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性CD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2019-08-14何建平

纺织报告 2019年4期
关键词:上染率染液涤纶

何建平

(互太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62)

本项目针对改性CD 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旨在诠释改性涤纶高效的染色方法,以利于指导生产实践。

1 涤纶织物的论述

涤纶织物自身强度较高,其中高强力纤维的含量为2.6~5.7 cN/dtex,干态强度与湿态强度几乎没有差异,耐冲击强度是一般织物的四倍以上。涤纶织物耐热性好,属于热塑性纤维,本身熔点较高,导热率以及比热容都比较小,是各种合成纤维当中耐热性能相当好的纤维。加入氨纶的涤纶由于弹性好,人们穿在身上比较宽松、舒适,同时成衣抗皱能力比一般的织物好很多,不易褶皱且耐脏易洗快干。涤纶织物在兼具这些优点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1)吸湿性差,面料做成的服饰吸湿透气性不好;[1](2)涤纶面料的衣物容易产生静电,尤其在春秋两季,空气干燥,产生静电的频率也大幅提高;(3)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较差,主要由于涤纶分子链上没有特定的染色基因,染色比较困难,染料的小分子与纤维织物很难结合。为了改善这些缺点,采取化学和物理改性的方法可使涤纶性能进一步提升,变缺点为优点。

2 改性CD涤纶

和普通涤纶相比,CD涤纶增加了纤维微孔,提高了上染率、透气性、吸湿性,从而进一步适应聚酯纤维的仿真丝化。通过仿真丝化可使织物柔软透气、舒适、抗静电、易上染。织物纹理清晰,分子排布整齐,在经向位常常使用阳离子丝,纬向位常常使用普通的涤纶丝,在布料染色时,涤纶丝通常使用普通分散染料,而阳离子丝则采用阳离子染料。面料经丝采用DTY100D+阳离子DTY100D,而纬丝则采用涤纶DTY100D交织而成。对经向而言,往往遵循二丝分组排列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涤纶面料中的纤维分子不同,在染色时,深浅度也有所差别,当面料着色后,极易形成直条状[2]。通过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的方法是将涤纶与染色改性剂聚合到一起,磺酸基团进入到涤纶分子链当中,使之具有较高的染料吸尽率。经过改性的涤纶面料拼色染色时,染料相容性好,耐光牢度和各项色牢度优异,面料色调鲜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 染色前处理

在染色之前,首先对织物表面进行预处理,去除织物表面的油迹与污渍,除油效果的好坏对后续染色工艺流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预定形流程

为了防止涤纶面料的回缩,确保布面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在染色之前,必须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定形,因为涤纶大分子链上增加了新的基团,原有纤维的结构发生改变,纤维的熔点、结晶度以及玻璃化温度均有大幅下降。涤纶面料在预定形阶段极易发生氧化黄变现象,为了防止织物表面变黄,可浸轧抗氧化剂。

3.2 染料的选择

阳离子改性涤纶应采取阳离子染料,这一类染料由带有阴离子的封闭剂与阳离子染料相结合,进而形成分散型的阳离子染料,染料的着色度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织物表面,避免阴离子与阳离子发生反应时产生沉淀现象。染色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色泽较为鲜明[3]。

3.3 合理选择助剂

由于改性涤纶纤维在染色时的受力不均,受热不匀,将给染色效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染色时,必须借助助剂的调合作用,才能使染料均匀分布。通过添加助剂的方法,也能够消除布面色点现象,对提升布料的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4 染色实验部分

4.1 材料与仪器

织物:94.0%CD POLYESTER 6.0%LYCRA,克重85.0 g/m2。

阳离子染料:Red FBL、Yellow GL-B、Black FDL。

助剂:工业醋酸、醋酸钠、匀染剂OT。

4.2 生产设备

SYNERGY 150型染色机(立信染整有限公司),SW-24A型耐洗色牢度实验机(常州第一纺织设备有限公司),721可见分光亮度计,pH计等。

4.3 染色配方(黑)

