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FM的江西红色文化产业项目PPP融资模式研究

2019-08-10周光权徐娟平

价值工程 2019年17期

周光权 徐娟平

摘要:在中国的文化产业领域之中,旅游业已经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江西省政府结合江西省情从实质出发,建设并确立了“一个后花园,三个基地”的战略地位,后来分别在2001年2002年下发了两个一号文件,提出将文化产业特别是红色的文化产业作为江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把发展红色旅游这一个目标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红色旅游在江西省发展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经济效益也是越来越肉眼所见。在政府高度重视、目标明确、思路、战略规划完善下,江西便打响了红色旅游的枪声。然而,换成文化产业的方向来看,由于观念的缺失、体制和机制的缺陷、乃至地方经济利益冲突等,从而引起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所以红色文化资源经济收入依然处于低下水平。PPP模式也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模式将有效解决这一种现实状况。本文首先对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其次对我省引进PPP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最后确认VFM评价体系,对PPP项目的江西红色文化产业进行评价分析。

Abstract: Since tourism was nationally categorized into the field of cultural industry, Jiangxi province has started to ensure a strategic heft as "establishing three touring bases and one back-garden". Against such a backdrop, two files were successively issued in 2001 and 2002 that expounded clearly tourism, especially Red Tourism, would be fostered as a pillar industry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round the province and that the plan of developing Red Tourism shall be put into Jiangxis blueprint of boosting national economy. Such steps have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vinces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Consequently, under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tress and the well-arranged strategic planning, Jiangxis Red Tourism Plan has now earned the whole nations attention.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dustry, hardly can the resources for red tourism be fully exploited and the overall income from red tourism still stays low, the reason of which is mainly the defect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the lack of passion of the People toward Red Culture and even regional economic conflicts. The PPP mode, i.e.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will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Red Culture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 is not ful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PPP project of Jiangxi Red Culture Industry based on VFM and thus makes its own contribution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dustry in Jiangxi.

關键词:VFM;PPP;江西红色文化产业

Key words: VFM;PPP;Red Cultural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G124;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7-0005-04

0  引言

PPP模式在文化产业的得以应用和发展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文化产业的需要,从文化体制改革[1-2]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后,文化产业便受到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文化产业也是PPP模式的涵盖领域,陆续的文化PPP项目在全国各地开展开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PPP旨在改革传统的融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从而打破资金的瓶颈问题,PPP同时还能促进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但可以发挥出社会与政府合作的团结力量还减少了政府的资金投入[3]。因此PPP在文化领域的涉足是必然的。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也叫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建设某个项目而产生的合作关系,最早起源于英国,由英国政府在1982年提出,之后便在欧洲流行起来[4-5]。

1  VFM评价体系构建

1.1 VFM概念

VFM评价法又叫物有所值评价法,指的是用来在不同的方案中去选择一样的投资下价值更高的那个方案。通俗来讲即是少花钱、多办事。同时也是政府判断PPP模式是否代替传统模式的一种评价方法[6]。

1.2 江西红色文化产业的PPP模式VFM定性分析

VFM定性分析主要有专家访问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实现。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从而打出评价分的方法对项目是否可以使用PPP模式做出定性分析。如果评价结果表明不适合PPP模式则不用再进行下去;如果显示可行则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7]。本文设计的江西红色文化产业PPP模式的VFM定性分析询问表如表1所示。

1.3 江西红色文化产业的PPP模式VFM定量分析

在第一个阶段进行定性分析不一定能知道PPP模式的可行性,因此还要继续定量分析。

VFM=PSC-LCC。PSC=初始PSC+对竞争中立的调整+风险计量的调整。LCC=PPP合同价+转移风险费用。在我国定量分析法采用PSC法,PSC与LCC比较,前者大于后者PPP模式才合适,被认为是采用PPP模式更物有所值。

1.3.1 PSC

①初始PSC(A)值的计算。

初始PSC是指基本成本与第三方收入的差值,基本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用公式可表示为:初始PSC=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第三方收入。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所产生的直接成本一般包括设计费、建造费、材料费、设备费等。间接成本则包括对红色文化景点的管理费等。第三方收入是指向游客收取一定的参观费等。

