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一带一路”倡议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9-08-01陈倩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倡议

陈倩

摘 要: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分,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使边疆民族地区变成重要的战略关键点,成为中国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前沿地带,也成为我国与许多周边国家甚至是欧亚国家互相沟通的门户和枢纽,在战略实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抉择。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8-0055-02

一、问题的提出

1.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因为历史、自然环境等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礎不够雄厚,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迟缓。边疆民族大多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大多地区依旧延续着原始生产生活方式。众多条件限制所导致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就使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起点低、程度浅,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与其他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并且,边疆少数民族的族群意识、民族意识较强,因此他们既对本民族和本地区的社会发展落后状况深感忧虑,但又强烈渴望能够改变现状。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水平较低,科技教育文化水平也都比较落后,这些因素都严重限制着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策略和政策实施上有倾斜,虽然整体上推动了我国的发展,但是对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讲,最直接的后果是拉大了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中的初级阶段”。为了加快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对口支援”等,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但因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起点低、基础差,存在的要求发展和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较短的时期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2.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难度大。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长久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依赖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极度消耗来发展经济,因此该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扭曲发展”。这样短视的经济发展形式不但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无法从开采自然资源来获得经济利益,而且还要承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重后果,加深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边缘化程度。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的后果必定是国家与社会要为此支出大额的整治费用。这些年政府大力扶持边疆民族地区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资源体制机制等措施,试图缓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向,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边疆民族地区很多位于我国地理阶梯中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自然环境非常复杂恶劣,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而保护和治理也显得异常艰难,短时间内并不会改变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3.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和保护民族文化间存在矛盾。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边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多元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活力在于传承,文化的强盛在于进步,传承的进程中本身就蕴含着发展,而发展本身就显示着传承。所以,文化的动力需要在发展中得到传播与延续。如果没有有效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将错失发展的机遇,最终消逝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身得以发展的现实需求,只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既边又远,经济滞后,人才紧缺,对文化方面的重视度不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商品经济和外族文化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中的青年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欠缺关注和认识,守护、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形势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使人担忧。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一带一路”带动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些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是民族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建立互通互联的基础设施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加速改善交通、医疗、水利等设施建设,加固薄弱地带,克服瓶颈限制,提升基础设施的基础保障能力十分重要。政府重视边疆民族地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促进下,国家重点投放资金的是那些有助于民族地区建立水电设施、交通、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等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项目,并对其进行投资倾斜。

2.“一带一路”建构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新局面。“一带一路”建设强化我国全面开放,提高沿海城市开放水平,同时也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拉动生态文明,推动地区平衡发展。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运用新疆、西藏等地的地区优点,加强和邻边国的沟通合作,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主要的交通中枢、科教文化、商品贸易中心和经济带重心区;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接连俄国、蒙古的地理优势,建立向北对外开放的关键一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借助广西、云南等自治区的优势地位,推动北部湾经济带的发展,营建面对东盟的全球道路,构成沿湄公河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度,营造面面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的经济放射中心;经过西南边疆地区的对外发展,使其成为新的战略支撑点,变为“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的关键门户。

3.“一带一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我国贫困地区散布于“三重耦合地带”,就是和生态脆弱区域、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的重合,族群型的贫困特征明显。“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目前边疆民族地区脱贫的重要机遇,也成为边疆民族地区走出落后处境关键脱贫道路。“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扶持力度;拉动民族区域特色经济,可以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目标。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倡议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漫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实施难及整改措施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