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视角下大学生国防教育改革发展路径探析

2019-08-01贺玉琴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民融合改革

贺玉琴

摘 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带来巨大机遇,文章从剖析当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问题的短板入手,深入分析目前阻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枷锁,并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国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探析当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切实提升国防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关键词:军民融合;改革;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155-03

“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尊严和社会发展。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精髓,美国1958年即颁布《国防教育法》,如今,与国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范围涉及广,形成了系统的国防教育体系,取得明显的国防教育效果,受到国防教育的公民大多树立了国家安全观念,半数以上总统都有从军背景。俄罗斯依托国防教育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和国防后备力量,公民从儿童就开始接受形式丰富的国防教育,使全民都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技能。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心的瑞士,没有遭到战火的洗礼,百年不交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具有独特的国防体制和全面的国防教育。习近平指出“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这一精辟概括和准确定位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新格局。如何在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中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整合军地教育资源,优化军地协调机制,有效将国防教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紧迫又长远的现实课题。

一、提升认识高度,从国家战略高度除桎梏破瓶颈谋事业

孙中山说过:“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历史检验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有无是关键。《C型包围》作者戴旭曾大声疾呼“警惕国防意识淡漠危及复兴大业”,直言当前公民国防意识淡漠问题。2001年4月28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同年,教育部、原总政治部和原总参谋部联合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强置军事课(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于大学生必修课程体系中,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18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纵观世界,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将军事理论课和训练实践课强行在高校推行,而没有将国防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课教育中。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防教育已经超出了纯军事范围,主张从政治、军事、民防、经济、技术、心理、外交、精神等诸多方面综合影响公民的国防意识,亦即各方面“融合”交汇,综合系统共同作用。俄罗斯的国防教育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学校、各主管部门、各群众团体和协会共同协作进行的。瑞士的国防教育由四大政党领衔,各地官方机构协作,社会、学校、军队、民防组织和各种宣传机构积极介入,形成了多层次、高效率的国防教育网络体系。美国的民间注册飞行员达到20万人,很多为大学在校学生,国家不花费一分一厘,即拥有20万人的飞行员储备,我国的非官方注册人员不到1 000人。从这一组数字对比看,我们的军民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高校国防教育讲,教育、宣传、军队、地方武装部等均认同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但之间的协作缺乏统一的、互动的交流机制,融合程度不够深入。

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军地双方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为高校国防教育军民融合发展廓清了思想迷霧,破除了发展桎梏,指明了前进方向。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一项必须重视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抓紧抓好,单靠高校的军事理论课程和军训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统、融、新、深”,是习近平主席为军民融合发展开出的四剂药方。在“统”字上下功夫,就是要在总体统筹上做好顶层设计;在“融”字上做文章,就是要在融合共享上搞好沟通交互;在“新”字上求突破,就是要在创新改革上不拘一格;在“深”字上见实效,就是要贯彻落实上不打折扣。要把握军民融合政策利好的重大机遇,将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应成为一项永久的国家系统工程,发动各阶层、各部门的力量合力抓,发挥国防教育素质育人的重要作用,常抓不懈,使国防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首要和本能意识。

二、现实问题导向,以提升质量牵引查短板找症结图改革

1985年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原总参谋部、原总政治部、原总后勤部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国防教育试行进入普通高校,2002年,教育部、原总参谋部、原总政治部联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军事课由军事理论课程和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总体讲,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承训力量短缺、军地交流不畅、教学条件受限、师资队伍薄弱等现实问题,导致国防教育落实效果不佳并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

1.国防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分量不足。罗援将军讲,“尚武精神就是生存精神”,从世界大国尤其是军事强国的经验看,国防教育从小抓起是启发公民爱国爱家、崇尚强健自觉的关键一步,青少年早期的国防教育,其育人功能明显,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应该从孩童抓起来。由于高考“应试”教育,高考的和不高考的,“待遇泾渭分明”。国防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占分量不足,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中小学校落实上质量参差不齐。到了大学阶段,本应该“恶补”,但受“考试过关”的惯性思维和“以就业为指导的实用主义”,大部分学生应付思想比较严重。近年来,军方在对新兵数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调研时发现,72%的新兵对军队和国防的初体验“来自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来自学校教育”的仅占4%,反映出中、小学校对青少年国防教育的缺失缺位[1]。

2.国防教育在内容落实上“缺斤短两”。按照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普通高校学生的军事课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军事技能训练,一个是军事理论课。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大纲设置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综合训练等科目,但实际教学中,限于承训力量不足、训练场地受限、参训大学生数量偏大、体能素质总体偏弱、安全防范工作压力大、组织管理力量单薄等诸多原因,据统计大部分高校只能完成三大条令条例的训练,军事技能训练效果难以达到《大纲》目标。军事理论虽然作为必修课,但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校真正把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建设专职教师队伍,按《大纲》要求列入教学计划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军事理论课程。由于高校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以“考试过关”为目的,军事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少缺乏吸引力等多种原因,导致国防教育在落实中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则重形式,走过场,影响了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

