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的情感语义

2019-08-13李东萍

文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量词情态语义

内容摘要:人类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语言中有大量表示情感意义的词,当语言使用者的感情表露于語言中时,语言就有了传递情感的语义。语言是情感思维的工具,情感反映到语言里,形成情感语义。因此,我们说,语言不只具有词典上的涵义,还有情感语义。情感语义是语言语义的一个成分,是指说话人的个人感情或态度被反映在语言里所出现的意义。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传统语言学过分强调从逻辑角度研究语言,但在17、18世纪的哲学研究中受到了普遍质疑。受文艺复兴时期民族主义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思潮注重语言抒发感情的功能,注重语言同历史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之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了语言世界观理论,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语言的支配。这一观点为情感语义、语言文化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语义学研究中,关于情感语义的研究是目前国内较少涉及的领域。本论文主要从词汇和句子层面的情感语义、情感语义的实现方法、民族文化心理及审美观对情感语义的影响等方面,对语言的情感语义逐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情感语义 语义地位 量词 形容词 民族文化心理 审美观

  一.情感语义

1.什么是情感语义

情感语义,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表达的一种主观态度。人们在接触、认知客观事物时,必然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这种主观情感,便成为情感的评价尺度,被作为一种成分加进语义中。这种成分就称为情感语义,或“感情色彩”。如汉语的“结果、成果、后果”,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表示“事情进行到某一阶段的结局或状况”,但“结果”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成果”含有褒义;“后果”则有贬义的感情色彩。除一般的词语外,固定短语也具有很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无微不至、乐善好施,义愤填膺、怒火中烧等,前两个成语属于褒义的感情色彩,后两个则属于贬义。

传统语言学将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其实,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不止褒或贬,还有尊敬、羡慕,恐惧、轻蔑,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以及具体语境中情感语义的转移等等。

2.对情感语义的理解

由索绪尔开创的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习惯于将情感语义纳入外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认为情感内容涉及的是语言之外的事实而不是语言本身。他们更关注的是词的概念意义,而不是词的情感意义。布龙菲尔德强调词的具体所指意义,也将情感因素排斥在语言研究之外。但随着语言学人文倾向的发展,语言中的情感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索绪尔的学生巴利在《法语修辞学》一书中指出,他的修辞学旨在“研究言语行为的情感内容”。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语义学》一书中解释“社会意义”这一语言类型时,谈到语言如何反映说话人的个人感情,并引入了情感意义这一概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学者沙霍夫斯基、马利采夫等人在系统结构语言学体系内建立起新的语言学分支——情感语言学。在国内,20世纪60、70年代,语言国情学对词汇背景理论、民族文化语义的讨论,为进一步认识情感语义提供了理论铺垫和研究素材。因此,情感语义进入了当代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

关于情感语义,沙霍夫斯基是这样定义的:‘一般意义上讲,情感语义可以界定为,借助语言表达的人,通过社会化的情感观念来表达对周围世界的态度。笔者认为,情感语义是语言内容层面与交际者情感状态相联系的部分,是语言意义结构的固有属性和组成部分。

3.情感语义的语义地位

沙霍夫斯基认为,在词汇层面,情感语义有所指意义、伴随意义和潜在意义三种语义地位,分别存在于情感意义词、情感伴随词和情感潜义词中。第一种情感语义以词的核心意义出现,后两种是以词的边缘意义出现。

情感语义就其稳定性而言,可以分为语言层面的情感语义和言语层面的情感语义。前者在语言系统中就能体现出来,固定在词汇的词典释义里,以情感意义词和情感伴随词为主;后者则出现在人们的交际中,往往与具体的情感语境相联系,以情感伴随词和情感潜义词为主。前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又可以转化为后者。

  二.汉语量词的情感语义

汉语中,量词数量多,且表达方式多样。下面就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汉语量词的情感语义。

1.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

以下两个句子中,量词的使用形象地体现了作家的情感语义。

(1)一朵花,一朵青春 (《三千里江山》杨朔)

(2)难得如今好气候,才钓得一方和平,才钓得一泓宁静。(《山行》管用和)

句(1)中的“朵”本是人们用来描写“花”的量词,既表量又能唤起人的想象,而这里用“朵”修饰“青春”,使抽象名词“青春”变得生动形象,给人以“花”样美感的形象色彩。句(2)分别用量词“一方”搭配中心词“和平”,“一泓”搭配“宁静”,这种搭配,把“和平”和“宁静”具体化、形象化。人们在感知这些具体形象的量词,并体会量词与中心词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了对词义的情感认知。

