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缺陷项目分析

2019-08-05刘凌毅仇佳思盛春

上海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缺陷药品分析

刘凌毅 仇佳思 盛春

摘 要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中发现的缺陷项目汇总分析,为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加强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本市40家次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25家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中,一次通过认证检查的企业10家。缺陷条款主要集中在机构和质量管理职责、设施与设备、人员与培训、采购、收货与验收这五个方面,占总缺陷项目的55.7%。结论: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注重质量风险评估,规范药品经营行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关键词 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 GSP认证 缺陷 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13-0045-03

Analysis of the defects in the GSP certification of in-vitro diagnosis reagents (drugs) distributing enterprises in Shanghai

LIU Lingyi*, QIU jiasi**, SHENG Chun

(Shanghai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Inspection,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by the summary analysis of the defects in the GSP certification of Shanghai in-vitro diagnosis reagents (drugs) distributing enterprises. Methods: Statistics on the defects found in on-site GSP certification inspection of 40 Shanghai in-vitro diagnosis reagents (drugs) distributing enterpris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Results: There were 10 companies first time passed the certification inspection among the 25 enterprises. The defect clauses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the five aspects such as organiz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personnel and training, procurement, receipt and acceptance, accounting for 55.7% of the total defects. Conclusion: Enterprise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pay attention to quality risk assessment and regulate the drug distribution practices so as to ensure the medication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in-vitro diagnosis reagents (drugs) distributing enterprises; GSP certification; defect; analysis

藥品流通环节的行为,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用药安全,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一直是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其中,药品批发企业更是药品流通领域的重要环节,抓好药品批发企业的经营质量的监管,是保证药品流通领域质量控制的关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4月19日发布了《关于实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7〕230号),文件对产品分类问题有了明确规定: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进行管理。因此,诊断试剂批发企业的监管也是药品流通领域监管的重要一环。

2016年12月,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检查项目分为三部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将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纳入GSP认证范围。同时,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质量管理的通知》(沪食药监药械流〔2016〕379号)以及《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事宜的通知》(沪食药监办药械流〔2017〕17号)的要求,自2017年10月1日起,未通过药品GSP认证的企业,不得继续从事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活动。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正式启动对本市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实施药品GSP认证检查工作。经过2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本市药品类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的GSP认证检查工作[1-2]。现将认证检查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1 检查总体情况

1.1 检查企业数量

在本轮GSP认证开始前,上海市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总数为81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45家企业主动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25家企業申报药品GSP认证,其余11家企业尚未申报药品GSP认证。全市共派出检查员126人次,组成40个检查组。完成25家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的认证检查工作。

1.2 检查结果

25家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中,通过认证检查的企业仅21家。其中,一次通过的企业10家,一次通过率为12.3%(10/81)。15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11家企业通过复核检查,整改到位后再下发GSP证书。最终通过率为25.9%(21/81)。

2 缺陷项目构成情况

2.1 缺陷项目数量

对40个检查组的检查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共有377项缺陷,其中严重缺陷19项,主要缺陷152项,一般缺陷206项,多项缺陷在检查中重复出现。

2.2 缺陷项目分布

对报告中出现的缺陷项目进行汇总分类(表1)[3]。

2.3 缺陷项目出现频次情况

多项缺陷在检查中重复出现,缺陷项目出现率最高的前7项条款分别为05201、07401、01702、05301、02702、06501、02601(表2)。

3 缺陷项目分析及对策

根据表1统计数据,我们将缺陷条款所属环节,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分别是机构和质量管理职责、设施与设备、人员与培训、采购、收货与验收这5个方面,占总缺陷项目的55.7%,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企业存在的缺陷比较集中。

3.1 机构和质量管理职责环节

质量管理部门未有效履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审核和基础数据的更新;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指导、督促质量管理制度不到位;养护员、仓库保管员对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出库复核、退货以及药品销后退回验收管理制度等内容不熟悉;采购人员对药品采购制度、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规定的内容不熟悉;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未建立药品质量档案等。

