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童心 玩转美术

2019-08-02孙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想象力

孙娇

摘 要:毕加索曾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孩子们天生喜欢涂涂画画,他们会用蜡笔、小石头、树枝、一切可以用来画画的工具在任何可以画画的地方尽情挥洒,画出自己的想法,绘出自己心中的欢乐与忧伤。让我们一起呵护幼儿内心的那一方净土,别再用“像不像”“美不美”等成人的视角框住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翅膀,让每个孩子随性发挥,成为小小艺术家!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13-001

从幼儿绘画的发展角度讲,幼儿的发展进程是经过涂鸦期(1-4岁)——象征期(4-5岁)——绘画期(5-8岁)——写实期(8-15岁),成人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往往会从相反的顺序来进行,即写实—象征—抽象,成人在评价过程中会过度强调“像不像”、“美不美”,因此,会造成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兴趣的培养,我们老师更应该在美术活动中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情趣,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进行创造,敢于表达自我。

一、自由创作环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幼儿能喜欢艺术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性、主动性、创造性、表达表现非常重要。在这样的创意性投放材科的美术活动中,孩子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环境以及同伴的互动来积累经验和满足自身需要的。为了让孩子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室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一个孩子们喜欢的也方便孩子们创作的美术角,美术角里有着充足的材料方便幼儿随意涂抹。在日常观察中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更喜欢在墙上涂涂画画,所以在美术区的墙上,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可擦洗的黑板和画笔,使他们的情绪、爱好及所见所闻都能在这块园地里得到充分展示。幼儿的绘画环境也是可以多变的,根据幼儿的需求准备互动场地,例如在《水墨相知》的环节中,为了能让孩子们更敢于表现自我,我将水粉纸铺放在地板上,让孩子们进行大胆创作。例如在《多彩的秋天》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我就把绘画的环境设置在外面,让孩子真正融入到秋天的环境里,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幼儿的绘画愿望。

二、游戏式绘画方式,释放幼儿情绪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如此。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游戏是幼儿自发性、自主性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的控制,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因此游戏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最好的方式。我将游戏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始终,开始阶段要鼓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例如:在《好玩的泡泡》中,幼儿通过泡泡水和彩色颜料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创造美,在边玩边画的过程中感受美。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创造的大舞台。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心情舒畅、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通过游戏形式,变“注入式”教学为“探索式”教育活动,变“模仿”为“创造”,幼儿在涂涂抹抹、剪剪贴贴、学学做做、填填画画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美术活动,促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和热情,使幼儿在创新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把幼儿培养成富有想象、富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创造的大舞台。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心情舒畅、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启发幼儿的创新探索活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坚定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品质。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这种教育活动组织形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探索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活动材料和主题,并且主动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之中,使幼儿在生动的内容和愉悦的氣氛感染之下,产生强烈的美术创造欲望,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唤起幼儿的创作灵感,引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在大胆想象和自由思索的过程中,以极大的热情去尝试自己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幼儿的创造潜力得以升华。通过这种方式,变“注入式”教学为“探索式”教育活动,变“模仿”为“创造”,使幼儿在涂涂抹抹、剪剪贴贴、学学做做、填填画画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美术活动,促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和热情,使幼儿在创新的海洋里自由遨。

三、多种评价体系,保护幼儿天性

幼儿园教育评价具有3个功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看,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孩子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幼儿的作品其审美价值的最大特点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不天真就不会幼稚,不幼稚也不会看到童心的可爱。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及时进行评价。例如,在绘画小花伞的活动中,教师针对能力强的幼儿在用色、画面、内容等方面进行赏识性或建议性的评价,“你的小花伞很漂亮,色彩很丰富,要是有几把大的花伞就更好了……”孩子听到教师的建议,会大胆地画上几把大伞,画面立刻充满了灵气。针对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师会了解幼儿想画什么?及时肯定他的想法,并指导他实现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满足感,进而相互学习,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老师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小朋友通过观看、评述,说说你喜欢那一幅画吗,为什么。找找每一个人的优点,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幼儿在活动中敢想、敢画、敢说奠定了好的基础,使美术活动成为幼儿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绘画是一种艺术,我们通过各种绘画材料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美,从而体验绘画的乐趣。让孩子懂得美,会用一颗真善美的心来看待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想象力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陶行知生活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