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农活动是极好的实践育人途径

2019-08-13闫新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农集体劳动

闫新全

学校从2015年起,作为试点学校,连续三年在初二年级开展为期一周的学农实践活动。学校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学农活动,进一步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每次学农活动都要做到行前有方案,事前有预案,过程有档案,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效果达成,较好地实现了实践育人目标。

学农活动是任务安排,更是课程建设所需。学农活动作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项目的一部分,更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希望通过学农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习得,在习得中收获。

学农活动是实践操作,更是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农业(了解传统,立足现代,畅想未来),体验了农业(干农活,用农具,明农事),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惜粮食,节物品,悟生活)。丰富了“三种体验”:知感恩(感恩亲人师长,感恩同伴朋友,感恩社会自然),善学习(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主动探究),乐分享(分享快乐,分享得失,分享收获)。培养了“三种意识”:集体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在学农劳动及自我管理中,各班以班集体为单位接受基地的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唤起学生的集体意识、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学农活动增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了解和友谊,在评比中进一步强化集体意识。历炼了“三种精神”:热爱劳动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学农活动的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认识劳动价值、掌握劳动技能、深化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养成。学生体会到了“一粥一饭,當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做到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学农活动是学生个体劳动,更是融入集体生活的过程。人人有任务,小组有合作,集体有目标,齐心协力共完成。为期一周的学农活动,实践了“生活和学习”“学校和社会”“教、学和做”的真正统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在共处中的学得、习得和悟得。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会了理解、包容别人,换位思考,管好自己,照顾别人,惠己及人。

学农活动的收获和成效是明显的:学生在劳动中的学习弥补了学校课堂学习的局限;教师参与学生实践的过程,提高了活动育人的管理能力;家长借助学农活动进行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路径和平台;学校通过对学农活动的组织、实施、总结和评价,助力创建文明校园,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编辑 _ 王雪莉  汤灏

猜你喜欢

学农集体劳动
我为集体献一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感恩与报答
乡村振兴呼唤“学农爱农”
热爱劳动
警犬集体过生日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