②对竞争中立(B)的调整。

竞争中立调整是指将竞争中的公共管理部门以及私营部门之间存在的优劣势进行调整使得竞争更加公平公正。因此PSC与LCC相比较起来时也会更加平。

③风险计量的调整。

风险费用包括保留风险费用(C)和转移风险费用(D)。可转移风险费用是指采用PPP模式后可以风险转移给私营部门产生的成本费用。保留风险费用是指不管采用什么模式政府部门都将独揽其风险。

1.3.2 LCC

LCC是通過评估PPP模式下从项目建造、运转到报废特许经营整个期间内,政府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并依据与PSC有关的折现率计算的成本净现值。

1.3.3 折现率的计算

PSC和LCC都受折现率的影响,并且影响很大,通常来说,因为受到投资风险、资本成本、通货膨胀、机会成本以及资本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折现率通常和项目自身的资本成本相差很大。国家不同当然对折现率的规定也不一样。我国政府在PPP项目的折现率并没有作完全统一规定。依据目前的水平来看,折现率可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大概算出。

2  案例分析

2.1 项目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将选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世界文化景观旅游区庐山西门综合开发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作为案例分析,基于VFM的基础下是否可行PPP模式。

由于江西日益增长的旅游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开始项目的建设,只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该项目由江西xxx公司为融资主体,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融资为补充的融资体系。

在这个项目中,关于石门涧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规划建筑面积约为430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规划常驻人口总户数约2500户,总人口约8000人,规划配套、商业及旅游服务功能建筑约为12万平方米,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实现年产值约8000万元;关于赛阳镇规划主要内容是:规划总面积约为193.36万平方米,其中安置住宅21万平方米,公共设施总面积为29.78万平方米,规划毛容积率为1.25,平均容积率1.74,绿地率为1.74,绿地率达50%,住宅建设密度为35%,规划总人口为5.23万人。

2.2 项目VFM评价

2.2.1 初步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

该项目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大型的旅游项目,是具有满足旅游人口增长需求的一个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将为江西引进更多的旅游人数和效益,为江西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因此该项目具有潜在的发展作用。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也达到了13.3%,高于基准收益率8%。从经济角度上说该项目也符合要求。

2.2.2 项目决策阶段的定性分析

根据表2,对20个人进行询问打分,最后确定了几个评价因素权重和打分,项目最后得分为2.2分,被认为PPP模式对项目是有价值的。定性评价表如表2。

2.2.3 确定主要指标

以上述定性分析结果认为可以进行下一步定量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等资料可以得知社会折现率为8%。

2.2.4 计算VFM参数值

该项目总投资为351798.8万元。项目投资估算见表3。

2.2.5 竞争中立费用

本项目需要缴纳各种税金。经过计算得出为40964.87万元。项目财务分析见表4。

2.2.6 风险费用

①建设风险。

本项目建设风险主要是在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风险,造成项目不能顺利施工或施工质量差,不能如期完工,影响项目的正常经营。

②市场风险。

在市场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建成初期,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及早有效利用产生效益,从而给项目运营带来的风险。

③管理风险。

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项目管理单位缺乏管理经验而给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第二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当给项目经营带来的风险。

④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也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建设资金未能及时落实和到位,致使项目无法按期实施;二是项目建成后,运营效益差,不能如期收回投资。

但是,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从风险性质上来说,属于一般性风险,通过采取适当防卫措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发生,也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救。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不计算风险的值。

2.2.7 LCC的计算

LCC是指在PPP模式下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耗的所有成本。一般由项目建设费用及运行维护费,转移风险费用和特殊费用组成,在该项目中,建设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初始PSC值代替,风险费用不作考虑。所以采用PPP模式的LCC值为345250.9万元。

2.2.8 VFM的计算

如果计算出PSC大于LCC,则说明宜采用PPP模式,否则不适合。

VFM=PSC-LCC=386215.77-345250.9=40964.87>0说明宜采用PPP模式。

3  结论

3.1 存在的问题

3.1.1 折现率确定困难

上面已经提到每个国家的折现率都是有不一样的规定的,但是我们国家对折现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所以对于折现率的确定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个物有所值体系中,我们将会把未来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情况换算到现在,因此折现率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选择不同的折现率将会导致数据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从而导致成本和效益的巨大反差。