2.汉语量词的情态色彩

汉语量词的情态色彩义与所限定的中心词义密切相关,量词的情态色彩义从属于中心词义。当量词限制了中心词的词义以后,在特定的语境中就会产生特殊的情态语义效果。

汉语量词“位”与人搭配,表示对人的尊敬。如:“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这个句子中,“位”的情态色彩呈静态语义,具有赞扬的色彩。但在某些具体的语境中也经常发生情态色彩的变异,这时量词的情态色彩就会呈现动态语义。如:“他就是那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教书先生。”“位”在这里由于和“大字不识一个”搭配,修饰“教书先生”,就产生了动态变异,由褒义色彩变成了嘲讽的情态色彩语义。同样,汉语量词“伙、窝、帮”等经常搭配“土匪”、“敌人”,表示贬义色彩。但是,这些量词也不是绝对静态的,它们所搭配的中心词也会影响其情态色彩义,产生动态变异。如“一窝小肥猪”,就变贬义为褒义了。可见,量词的情态色彩义与中心词的词义有着密切关系,但色彩义要从属于词汇义。

汉语量词的情态色彩义,有静态色彩义和动态色彩义之分,传递的情感色彩也涉及褒与贬。因此,要根据量词所修饰的中心词理解其语义,同时,还要考虑一些相关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所带来的情感态度。

总之,汉语中情感量词的使用,反映了认知主体对情感认知的情态视角。

  三.形容词的情感语义

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形容词的使用也传达了说话者的情感色彩。如汉语的形容词“漂亮、好看”,韩语中的“      ”等,都体现了说话人积极的情感倾向。但在具体语境中,也会出现感情色彩转移的现象。

1.具体语境中,形容词情感语义的转移

在具体语境中,有时也会产生形容词情感语义的转移,出现褒义词和贬义词互换、中性形容词的情感语义转移等现象。

1.1褒义贬用。形容词本身的褒义色彩如果与语境中临时的贬义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将褒义词当作贬义词来用,就会形成讽刺的表达效果。比如:他真聪明,出了事情就把責任推到别人身上。“聪明”本意是“头脑好的、智商高的”,而“他”把责任推卸给他人,说明“他”狡猾、没有责任感。在句中,“聪明”是褒义贬用,也是对其行为的讽刺。

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情感语义,形成情感语义上的对立。这种情况,常见于话者对情感形容词的讽刺性运用。

1.2贬义褒用。具体语境中,将贬义色彩的形容词当作褒义词来用,会使语言更加生动,情感上也表现出一种亲近的幽默感。如,她对他说:“你真讨厌,这么久都不来看我。”“讨厌”本是贬义形容词,但在句中却带有娇嗔的语气。所以,“讨厌”完全脱离了贬义色彩,变成了“她”向男友撒娇时的亲昵,表现出爱的情感语义也更加强烈。

1.3中性形容词的情感语义转移。情感中性词在一定的语境中,也会有完全相反的情感语义。如,形容词“正常”本来不带有情感语义特征,但如果说话结巴的小明被别人背后说:“他口齿不清太正常了。”这里,“正常”显然就有嘲笑的意味。

形容词词义的选择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情感态度。在某种具体环境下,形容词的词义在传达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外,还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情感而表现出对该事物的褒贬评价。

  四.如何实现语言的情感语义

语言的情感语义,可以通过感叹词、成语,以及重复的写作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等来实现。

1.感叹词。感叹词作为情感语义的表达方式,可以表达话者感慨、惊讶等感情色彩。如: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范仲淹)作者以感叹词“嗟夫”开头,然后说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范仲淹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故乡》鲁迅)这句话中,通过重复的感叹词“阿呀阿呀”,把“豆腐西施”的市侩和尖酸刻薄,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2.成语。成语的使用,也能体现语言的情感语义。如,故剑情深,比喻夫妻感情深厚;博士买驴,比喻行文长篇累牍而没有重点;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等。

