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2018年节水农业发展概况

2019-08-01魏巍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北京市

魏巍

摘 要:“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幅度下降,实现了总量负增长,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水务发展规划》考核指标,农业灌溉面积特别是耕地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已成定局。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控制比例稳步提升至95.8%,接近达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98%的目标。2018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739,接近0.75的规划目标。

关键词:北京市;节水农业;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8-0019-04

一、农业生产用水总量持续下降

2018年全市用水状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全市总用水量为39.12亿m3,比2017年减少0.38亿m3。其中,生活用水减少了3.1亿m3,生产用水减少了1.34亿m3;农业生产用水量较2017年相比继续稳步下降,节水0.92亿m3;2018年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8%,生态环境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2%;农业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1%,工业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

农业生产用水总量逐年减少(见表2),从表2可看出,农业生产用水量逐年下降,占全市用水量比重也逐年降低,呈现不可逆转持续下降趋势,用水规模不断缩小。

二、农业生产用水中的耕地用水大幅下降

北京市农业生产用水包括耕地灌溉用水量、非耕地用水量(非耕地灌溉用水量+畜禽用水量),共同构成了用水总量,历年用水(见表3)。

在表3中,耕地灌溉用水量包括水田、水浇地、露地菜地、设施农业生产用水;非耕地用水量包括非耕地灌溉用水量(林果、草地、魚塘用水)和畜禽用水量(养殖业用水)。表3显示,耕地灌溉用水量下降的趋势最为明显,2017年较2011年的下降率为54%。降幅之高、下降率之大是惊人的。

非耕地用水量,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7%,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非耕地灌溉用水量同样呈缓慢下降趋势,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10%。但是,在用水结构中的比重却由20%上升到30%的份额,值得关注。畜禽用水量2013—2016年由升到降,2017年较2011年增长率为7%,在用水结构中所占比例也有增加,达到了6%的份额,需要引起重视。

进一步分析耕地灌溉用水量(见表4),从表4中看出,水田灌溉用水量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97%;占耕地灌溉总量的比例从7%降到接近于0,几乎忽略不计。水浇地灌溉用水量,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62%,在耕地灌溉用水量所占的比例从43%的第一的份额,下降到36%,居于第二位。露地菜田灌溉用水量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62%,占耕地灌溉用水总量的比例在两成多一点的份额,始终排名第三位。设施农业灌溉用水量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15%,是下降幅度最小的,且占耕地灌溉总量的份额跃升为第一位。2017年耕地用水量的排位:设施农业、水浇地、露地菜田和水田。

三、农业生产用水中的非耕地用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

近年来,农业生产用水中的非耕地用水呈缓慢下降趋势(见表5)。表5中,非耕地灌溉用水中林果用水呈缓慢上升趋势,2017年较2011年增长率为2%,占非耕用水量的比重由69%上升到77%。草地灌溉用水量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达到了88%,在非耕地用水量中的比重由16%下降到了2%,节水的力度最大。鱼塘用水量从2011—2017年间增速很快也呈上涨趋势,2017年较2011年增长率为228%,在农业非耕地用水中占6%的份额。畜禽用水量也呈上涨趋势,2017年较2011年增长率为7%,占非耕地用水量的15%,其中2012—2016年上涨的幅度非常大,在非耕地用水量中的份额从25%上升到了35%。

四、农业灌溉面积逐年减少

最近几年的农业灌溉面积与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状况(见表6)。

一是灌溉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从表6看出,2017较2011年灌溉面积减少了183万亩,下降率为37%。灌溉总面积中,耕地灌溉面积所占比例最大,下降幅度也最大、逐年减少,由2011年的315万亩减少到2017年的173万亩,减少了142万亩,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45%。二是有效实灌面积(水田+水浇地)也呈逐年减少趋势。从2011年的287万亩减少到2017年的148万亩,2017年较2011年下降率为48%。三是林地灌溉面积总体增加,但有波动。2012年最低仅35万亩,2015年最高84万亩,2016年略有回落,2017年继续回落到76万亩。2017较2011年总体增加了20万亩,上升率为36%。四是园地灌溉面积总体也在下降。2012年较2011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从113万亩下降到70万亩,2013年继续下降到57万亩,两年减少了56万亩,接近50%。从2013年起逐年略有回升,至2017年恢复到63万亩。牧草地灌溉面积基本维持在1万~2万亩之间。

五、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平稳增加

在灌溉总面积大幅下降情况下,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总体保持不变,且呈稳中略有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265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301万亩,2017年较2011年增长率为14%。喷灌面积缓慢减少,2017年较2011年减少了9万亩,下降率16%。微灌面积平稳增加,2017年较2011年增加了15万亩,增长率100%。

低压管灌面积略有上升,2017年较2011年增加了11万亩,增长率为6%。渠道防渗面积持平,其他工程节水面积基本停止,从2012年的23万亩减到2017年的1万亩。

六、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控制比例呈稳定上升趋势

表7中,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控制比例(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2012年较2011年明显上升,从53.3%上升到87.6%,2012—2016年基本持平,维持在86.8%~88.2%之间,2017年再次上升到95.9%。近年来,北京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灌溉总面积的比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比较稳定。这一较高水平的灌溉率,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节水灌溉工程中各项工程措施所占比例状况

分析2017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数据。2017年北京市节水灌溉内部结构中,低压管灌依然是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然后依次是喷灌、微灌、渠道防渗和其他。低压管灌占比重为67.8%,较2016年的69.6%下降了1.8%。喷灌排在第二位,所占比重不到两成。微灌比重首次占到一成,渠道防渗首次超过了5%,其他工程措施所占份额只有0.3%。2017年的数据说明,北京市采用滴灌、微喷灌等高效、高技术含量的节水灌溉比重只有不到三成,六成以上还是传统的低压管道输水。低压管道输水質量不高,无法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先进技术,多极化输水及准确计量也受到了限制。

八、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高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指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末级固定渠道放出水量的比值。这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也是国家量化限定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这个指标的数值可以反映灌溉工程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直是北京市农业节水的重要的抓手之一,从“十二五”规划的0.70跨越到“十三五”规划的0.75。2017年,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推进“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7]32号)提出,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要达到0.75%以上。北京市对管理指标提出了越来越严的要求,近年来的具体变化(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北京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年稳步增长,不断提高,这是采取了工程、科技和管理综合措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6]26号)[Z].2016.

[2]  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0—2017年)[K].

[3]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7]32号)[Z].2017.

[4]  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灌区情况普查成果[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13.

[5]  北京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32[EB/OL].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2018-12-11.

[6]  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网站,2019-03-20.

[7]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年鉴(2018)[K/OL].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网站.

[8]  北京市农研中心.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报告(2017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北京市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排名不分前后)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排名不分前后)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