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易多功能过床单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1)

2019-08-03

循证护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单张卡扣操作者

临床护理工作琐碎、复杂,过床搬运病人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操作,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急症病房或普通病房的一级护理单元,常需要面对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危重症等病人。徐赛华[1]的研究表明,骨折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平均过床搬运次数超过5次,每次至少需要4人参与。也有研究指出,在重症监护室中过床搬运操作频繁,因病人病情危重、多发伤、多发骨折、大手术后病人意识不清或活动受限,在过床搬运中很容易造成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的腰肌劳损[2-3]。近年来随着过床器具的不断发明和使用,方便了临床一线过床搬运工作,但临床使用也反馈了一些不足,如操作使用较烦琐;功能单一,只能用于过床或搬运;用后回收存管不便;在有效减轻过床搬运的劳动强度及安全性上尚待进一步研究等。笔者在慢性精神科工作,住院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多伴不同程度肢体移动障碍,并且病人常需要做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日常护理工作常涉及大量过床搬运。本研究基于曾钢等[4]的1项过床单发明创造,将其进一步使用于临床,并验证其临床实际运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2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本院5个病区住院的病人90例,年龄49~84岁。纳入标准:年龄>18岁;监护人或病人同意参加本研究;因治疗或肢体功能障碍需要过床搬运;智力良好,能进行正常交流。排除标准:文盲;意识障碍;中途退出。将2018年2月1日—2018年3月31日的45例过床搬运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31日的45例过床搬运者设为试验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 简易多功能过床单的设计构造及使用操作流程

本研究中使用简易多功能过床单为双层,由A、B两部分组成,可拼接及拆卸,另有三段式伸缩杆、保护带(含卡扣)等附属设备,详见图1。

1—单张A;2—单张B; 3—通孔; 4—伸缩杆(第一段);5—伸缩杆(第二段);6—伸缩杆(第三段);7—保护带;8—卡扣;9—凹陷螺旋卡扣;10—突出螺旋卡扣;11—抓提位;12—魔术贴;13—把手

1.2.2 过床单的使用操作流程

①隔水、隔尿:在床垫上预先铺上本过床单(A单或A+B单),日常可当胶单使用,起到隔水、隔尿的作用,当上层胶单污损时也可直接撕开魔术贴更换,方便快捷。②翻身:日常可在床垫上预先铺上本过床单(A单或A+B单),正常使用,需要翻身时,可借助过床单两侧的“抓提位”抓提过床单实现翻身。③过床:指将对象从一张床移动到另一张床,日常可在床垫上预先铺上本过床单(A单或A+B单),正常使用,需要过床时,可借助过床单两侧的“抓提位”抓提过床单实现快速、便捷的过床,极端情况下,当操作者人员有限,病人体积过大或体重过重时,可在过床单两侧的“通孔”插入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卡扣将伸缩杆紧固,形成简易担架体,完成快速、平稳过床,过床完成后,拆除回收伸缩杆,视情况可保留或移除单张。④中长距离搬运:在病人身下铺好过床单,在单张两侧的“通孔”内插入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卡扣将伸缩杆紧固,形成简易担架体,将保护带环绕病人,穿过单张两侧的“抓提位”,将保护带绕病人的胸部、髋部以及膝部收紧、固定,可视情况结合车床或徒手完成中长距离的搬运。

1.2.3 对照组过床法

对照组45例病人的过床搬运采用传统的过床方法进行过床搬运,即:准备好车床与床单位,放下病床护栏,将车床与病床平行放置,操作者站位于病人两侧,2名操作者抓住病人肩部和腰部水平的床单,另外2名操作者抓住病人臀部和下肢水平的床单,合力将病人抬至车床上,撤回抬病人的床单并铺好备用。

