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要内容要展开

2019-08-07文/邓

快乐语文 2019年14期
关键词:喜讯吉利习俗

文/邓 琴

【习作提交】

前不久,婶婶生了小侄子,姥姥赠送了一件花花绿绿、用零碎布头做成的小衣服。我很是不屑,妈妈却说那是珍贵的“百家衣”。

百家衣是一种典型的民俗服装,由当地乡邻捐献的布片做成。当一个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爷爷奶奶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他们求乞布块。特别是那些吉利姓氏、吉利颜色,老人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在这种衣服下面,还有“藏魂处”呢!

(《儿童百家衣》节选)

【问题诊断】

文章介绍了当地的习俗,但习俗的内容写得太过笼统,不够具体。建议展开介绍,如为什么叫百家衣,求乞布块时哪些姓氏和颜色不放过,“藏魂处”是什么……如此,才能让读者对习俗有较全面的了解。

【修改调整】(片段)

百家衣是一种典型的民俗服装。它源于汉族育儿风俗——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托大家的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百家衣是由100个家庭捐献的布片做成的。当一个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爷爷奶奶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求乞布块。特别是那些姓“刘”“陈”“程”的人家,老人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因为这些姓谐音“留”“沉”“成”,都是吉利之语。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不能少“蓝”色,为的是“拦”住妖魔鬼怪,使其收不走孩子。做这种衣服,往往不能完全缝好,老人常在底襟处留个口子,此称“藏魂处”。待孩子满月后,再由孩子的母亲将口子缝住,表明孩子的魂灵留在了母亲的身边,此后再也不必为孩子操心了。

【改后评点】

修改后的片段展开介绍了百家衣的寓意、布料的收集、百家衣的制作以及什么是“藏魂处”,读过之后,即使没见过百家衣的人,也能对其印象深刻。

(本文可作为教育部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习作指导)

猜你喜欢

喜讯吉利习俗
喜讯
Year of the Tiger calendar makes early impression
More than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of China
先秦:并不吉利的日子
吉利4A军团出战
喜讯
“喜讯”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