3.国防教育在方法创新上“因循守旧”。“一场战争异化一场战争”刘亚洲将军说,“战争是最富创新的艺术”。国防教育一定要把军事本身的魅力传达给受教育者,但受制于具体条件,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所规定的内容或本身已经陈旧落后于时代,或难以用直观感性的手段表达清楚。有的高校军事课程教学的思路仍然比较僵化,教学照本宣科、教材文案乏味过时、教育手段枯燥单一,使得教育难以入心入脑。有的高校所在地拥有作战部队、红色教育基地、传统军事教育资源等良好平台,但融合沟通不足,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国防教育的生动载体。有的学校在组织军事理论课程授课时,过分依赖慕课教学、军事电影、纪录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趣味有余,内容不足,传授知识不成体系,使得国防教育的军事效益产出不理想。

三、寻求破解路径,用高度负责态度强沟通建机制促共赢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强弱、有无报效祖国的使命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同时,做好大学生国防教育这篇大文章,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融合”推进,“系统”提升,“全局”统筹,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改革创新,树立“大国防观”,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奠定厚实基础。

1.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要素向国防教育素质化聚焦。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落实习主席的战略指示必须在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让国防教育成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娃娃抓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当代人基因,让爱国尚武观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之中。要将国防教育课纳入中小学考试课程,制定完备的中小学国防教育大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国防教育课程计入中考、高考成绩,解决中小学的国防教育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新时期的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进而提升全民国防素质。军队要利用好公共媒体等外宣平台,利用“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日等契机,积极宣扬部队优良精神魂风。地方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聚集资源宣传强国强军正能量,让国防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在全民热爱军队、尊重军人的浓厚氛围中激励青少年奉献国防、报效国家。

2.破除军地“阡陌”,促进高校军队向无缝化沟通迈进。融则两利,合则双赢。在提升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上,军地有巨大的“融合空间”。在承训力量不足方面,其主要矛盾在于承训官兵数量不断减少和受训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要建立军队地方高校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可采用高校分阶段组织军训、大学生去部队见习参训、退役大学生返校带训、招聘退伍军人主训等多种方式解决。在军事技能训练内容陈旧方面,可以借鉴或直接使用部队新兵入伍训练大纲,“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在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中开设试点,大兴实战化热潮,提升训练热情,提高训练质量。在组织力量薄弱方面,要注重国防教育教师的“民参军”,让走进军营见习成为制度,学“兵”话,行“兵”事,练“兵”样,有“兵”味,学习部队文化,感受部队作风,真正让懂“兵”的人组织国防教育。同时,也要让部队官兵走进大学,利用大学生征兵入伍宣传、军事爱好者协会、国防教育外宣等平台,以事迹报告、学术研讨、演讲交流等形式,普及军事常识,介绍部队文化,解读军事时事,打开军地交流的“窗口”,帮助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正确树立国防观念,激发他们献身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建设的使命感。

3.深挖“融合”优势,引领创新向国防教育实效化用力。军民融合的核心要义在于取长补短。地方大学生是部队重要后备力量,军队在国防教育上要体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的认识理念,要主动参与到高校国防教育上来。一是在军事理论课程里加入驻地作战部队的见习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部队科学技术、先进管理、优良作风、作战组织、外军知识、时事解读,开阔学生军事知识视野。二是在教学内容上,高校和部队应共同努力,打通先进的国防思想、军事理论、高新技术向高校转移的路径和时效,在军队和高校搭建有效对话平台,拆除信息壁垒,用内容创新推动教育创新。三是要在“军转民”和“民参军”两端共同发力,“军转民”主要是部队主动融入高校的国防教育,让“兵者言兵”,通过现役军人授课、高校学生到驻地见习训练、军方专家参与教材编撰等方式,让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披上“迷彩绿”的本色。“民参军”主要利用高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强大、科技前沿探索能力强劲和国际化水平领先等优势以及人才和知识资源参与到部队训练改革、科技创新,参与到军事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相关领域,助力部队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和拓展提高整体素质。

军民融合是释放军地双方改革动力的大战略,为推促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军地双方均要摈弃“甩手掌柜”幻想,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力同心,以改革创新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在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中创业创新。

参考文献:

[1]许再华.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EB/OL].[2018-10-10].http://www.81.cn/jwgd/2013-12/17/content_5693272.htm.

[2]朱富进.军事职业教育资源的特性及共享机制研究[J].徐州空军学院学报,2012(5).

[3]吴张龙.信息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研究[J].当代经济,2006(6).

[4]刘戟锋.军事技术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

[5]曲晓燕,吕晓峰.军队院校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2017(4).

[6]徐焰.战争与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View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e Yuq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hhot 010051,china)

Abstract: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brings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the short boar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barri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military and civil integration of the deep development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irection and path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ole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Key words: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reform;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責任编辑:李 慧)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军民融合改革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