1.2.4 试验组过床法

试验组病人使用多功能简易过床单,按其使用操作流程进行过床搬运,即:预先在病床上铺设好本过床单,平时可作为胶单使用,隔水、隔尿,防水层更换方便,当需要为病人过床搬运时可直接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原地或短距离搬运:可选择A单张及床单,提前铺好备用→将卧床者平躺于上→操作者立于床左右两侧距离床约100 mm,同侧人员间距约300 mm→掌面向上,四指穿过过床单“抓提位”,扣拇指握住,同时用力,将卧床者抬离床面约100~200 mm→平稳移至指定位置。②中长距搬运:选择A、B单张各1张,头接尾链接平铺于平整地面或床上,并取保护性伸缩带备用(视情况铺床单)→将被搬运者平躺于上→穿入伸缩杆,将保护带绕过床单的“抓位”固定好被搬运者(视情况使用2~4条保护带),形成“担架体”→操作者立于“担架体”两侧或前后,同侧操作者间距约900 mm(视情况定操作者数量),手握“抓握位”,同时发力,抬起搬运至指定位置→回收伸缩杆及保护带,单张可垫于卧床者身下继续使用。

1.3 观察指标

自行设计过床搬运信息采集表,包括病人年龄、身高、体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过床搬运完成时间、参与人数、操作者弯腰次数、搬起时操作者上身与垂直线的夹角、发生坠床或其他意外的例次等资料。在正式收集资料前,选择10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信息采集表的信度,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1.4 资料收集

培训2名研究员(护士,有兴趣参加本研究,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护师及以上职称),负责数据收集,研究员掌握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过床搬运操作流程,在每次过床搬运操作时,由2人共同完成数据的准备与收集,操作结束后,2名研究护士同时负责访谈操作者与病人,并填写过床搬运信息采集表,研究员不参与、也不评价整个操作。①计算弯腰次数,测量上身与垂直线夹角。详细记录过床搬运过程中操作者的弯腰次数及操作者搬运抬起病人时上身与垂直线的夹角。监护室是过床搬运的主要发生场所,2名研究员隐藏于监护室一侧的玻璃窗外,1名研究员负责计算操作者在过床搬运全过程中的弯腰次数,另1名研究者负责测算各操作者搬运抬起时上身与垂直线的夹角,取整数。②完成过床搬运所需时间:指从物品准备开始,到过床搬运,再到将过床工具或物品回收好为结束,计算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取整数(四舍五入)。③完成过床搬运所需的人员数量:指参与每次过床搬运操作过程的人员总数。④病人对过床搬运的主观舒适度体验:参照Likert等级评分法[3],将病人对过床搬运的主观舒适度体验进行评分,分为10级,1分表示“极度不舒适”,10分表示“非常舒适”,取整数,分数越高表示主观舒适体验越好。于操作完成后30 min内完成。⑤发生坠床或其他意外的例次:统计过床搬运过程中发生病人坠床或操作者腰部、手臂、手腕等扭伤或红肿等意外的例次。对于发生病人坠床或操作者意外的,需要由主管医生来评估病人或操作者是否受伤,由研究员在信息采集表上详细记录受伤的程度、部位及预后。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

90例住院病人,年龄46~84(62.6±11.5)岁,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比较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学历、婚姻状况、精神科诊断以及ADL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在过床操作时所需的时间、参与人数、主观舒适度、发生坠床其他意外例次的比较

两组病人均翻身、上抬、过床搬运45次。在发生坠床或其他意外的例次上,对照组共发生3次,分别为2次病人被抬起后坠落在床(抓握床单滑脱)及1次操作者的左手中指反甲(抓握床单上提时发生,有明显瘀痕、剧痛,无渗血、渗液);试验组1次,病人被抬起后右上侧身体滑落于床上(因右侧操作者分心,抬离床面时未同时进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在搬运的完成时间、参与人数、病人主观舒适度及发生坠床意外等方面的比较

2.3 两组操作者在过床搬运过程中的弯腰次数、搬运抬起时上身与垂直线的夹角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操作者在完成过床搬运所需弯腰次数以及抬起时上身与垂直线夹角的比较

2.4 两组操作者在对卧床病人进行翻身、上抬的体验

两组操作者还分别对病人进行了翻身(各45例)和上抬(各45例)的观察及访谈,两组的参与人数基本一致,时间上使用简易过床单的完成操作相对较快;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简易过床单好用、实用、操作便捷,试验组病人普遍反映感觉比较舒适,而对照组病人在接受访谈时没有此陈述。