阳离子红 FBL 0.36(%,omf),阳离子黄 GL-B 0.32(%,omf),阳离子黑 FDL 2.85(%,omf)。

4.4 工艺曲线图

4.4.1 染色工艺曲线图

阳离子染料染CD POLY,深色工艺:1.0%<染料份量≤4.0% ,染色工艺曲线见图1。

图1 染色工艺曲线图

4.4.2 染色后处理工艺曲线图

在阳离子料染CD POLY后处理工艺中,染料份量相当于100% CD POLY,深色和特深色Dyes> 1.0%,染色后处理工艺曲线见图2。

图2 染色后处理工艺曲线图

4.5 测试方法

4.5.1 上染率

染料的上染率可以直接地表现染色效果。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处于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染液的吸光度采用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稀释满足标准要求的倍数,使染液的吸光度介于0.2~0.8,根据这一数值计算上染率E,上染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上染率、a—原液的稀释倍数、A1—染色后的残液吸光度、b—残液稀释倍数、A0—染色前的染液吸光度。

4.5.2 色牢度测试

耐水洗色牢度按照AATCC Test Method 61—2008《耐家用及商用洗涤色牢度》测试。

耐汗渍色牢度按照AATCC Test Method 107—2008《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耐摩擦色牢度按照AATCC Test Method 8—2003《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4.6 染色方案与步骤探讨

CD涤纶织物染色过程中,通过实验设定多种对比条件来选取最优染色效果。所需的染色工艺条件如,浴比1∶10~1∶15、染色温度60℃~130℃、染色保温时间10~60 min、染液pH2~7。操作时,化料必须充分溶解,搅拌均匀,在投放染料时,应遵照标准工序进行,避免发生阳离子染料凝结现象。在染色时,初始的染色温度应控制在较低范围内,染色前调和好助剂和pH,当温度升至50℃时,投入阳离子染料。升温期间,注意观察升温速率,留意保温节点,采用慢升温在各阶段保温10 min,此时慢升温可以保持较好的上染率,在匀染剂作用下也可以控制布面的色点、色不均现象。直至温度升至120℃~130℃,再进行染色保温,之后温度降到70℃,方可排出液体。染色后再进行后处理皂洗,去除面料表面的浮色以及沾染的其他颜色。通过皂洗,能够提高面料色泽稳定性及良好的色牢度[4]。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染色pH对CD涤纶上染率的影响

在同等条件下,选取6个不同pH的染液,观察染料上染率的变化,判断不同pH对上染率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染色pH对CD涤纶上染率的影响

通过表1可知,在酸性区间,上染率逐渐上升,当pH达到5时,上染率达到最大值,随后,上染率逐渐回落,由此可知,最佳的染色pH应为4~5。

5.2 染色温度对CD涤纶上染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选择60℃、80℃、90℃、100℃、110℃、120℃、130℃七个不同的温度值,设定其他条件相同, 染色温度对CD涤纶上染率的影响见表2。

由表2数据可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上染率也在逐步升高,当温度达到110℃时,上升速度逐渐减弱,在120℃达到稳定。因此,我们选择120℃为最佳染色温度。

5.3 染色时间对CD涤纶上染率的影响

选取的染色时间为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同等浴比、染色温度条件下,在这6个不同的时间下对上染率进行测试,染色时间与上染率的关系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到40 min以后,上染率稳定,若超过此时间点会造成能源浪费。由此可见,选择40 min为染色保温时间,染色效果达到最佳。

5.4 色牢度表现

实验得出,最优染色条件进行染色生产,再按图2工艺进行后处理浮色清洗,经测试,各项色牢度均达到4.5级,可满足消费者对布料色牢度的要求。

6 结语

在CD涤纶实际生产中,当染浴的pH为4~5、染色温度120℃、染色保温时间 40 min时,CD涤纶面料能够收到理想的染色效果。同时,布料品质在大批量生产中可得到稳定高效的保障,减少因回修带来的成本浪费。此方法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改性涤纶布料。

猜你喜欢

上染率染液涤纶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硅基溶剂染色体系中分散剂对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
紫草色素对棉纤维的染色性能探究
苏木红/栀子黄/靛蓝染色天丝水刺非织造布初探
蚕丝活性染料工艺改进
11 dtex/6 f涤纶超细低弹丝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