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2019-08-13张雨露

山西农经 2019年10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

张雨露

摘 要:特色小镇在全国的发展呈现出“多而不精”的状态。相比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存在更多困难。以安徽省芜湖县殷港小镇为例,从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差异、存在问题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0-003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1  特色小镇的兴起与发展

1.1  特色小镇的含义

特色小镇是以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在区域内聚集特色产业,将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融为一体。

1.2  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特色小镇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級、城乡统筹发展和供给侧改革落实。特色小镇自2014年首次提出即在浙江杭州落实。杭州“云栖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特色小镇建设,并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作重要批示。2016年,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2017年7月,住建部公布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名单。2017—2018年,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1.3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2018—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过度泛滥”危机,不得不淘汰整改,“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层出不穷。大批小镇追赶特色小镇建设热潮,盲目跟风,导致最终成为“问题小镇”。过度泛滥使特色小镇进入发展瓶颈期,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几百个特色小镇必须面对的问题[1]。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对全国特色小城镇开展严格测评,实施优胜劣汰机制。

1.4  特色小镇发展方向

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确立了特色小镇标准化指导体系,使特色小镇建设走向了创建达标制。特色小镇热潮的及时刹车和清理整顿,使特色小镇从“多而广”“大而全”向“小而精”“特而强”的方向发展。

未来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小规模、集约化、差异化、产业化”。特色小镇要摆脱淘汰整改危机,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实现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坚持创新,不照搬照抄、不走老路,才能走出特色发展之路[2]。

2  殷港小镇简介

位于安徽省芜湖县的殷港小镇,隶属于全国文明镇、有“水上慢城、生态六郎”之称的六郎镇,毗邻长江分支流的青弋江,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殷港小镇主打艺创特色,以独特魅力吸引了外界关注。2015年以来,殷港小镇采用“政府+企业”的发展模式,依托顶峰教育集团及中华艺术学校发展艺术教育产业,培养了上万名艺术人才。殷港小镇着力打造“艺创小镇”,在艺术教育、艺术设计、艺尚制造、艺术旅游等4大产业中,突破创新,培养人才,引领“智”造,产业升级。2017年9月,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名单下发,殷港小镇成功入选[3]。

但也要看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殷港小镇城镇化进程慢,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发展落后,距离发展成为旅游导向型小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近几年的建设中,殷港小镇遇到了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小镇的种种难题。

3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差异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省份,受区位、政策等条件限制,其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江浙沪等地。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下设4区4县。与镜湖、弋江、鸠江和三山4区相比,芜湖县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有明显差距。

欠发达地区不同于落后地区,其充分的后发优势和丰富的资源都隐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4]。作为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芜湖县殷港小镇与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小镇建设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杭州云栖小镇和芜湖殷港小镇,分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差异。

3.1  经济环境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电子商务、高新科技、服务产业等发展迅猛。2018年,杭州市生产总值为13 50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0 180元。云栖小镇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得天独厚。

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三角西南部,经济发展依托于与江浙沪等地的贸易往来。2018年,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3 278.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88 085元。殷港小镇位于芜湖市下属的芜湖县境内,其经济发展与资金支持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但是作为崛起中的城市,芜湖市2018年生产总值相比2017年上涨8.4%,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3.2  产业结构

杭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电商城市,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国领先。云栖小镇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主打云生态产业,依托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转塘科技经济园区,打造了一个云计算产业生态聚集地。云栖小镇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将云数据转变为生产要素,构建了“共生、共荣、共享”的生态体系。杭州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其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一直占据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云栖小镇兼具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设施服务,引领了特色小镇建设热潮。

2018年,芜湖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4.2∶56.0∶39.8调整为4.0∶52.2∶43.8。由此可见,芜湖市经济发展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芜湖市第二产业发展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高新科技发展势头弱、占比小。殷港小镇地处六郎镇,气候湿润,水系发达,以农业发展为主要支撑。在旅游选择上,位于欠发达地区的殷港小镇的吸引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

3.3  城镇化进程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镇数目增多,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慢,人口流动性低,交通通达程度远远落后于大城市。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缓慢滞后,传统的发展模式很难迅速转变,特色小镇建设跟不上发达地区的脚步。

3.4  体制机制

首先是政府引导方面。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浙江发展特色小镇并不局限于建设,而是将特色小镇作为平台,以企业为主导,推动特色小镇发展。欠发达城市民营经济相对落后,政府需要发挥更多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其次是人才引进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人才引进、城镇发展等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特色小镇发展。芜湖市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足够吸引力,六郎镇地方经济落后容易流失人才,不利于小镇的进一步建设。

4  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4.1  理论规划与实际建设存在差距

2015年特色小镇在全国兴起,各地纷纷效仿江浙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方没有考虑本地实际,直接照搬江浙模式,难免出现“计划跟不上变化”的问题。殷港小镇计划打造“八百里皖江艺创特色第一小镇”,以坐落在当地的顶峰教育集团为依托,重点发展文创艺术。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当地文化环境、艺术氛围等因素影响,难以将艺创与当地居民生活结合,艺创建设与居民生活相互独立。特色小镇的特色没有在当地社区间得到大力推广,华而不实,势必影响特色小镇的整体吸引力。

4.2  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不完善

殷港小镇计划打造文创特色小镇,必然要着力吸引游客。但在小镇区域内,交通、商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仍较缺乏。特色小镇不能仅依靠文创园区与艺术建筑发挥吸引力,也应具备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当地没有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服务产业,而缺乏服务业的特色小镇也无法吸引游客,造成恶性循环。