3 讨论

3.1 简易多功能过床单的使用节省了过床搬运的人力和操作时间

传统的过床搬运操作平均需要4.4人参与,使用本研究的过床单平均需要3.5人参与,效应量为1.63,显示两组在差异上为差异巨大[5],从统计上可以认为过床单的使用为过床搬运节省了近1人;在操作时间上,试验组比对照组每次操作节省了约84 s,效应量为13.64,显示两组在差异上为差异巨大[6],换算按1个人完成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从统计学上可认为使用本过床单来进行过床搬运,每次能节省约409 s。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护士队伍的发展较前已有明显进步,但护士队伍年轻化、经验不足,尤其是人数短缺等问题依然严峻[7],护理队伍是以女性为主要群体的队伍[8],随着国家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原本就已紧张的护理人力资源更加严重[9]。本研究中通过简易多功能过床单的使用,能在过床搬运病人的过程中有效节省人力,缩短操作时间,给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临床一线带来了便利。

3.2 提高了病人在过床搬运时的舒适度体验

舒适度被用作一个理想的对护理结果或目标的指导,是一个重要的、可接受的护理标准[10-11],在过床搬运时,病人的体位、平躺姿势及重心的改变,会给病人的主观舒适体验带来冲击,甚至造成不适。对照组病人对过床搬运的主观舒适度评分为(4.76±0.88)分,得分较低,这可能与病人在过床搬运时平躺姿势难以维持在一个平面上,并且从床上升起和降落至床上时,操作者常难以保持匀速有关。试验组使用过床单进行过床搬运时,病人主观舒适体验评分为(7.48±0.77)分,两组在此项比较的效应量为3.29,显示两组在差异上为差异巨大[5],从统计学上说明试验组病人主观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这很可能与试验组过床搬运时能让病人以平躺的姿势处于一个平面,基本保持重心的移动在一个平面上,且大多能够保持匀速上升或者下降有关。

3.3 减少了操作者的弯腰次数和搬运抬起时的弯腰角度

弯腰是护士在临床工作当中经常要做的动作,在过床搬运时,操作者通常在弯腰的基础上还要负重,这很容易对腰部造成不利影响,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又被称为职业性腰背痛,是造成职业人员工作能力下降以及职业生命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12]。相关调查显示,慢性腰肌劳损在护士中的平均发病率为75.9%[13],居护士职业病发病率之首。本研究对照组在过床搬运时需要弯腰(2.1±0.6)次,试验组需要(1.1±0.5)次,两组在此项比较的效应量为1.81,显示两组在差异上为差异巨大[5]。从统计学上说明使用本研究过床单进行操作时,每次过床搬运能减少约1次弯腰;另外,在弯腰负重,即搬运抬起时操作者上身与垂直线夹角的比较上,效应量为2.65,显示两组在差异上为差异巨大[6],即试验组操作者的平均弯腰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弯腰角度<30°,理论上能有效地将力量传导至腰大肌和臀大肌,很好地保护了操作者的腰部。

3.4 集防水、翻身、过床搬运于一体,用途广,实用性强,操作简便

简易多功能过床单集防水(阻隔大小便以及其他他泌物)、翻身、过床搬运于一体。操作时可预先铺设在护理单元的床单位上,日常可替代胶单使用,污损时也只需对表层的胶单层进行更换;当需要翻身或短距离过床搬运时,可直接进行操作;当需要中长距离搬运时,可借助伸缩杆和保护带,便捷地进行操作;此外,其收纳体积小,存管方便,也可做户外使用。与部分相关研究设计的医用过床器[14-15]相比,在增加功能、简化使用、便捷操作上有比较好的效果。

4 结论

简易多功能过床单集防水(阻隔大小便,其他分泌物)、翻身、过床搬运于一体,功能丰富,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同时也减少了操作者的弯腰次数和角度,理论上能有效地避免操作者因过床搬运导致的腰肌劳损。但在如何更科学地过床移动病人以及更有效保护操作者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单张卡扣操作者
基于仿真分析的墙壁插座侧边缺口面板非对称卡扣同时脱扣研究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一种新型连接器卡扣
观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不同体位所受辐射剂量特征分析
车用塑料卡扣巧拆装
基于力学分析的汽车车灯卡扣结构优化设计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全球单张纸印刷机销售量持续下降
单张纸胶印机维护保养及性能评估两项行业标准工作会议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