3.语音。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特殊符号系统,语言中,语音也具有情感表义的功能。汉语语音的情感表义功能体现在象声词中。象声词又叫拟声词、状声词,是对人或物发出声音的有意识摹仿,如“朗朗”形容响亮的读书声;如“叽叽喳喳”,原指鸟儿聚集在一起欢快的叫声,后用来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给人一种聒噪、厌烦的感觉。其他的象声词还有“叮咚叮咚、扑通”等。

4.语调。话者的感情也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抑扬顿挫等韵律上的要素来表达。如,在说“今天心情非常好”这句话时,对“非常”进行特别强调或者把“非常”的声音拉长,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语调的使用对语言所产生的情感语义。

5.文字。文字的形式也与一定的情感语义相关联,如汉字大凡表示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都带有竖心旁—“心(忄)”。正如申荷永所言:“无心便不会有‘情,无心便也不会生‘恨,思虑、恩怨、惊恐、悟悔等都源于心,‘心可以表达意志、情感、态度。”可见, 部首“心(忄)”能赋予汉字字形一定的情感语义。汉字独特的结构和表意特征不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也体现了一定的情感语义。

6.重复手法。情感语义还可以通过重复手法来实现。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的叠字,一般都具有情感语义色彩。作家用语言文字释放和表达情感,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便是文学作品语言的情感语义。

《诗经·采薇》中,在表达思归时使用了复沓结构,体现了返乡士兵悲喜交加的情感。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关雎和鸣来形容男女求偶。

《诗经·桃夭》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灼灼”写出了春天桃花盛开时的美丽,也是对新娘美貌的比喻。

《古诗十九首》同样使用叠字的手法来表达爱情。如《行行重行行》中,“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连用叠字“行”,言其路途遥远。复沓的结构、迟缓的声调,给人以压抑之感,沉重的氛围立刻笼罩全诗,思妇离愁别苦的感情也瞬间体现出来。

《迢迢牵牛星》中,也用叠字来体现语言的情感语义,通过“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等重叠词,抒写了女子的相思之苦。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修辞手法

7.1隐喻的使用。在语言中, 情感语义的表达更多的是依靠隐喻这种修辞手法,隐喻的运用常使语言产生情感评价联想。

隐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此类事物的一种语言行为。如,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写道:“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作者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为“思维的花朵”,自豪之情自然流露。

7.2明喻的使用。同样,明喻的使用也会产生情感语义。

明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体现两者之间相似关系的一种修辞手法。常用“像、好像、似”等比喻词。如,“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围城》钱钟书)这句话把苏文纨的春心萌动生动地体现了出来。

  五.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审美观对情感语义的影响

情感语义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征。因此,情感语义的内容往往折射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同时,民族审美观也会影响语言的情感语义。

1.民族文化心理对情感语义的影响。我们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对该民族的情感语义有深刻影响。语言中丰富的情感语义在各种语言里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各民族的成语、谚语、俗语等等,都具有情感表达的潜力。

当中国人谈到“狗”时,脑海中常常会出现“狗仗人势、狗尾续貂、蝇营狗苟”等贬义色彩的词;也会想到如“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有关于“狗”的谚语和俗语。而在英国人的眼里,“dog”属于褒义词,像“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没有贬义语义。

因此,汉英两种民族语言中,情感语义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和情感倾向。

2.民族审美观对情感语义的影响。情感语义能够折射出民族的审美观。人们由于长期置身于某种社会文化氛围之中,因此,在潜移默化中便会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审美观念。于是,这种具有民族特性的审美观,就构成了语言情感语义的思维基础。

木槿花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也并没有像对牡丹花那样的审美观。但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在韩国人的心目中却有着很强的情感语义:由于它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象征着韩民族历经磨难仍然矢志弥坚的性格,因此,又被称为“无穷花”。

  六.结束语

语言的情感语义是目前国内较少涉及的领域。总的说来,语言活动本质上具有情感性。但对于普遍存在的情感语义现象,如何对其进行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分类整理,如何更好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把握语言的情感语义,如何进行更系统的文化对比研究,将是之后进一步发掘的课题。另外,关于名词、动词、副词等的情感语义,也是今后有待继续探索的新领域。

  參考文献

1.李元厚,情感语义和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1999,2.

2.陈勇,情感语义及其民族文化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3.朱雅莉、孙咏梅,英汉表量语情感认知功能对比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3).

4.李岚瑾,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形容词感情色彩义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介绍:李东萍,西安外国语大学东语学院2017级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朝鲜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量词情态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量词歌
情态动词专练
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