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剂学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初步探讨

2019-08-05郭江涛曹国琼

山东化工 2019年13期
关键词:药剂学剂型综合性

刘 杰,郭江涛,刘 耀,曹国琼,程 纯,徐 剑

(贵州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衔接《中药药剂学》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的桥梁,该门课程一共设置了14个常规验证性实验,1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1]。通过验证性试验,让学生了解中药制剂中的常规剂型及部分先进剂型的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逻辑思维能力,为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基础[2]。

近年来,本科实验教学仍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提高《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验证性实验因其为基础性实验,缺乏创新性,忽略了对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重要性越发显著。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整个实验课程的综合体现,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教学知识及中药药剂中经典剂型的制备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根据处方中的药物性质,自行选择所要制备的剂型,并独立完成工艺流程的设计及质量控制方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独立操作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性的高级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本校《中药药剂学实验》的教学质量,结合我校《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对《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选择与开设情况进行探讨。

1 实验项目的选择

1.1 选择依据

从《中国药典》、医疗机构制剂、临床经验方中筛选合适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改型研究设计,或拟定新处方,按中药新制剂研究的要求进行研究设计。

所选择的项目要求学生能够分组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方源与处方分析、剂型选择、工艺设计等,并能够整理出符合要求的实验设计报告;能够初步拟定改型后的制剂质量控制标准,对改型后主要有效成分实用可行的定性、定量的比较鉴别方法及标准。并且通过这个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并且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以期培养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3]。

1.2 内容的确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实验内容上不以单一某部分知识而是以学科课程体系为基础,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对整体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其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如我室上学期开展的“更年益胶囊”的制备,便是以苗医药为基础,事先给出的方剂处方、功能主治、基本要求,让学生对传统中成药剂型进行改革或对工艺进行优选,增强学生对各类剂型及相关辅料的熟悉程度。在实际实验设计的过程当中,学生首先根据处方中四味药女贞子、蓝布正、太子参及合欢皮的药物性质,结合该药滋养肝肾、益气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进行处方分析及剂型设计,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确定工艺路线,明确操作要点及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最终制备出新剂型。

或者,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课题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将科研融于教学,反哺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科研课题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实验指导方式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学生设计-教师审阅-学生修改-教师批复-学生操作为指导模式。首先,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初步设计后,指导教师先审阅各位学生的实验设计报告,在确定学生设计的试验方案、技术路线、操作要点切实可行之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返回给学生进行修改;其次,学生确定修改版本之后,上交给老师再次进行审阅,直至确保整体实验思路及技术路线符合要求,最后在实验课堂上通过教师实验现场监督指导完成实验内容。正确的指导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态度起到一个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3 实验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直接关系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最终效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多方面出发,以最初的实验设计为基底,以实验操作准确为评判标准,以制剂的性状为考察指标,以实验报告为评分依据,从实验设计、操作、结果、报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兼顾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该实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科研思路。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评分为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评分标准

该考核标准能够明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考察重点与主旨,提高学生对整体实验的重视,并使整个实验考核体系评价指标更加数字化,具有可操作性。

4 顺利开展的保障

构建满足学生实验需求的制剂平台是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础,合理的时间安排是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功的关键。

4.1 构建满足实验需求的制剂平台

实验室的仪器配备是保证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实验室的设备能够满足基础剂型的制备,但是涉及到缓控释制剂、透皮制剂等新型制剂时,学生实验室的设备就远远不够。我室依托贵州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实验室(三级)、贵州省民族药经皮给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完成各种先进剂型提够了便利的条件,保证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

4.2 合理的安排实验时间

我校中药学(包括专升本)专业平均每班60人左右,分为30组,每组2人,共配备3个实验室,每室1名带教老师。为了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完成度,我们将它安排在所有的验证性实验之后。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了中药药剂一些基础剂型的制备能力,如散剂、液体药剂、膏剂、丸剂、注射剂、栓剂、颗粒剂及胶囊剂等剂型的制备及操作要点,以及相关剂型的质量检查。

5 总结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产物。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诸多的益处[4]。因此,合理的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为培养中医药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药剂学剂型综合性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