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字形和字义,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 偏旁归类识字,做到学一字得一串

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如果学生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并能知道其做偏旁时的意义,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做到“无师自通”,学生便能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以及会意字。

低年级需要孩子会认、会写的生字中,有一些常用的偏旁是比较容易认识和掌握的,如“草字头、提手旁、足字旁、木字旁、三点水、单人旁”等,但也有一些偏旁经过演变后,学生理解起来不大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记忆。如“左耳旁”,很多孩子会认为它与耳朵有关系,名师黄亢美在讲解这个偏旁时做了很好的处理,他先用简笔画画出一座山,学生很快就能认出那是一座山,随即他又把“阝”倒过来变成“∧∧”,在山上画了个太阳“⊙”,孩子们便认出这是一个“阳”字。这时,黄老师又问左耳旁表示什么时,孩子们便能答出左耳旁表示的是山。在理解偏旁意思后,黄老师引出了“险、陆、阵、防”这些字,孩子们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开始解释,“冒险要到山上去”“靠着山的位置是陆地”“有山的地方防守起来更容易”……各种有理有据的解析从学生口中说出,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黄老师的课堂便是这样具有活力和创作性的课堂,对比当下的许多语文课堂,有的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字义,没有认清字形,只是盲目、呆板地学习生字。而教师机械教学,死记硬背,忽略字义字形,让学生学得累,学得苦。更有甚者,在没有理解偏旁意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另类肢解和解读,使得汉字变得面目全非,学生更是不知所云。

再看看黄亢美老师提倡的偏旁归类识字方法,即让学生理解了字义,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释记住的生字,真正做到了“学一字得一串”,这也是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重视和运用的好方法。

三、 给生字编谜语,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生字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在课堂中教师往往要挖空心思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是学生往往太过好动,有些坐不住。如果我们能够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他们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想一些有趣的字谜渗透在识字中,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如:在教学“照”这个字时,我便提供了一个字谜: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学生一下子便猜出是“照”字,而且把照字的部件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在教学“招”字时,就有学生主动举手说出自己编的字谜:有个人手上拿著一把刀,杀了一口人。孩子们这种举一反三的智慧,不得不让我佩服,他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教学“盖”字时,我便出了字谜:“一只没有尾巴的羊坐在一个盆子上”,学生也马上反应过来,猜中了“盖”,我紧接着解说“皿字底”就像是一个盆子,而“皿字底”所表示的意思碗、盘、盆也呼之欲出了。这样有趣的字谜是识字教学课上的润滑剂,它拉近了学生和生字之间的距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难度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自己编字谜的习惯,得到了思维上的训练。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时不时会拿着自己编的或是找的字谜来考考我和其他同学,给生字编字谜已经成为学生的识字习惯了。学生编字谜和读谜面的过程其实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而学生解谜题的过程更是训练思维的过程,可以说字谜识字方法的渗透是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让语文课堂更有趣,更有创造力,也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识字过程是没有压力的,课外的寻“字”世界更是他们自发自愿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任务和负担。

四、 通过游戏激励,快乐识字

低年级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往往后半节课的听课效率低下,如何才能保证一整堂课的高效呢?有时,一个小小的游戏,即起到了调动作用,又缓解了学生的情绪,能让学生在这样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识字学习对学生来说又怎会枯燥,怎会是负担呢?

游戏的设置即要保证让学生感到快乐,又要保证高效有用,所以我会尽可能让每节课的识字任务与游戏相挂钩。如在制作生字卡片时,我会根据不同的课题,自制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生字卡片。在教学《想飞的乌龟》这课时,我的生字卡片是一只只小乌龟,它们在一条路上慢慢爬着,只有孩子们把生字卡片上的字都答对,才能通过这条路,赶上小兔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里,生字卡片又变成了一颗颗的星星,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摘下一颗星来。在教学《小鱼的梦》时,一条条颜色各异的小鱼从水里游了出来,孩子们不仅认识了生字,还认识了各种鱼,真是长知识。除了制作生字卡片,我也会利用课件演示动画,让孩子们进行生字闯关游戏,摘苹果、跳梯子、采蘑菇等游戏,一个个小小的游戏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更加深了孩子對生字,对课文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课堂的学习是关键,课后的作业巩固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孩子的畏难心理往往使作业成为他们的“拦路虎”。幸运的是现代先进的科技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让作业这只“拦路虎”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蓝精灵”。在课后识字巩固复习中,我推荐我们班的家长安装识字游戏教学软件,这个软件把一个个识字任务变成一个个小游戏,使孩子的巩固识字和复习过程变得简单有趣,孩子口中不再是“我不做”,而是“再玩一次”。尽管是虚拟的游戏,但是孩子们获得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助推着他们去认识更多生字,学习更多知识,这不也是一种“减负增效”吗?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正确地掌握并传授识字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学会这些识字方法,便可自主识字,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效识字是减轻学生负担、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进步的必经之路,教师定要不断取经,慎重对待。

参考文献:

[1]黄亢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杨晓梅.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2,8.

作者简介:

王菁虹,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减负趣味教学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