分析及对策:企业领导班子应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必须加强质量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从而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只有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被赋予了相应的权利和资源,才能激励广大员工参与,发展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员工才能在制度的规定下,履行职责,按照文件化的体系去运作,并自觉纳入到体系的管理中去。

3.2 设施与设备环节

冷库未能配备符合《规范》及有关附录要求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企业未对储存、运输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未建立档案和记录;未配备冷库制冷设备的备用发电机组或者双回路供电系统等。

分析及对策:对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而言,药品冷库内正常运行的温湿度监测设备是确保药品储藏条件、保证药品安全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药品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中,冷库是最核心的设施,其投资在冷链建设的占比中也是最高的。对于自有仓库的企业来说,必须严格按照GSP标准,安装一套满足附录要求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储存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情况。除此之外,企业也可委托符合要求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进行药品的储存和配送,这样既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可保证产品的质量。当然,委托方还应加强对第三方受托企业的审计和追踪。

3.3 人员和培训

企业从事采购工作的人员未取得相关专业学历;企业未对相关岗位人员开展专业技术、药品知识及操作规程的培训;培训工作未做好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等。

分析及对策: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岗位,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包含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其次,应加强高层对培训的重视,增加培训的投资。不断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频率,使员工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最后,应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提高培训质量。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应建立档案并做好相应记录工作。

3.4 采购

企业采购体外诊断试剂时未及时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企业与供货单位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内容不全;企业未定期对采购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等。

分析及对策:随着“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药品经营企业应严格按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6年第94号内容以及GSP标准,采购药品时,做到票(发票、随货同行票据)、账(实物账、财务账)、货(药品实物)一致,并及时索要发票。同时,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药品采购及财务管理流程体系,严格执行制度,建立专业化采购团队。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采购作为关键物流环节,不但是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药品经营质量的保障环节。与供货商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是药品批发企业质量过程控制的第一关,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化、保证药品经营质量的关键环节,质量部门应严格把关协议内容,并指导和督促采购部门定期对产品的采购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3.5 收货与验收

企业收货验收人员未对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其运输方过程中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随货同行单未加盖供货单位出库的专用章原印章等。

分析及对策: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大多要求存储在2~8 ℃环境下。在储存、运输相关品种时,企业必须按《规范》及有关附录要求,确保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实施采集冷链储存、运输数据,数据记录要求真实、原始、完整、准确,保证产品运输环节全程冷链控制。在药品到货时,应仔细核对配送过程中的温湿度记录,并建立和妥善保存真实完整的药品配送记录。在药品批发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审核出库单据的印章,都属于备案检查的范围。应严格遵守认证规范要求,不能遗漏。

4 结语

对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批发企业进行GSP认证现场检查是确保药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现有药品批发企业约13 000家,通过GSP认证检查,有效提高准入门槛,缓解我国批发企业过多过滥的现状,保证流通领域药品质量,是GSP认证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所在。以上这些对本市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GSP认证检查缺陷项目的分析和对策,希望能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规范药品经营活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GSP现场检查和跟踪检查提供了检查应关注的重点,提高监管效率[4]。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决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EB/OL]. (2016-07-13)[2019-05-01]. http://samr.cfda.gov.cn/WS01/CL1031/159780. html.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实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 (2007-04-19)[2019-05-01]. https://wenku.baidu.com/view/ f394362c4b73f242336c5fe8.html.

[3] 陈洪忠, 冉大强, 林晓明, 等. 山东省新修订药品GSP认证检查缺陷项目分析[J].中国药事, 2015, 29(5): 462-465.

[4] 张慧, 黄世福, 魏骅. 安徽省药品经营企业实施新修订GSP的思考[J]. 安徽医药, 2013, 17(12): 2183-2185.

猜你喜欢

缺陷药品分析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