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YFRA21-1、CEA和NSE检测对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2019-08-06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呼吸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灵敏度特异性螺旋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呼吸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唐 黎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趋向于年轻化,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具有重大的影响[1]。故认为及时明确诊断并积极采取治疗是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而关于肺癌的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也是目前临床的研究热点[2-3]。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 computertomo-graphy,MSCT)检查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和准确率高等特点[4-5]。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在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辅助肿瘤诊断和评估其预后疗效的有效方法,且具有非侵袭性,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6-7]。为进一步探讨MSCT征象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对11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1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34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为(54.26±8.20)岁,其中临床分期有Ⅰ期38例,Ⅱ期40例,Ⅲ期20例和Ⅳ期14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术治疗后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癌;(2)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且检查前均能够屏气至少30s;(3)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为转移性肺癌者;(2)除肺癌外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3)妊娠孕妇者;(4)碘过敏者;(5)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不完整或缺乏准确性者。

1.2 检查和检测方法 MS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所有患者检查前均训练呼吸,然后仰卧位吸气相屏气采用常规螺旋方式进行扫描,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自肺尖至膈顶,控制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160mA,层厚5mm,螺距为1.0,部分病灶区域行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扫描,层厚1mm。对上述扫描图像选择合适窗宽窗位、纵隔窗和 /或肺窗观察,必要时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进行多方位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血清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片段CyK19(细胞角蛋白片段CyK19,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检测当日清晨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5ml,通过3000r/min分离血清,并将其置于-20℃环境中贮存以待检测。采用美国Centcoor公司IRMA试剂盒对血清CYFRA21-1进行检测;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免疫双抗体试剂盒对CEA进行检测;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佳科生物技术公司IR-MA试剂盒对NSE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及影响学资料总结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患者的征象显示,如肿瘤病灶位置、大小、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及肿大淋巴结情况,上述所有结果均两名影像诊断学专家以双盲法按统一标准进行诊断,意见不一致时共同讨论后决定,并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多层螺旋CT平扫+血清CYFRA21-1+CEA+NSE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2%和94.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和CT单独检查以及三种指标联合检查(P<0.05),见表1。

2.2 肺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图像表现 本组112例肺癌患者,经CT检查示病灶位于气管10例,位于左上叶48例,右下叶36例以及右中叶10例和右全肺8例;其中有68例为分叶征,72例为毛刺征,42例为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34例,胸膜凹陷征22例;有42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1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CT平扫中,肺窗示右肺上叶见不规则高密度影(见图1),纵隔窗示右肺上叶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2Hu(见图2);增强扫描中,右肺病灶以不均匀密度表现,在动脉期呈现明显强化,CT值约为65Hu,(见图3),在静脉期呈现为轻度持续强化,CT值约为55Hu(见图4)。

3 讨 论

近年来,因环境、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多,其中肺癌是目前临床癌症死亡原因中的第一位[9]。且有相关数据表明,目前肺癌在城市中年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各恶性肿瘤之首,由此可见,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在目前临床上深入人心[10-11]。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层螺旋CT的检查的应用在临床上更为广泛,由于通过其高分辨率、快速扫描以及强大后期处理能力而作为临床诊断肺癌的常用工具之一,可更清晰的显示肺癌的形态学特征[12-13]。本组112例肺癌患者中,有68例为分叶征,72例为毛刺征,符合既往研究结果[15]。另一方面,除去对肺癌本身病理学特征进行显示外,多层螺旋CT还可对肺癌周围组织、器官等具有一定的检查价值,在临床上进行解剖位置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肺癌对其胸膜,周围淋巴结以及血管和纵膈等进行扫描,更好的反映了其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为肺癌的治疗提高更好的解剖学依据。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血清NSE和CYFRA21-1在目前临床上被作为用于诊断的有效且灵敏度较高的肿瘤标志物[16],而CEA即为常规生物学指标,有许多学者证实,在肺癌患者中有将近17%~80%其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其中腺癌患者CEA阳性率最高,可达87%左右[17],但有研究证实[18],仅采用CEA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40%~53%,而本文则为52.6%,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而血清CYFRA21-1主要存在于肺癌、食管癌等上皮起源的细胞的细胞质中,当肿瘤细胞破裂时血液中CYFRA21-1水平即可显著上升,但有数据显示[19],该指标检测诊断肺鳞癌的灵敏度可达75%以上,而诊断肺癌的总体灵敏度可达83%左右,故该指标为目前临床上诊断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之一。NSE是存在于小细胞肺癌中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曾有研究显示,NSE的水平与小细胞肺癌的负荷成正比,故该指标对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仅为40%左右,而特异性可达90%[20]。且本研究数据显示,MSCT检查+血清CYFRA21-1+CEA+NSE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2%和94.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和CT单独检查以及三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查,但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单独检测高,由此提示,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其灵敏度或特异性均差强人意,联合检测其临床价值更高。而在此基础上予行多层螺旋CT的检查,且临床诊断效能可更进一步的提高。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图2 纵隔窗示右肺上叶见大小约33cm×26cm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图1 肺窗示右肺上叶见不规则高密度影,周围可见毛刺及分叶改变,并可见胸膜牵拉影。图3 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呈明显强化。图4 静脉期呈轻度持续强化。

综上所述,与单项CT或肿瘤标志物和联合检测相比较而言,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血清NSE、CYFRA21-1和CEA检测对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更具有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灵敏度特异性螺旋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保靖苗族龙纹饰的艺术特异性与文化基因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