3.1.2 过程繁杂成本费用高

在物有所值评价体系里,在这个计算的过程中,所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想而知都是相当巨大的,因为工程量本身就十分巨大,数据的搜集、资料的整理、之后的运算等都是十分繁琐的。我们需要计算出政府传统情况下的成本现值接着计算出运用PPP模式后产生的成本净现值,再将二者作比较。由此得知,这一系列工作所产生的成本是多么高工作内容是多么繁杂。

3.1.3 成本效益没有办法具体量化

在VFM评价体系过程中,你需要将成本、效益尽量用货币展现出来,因为每一个以货币体现的因素都将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成本和效益甚至不能用货币的形式展现出来,难以去计量。

3.1.4 风险成本确定难度大

风险成本是计算PSC值的一个重要步骤,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是主要影响风险成本的两个因素,因此这两个数据的计算影响着成本的计算。然而这两个数据非常难以获得。咱们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套完整的风险体系去便于我们查询这个风险成本也是因为这两个因素的数据实在太難获得。即使是存在着这么一套风险数据体系供我们查询,我们也并无法确定它的准确性,再者而言,每个地区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那样的一套体系就能保证能在每个地区实用。因此在物有所值体系中,这一个量的确定往往带有评估的特点,因此主观性很强。难以评估确定这一个值往往也是物有所值体系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

3.1.5 时间跨度长准确性确定难

我们知道,在这个体系里,时间跨度长是物有所值体系的一个大特点,就因为时间长,这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实在太多了,这可能就导致了最终结果的不准确性。有些PPP项目长达50年之久,在这50年里谁能保证期间能发生什么变化呢,所以我们考虑的因素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也越来越不受控制。

3.2 政策建议

3.2.1 完善公正交易的规则

PPP模式和物有所值评价体系的进行都应该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下进行的,从而能保证双方利益并且将工作顺利进行。

3.2.2 完善有关体制性文件

尽管我国出台了关于物有所值的几个政策,对物有所值的定性定量做了一定的要求和解释,但是我们能依靠的具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依然较少,所以希望国家能够不断改进制定出更具有高层次的体制性文件从而使得物有所值体系能够更加稳定快速高效的进行下去。

3.2.3 完善风险计算的规则

由于风险成本这一个指标实在太难以确定而且又关系到整个结果,理想上考虑希望计算风险的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但是就长远来看,风险计算的体系还是应该完善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物有所值体系。

3.2.4 争取往定量弱化、定性加重的方向发展

国家所颁布的《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里面就对定性定量有一个说明,希望以后在物有所值过程中可以弱化定量计算的过程将重点放在定性分析上,所以在今后的评价中能够谨记这一点,弱化定量加强定性分析。

3.2.5 完善监管机制

在PPP项目完成之后,建立起监管部门就可以跟进项目完成后的情况,监管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则,检查这个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满意度,是否符合各项标准,严格的考察,只有满足考察的内容以后,物有所值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物有所值。

在文化产业运用PPP模式的案例是很少,如果在未来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将会大大减少政府的资金压力,提高项目本身的实施效率并分散原本应有的风险,足以可见在未来引进PPP模式是多么的有必要,它也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毕竟在前面并没有太多案例供参考因此在选用PPP模式的时候应该充分理性考虑不要盲选,避免最后导向项目的失败造成一定损失。江西红色文化引进PPP模式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还是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因素避免做到项目失败。

参考文献:

[1]陈建,李水弟.论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J].特区经济,2007,1:167-168.

[2]宋娇.新常态下中国式PPP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175.

[3]厉敏萍,丁功谊.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N].金融教育研究,2014(27):2-3.

[4]PPP系列专题研究之一:PPP模式定义及在国内外发展情况概述[N].中债资信,2015:5-9.

[5]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2015(1):6-10.

[6]陈思阳,王明吉.PPP项目VFM评价体系研究[J].财法科学,2016(8):2-3.

[7]谢梦瑶.江西红色文化产业评价体系构建[N].青年记者2015,1:52-53.

作者简介:周光权(通讯作者)(1980-),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