在产业配套上,殷港村是工业聚集区,以大型重工业为主,很难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殷港小镇主打艺创特色,必然不能通过重工业来实现产业配套。缺乏第三产业作为小镇建设的支撑,小镇建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4.3  区域优势不明显

殷港小镇地处芜湖县六郎镇,主干道只有一条县道,公共交通出行只能乘坐湾芜线长途汽车,且班次较少、停运时间早。殷港小镇以人文景观为主,缺乏独特自然景观和传统民俗风情,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同质化程度高,其模式容易被复制取代。

4.4  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分散

目前,殷港小镇主要旅游资源有文创园区、水果采摘区、农家乐等,但布局分散且景点季节性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低。殷港小镇与周边地区其他旅游景点相距较远,区域发展带动性不足。

5  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分析

5.1  精准定位,彰显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必然围绕特色展开,但许多特色小镇建设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或未立足当地实际,导致特色小镇变“问题小镇”。在殷港小镇建设中,建设者借助于小镇内以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顶峰教育集团,将小镇发展方向定位于艺创,奠定了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基调。在殷港小镇建设运营中,顶峰集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作为殷港艺创小镇的特色,“顶峰1979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租用镇里闲置厂房,经维修、装饰后成立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顶峰集团创始人夏云兴与顶峰教育的艺术人才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提升小镇文化魅力,奠定了殷港小镇的独特风格。

5.2  抓住机遇,借力政策

国家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传统产业等3个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支持方向,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可申请专项建设基金,发展优秀的特色小镇也会受到中央财政给予的奖励。住建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在政府投资、金融支持及社会资本注入等方面,为特色小镇发展保驾护航。设立专项基金和奖励,组织金融机构进行产品服务创新,统筹建设融资需求,为小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应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借力国家对特色小镇发展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与优惠政策,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特色小镇的差距。

5.3  產业升级,优化布局

殷港小镇在乡村旅游中使用了VR技术等新兴科技。通过1部手机、1个二维码,VR手绘地图就可以轻轻松松展现在游客眼前。2017年,仅凭VR手绘地图这个单项业务,就带来200多万元收益。殷港原是工业聚集区,镇内工业厂房占地较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高附加值产业,将新兴科技运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了产业升级。

在文创产品展示大厅里,农产品经艺术加工后变得鲜活生动。市场上常见的土豆、青菜、萝卜等,在这里都成了艺术品。创意产业园内设置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团队、小微企业等提供了从培训、融资到运营的一系列服务与支持。

2016年,六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947元,同比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 190元,同比增长9.8%。殷港小镇将艺创特色与农产品结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使艺创团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了创作水平,丰富了构思,实现了双赢。

5.4  政府主导,企业运营

近20年,顶峰教育培养了上万名艺考生。艺考生对未来工作的定位和创业理想的追求,激发了创始人夏云兴打造艺创小镇、为艺术人才搭建创意创业平台的想法。顶峰集团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且水、电、房租全免,为敢想敢做的创业者提供机会,吸引了大量创业人才。

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为特色小镇建设保驾护航。六郎镇副镇长张仲林介绍,殷港小镇总投资达20.7亿元,其中政府基础设施投入1.1亿元,采取“政府主导+顶峰运营”的模式,政府为小镇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殷港艺创小镇,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居民及企业的共识。

5.5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殷港小镇是正在建设中的特色小镇,必然需要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刺激消费必然离不开旅游业发展。殷港小镇难以吸引游客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共交通不便利。从市区至小镇只有一种交通方式可选且时效性强,从火车站、高铁站等地来小镇甚至要转好几趟车。

欠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其交通区位条件往往是难以忽视的劣势条件。殷港小镇应通过增加客车班次、设置旅游专列车次、借力当地其他交通方式等措施,改善交通条件。此外,殷港小镇还应增加小镇内休息娱乐设施、消防安全工具等,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吸引游客,还可以吸引人才。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来源于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小镇内部建立人才招聘机构。当地人才熟悉环境,且有深厚的人际关系基础,可以为小镇建设减少很多阻碍。其次,利用互联网投放广告。扩大宣传,搭建大学生返乡创业平台,利用薪资、政策、保障等优势,吸引大学生毕业归乡,充分激发年轻人的创新热情与活跃思想。再次,要解决好人才的落户问题。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最后,要提升人才素质。展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小镇发展定位与历史文化,让人才了解小镇、贴近小镇,使其更好地为特色小镇建设服务。

5.6  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田园乡村游成为旅游热点,这与人们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密不可分。“绿水青山+艺创特色”是殷港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殷港小镇建设者强调,“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殷港小镇这座江畔小镇的天然优势,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予以充分保护。殷港小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在社区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政府出资整治清理污水沟,增加林木种植。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定伟,秦德莉.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发达地区特色小镇规划探析——以贵州省中坝镇特色小镇规划为例[J].

城市建筑,2017(29):107-109.

[2]郝華勇.欠发达地区打造特色小镇的基础差距与现实路径[J].理论月刊,2017(12):165-170.

[3]孔华.殷港艺创小镇:安放悠悠乡愁 振兴美丽乡村[EB/OL].[2018-01-22].http://www.ahxiaozhen.com/

system/2018/01/22/011189901.shtml.

[4]谌聪.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5):30-31.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