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亚里士多德监察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9-08-01刘庆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反腐倡廉

刘庆

摘 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政治家,其政治思想非常丰富,监察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亚里士多德监察思想的来源、监察制度的设置原则、监察制度的评价,对于探究对我国监察制度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监察思想;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D5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053-0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古典政治学的创始人。在西方哲学、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称赞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1]。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极为丰富,学者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如公民、城邦、政体、教育、法制等,但是鲜有学者对他的监察思想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没有明确和系统地提出监察思想,但在描述城邦稳定及更替时,提出了一些关于监察的思想。本文通过探析他的监察思想,结合新时代我国反腐败斗争,对建立廉洁政府,完善监察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监察思想的来源

首先,城邦的政治机构组成上。亚里士多德分析斯巴达政体和克里特政体以及迦太基政体的政治机构组成部分时,涉及监察机关的内容。斯巴达政体的主要政治机构由国王、长老会议、公民大会、监察官组成,故监察官便是斯巴达政体的一个重要权力机关。其次,城邦权力的运行上。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后,监察官权力逐渐增大,不仅可以监督斯巴达城邦的一切官员,而且有权审判甚至处死国王,国王外出都有监察官的监督,可见在古希腊某个特殊时期,监察官的权力非常大。再次,监察官的选举方式上。监察官抑制贵族权力,增强了平民的权力。亚里士多德描述了监察官的选举方式,他认为斯巴达平民对监察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察官使平民有了参加城邦重大事务的均等机会,监察官会议代表民主政体,并且在城邦事务方面有着最高的决定权,而且这些官员都是从平民中选举产生。最后,政体保全的方式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的私生活有时可能成为引发政体变革的重要因素,为防止政体毁灭,就应当委任一位官员,专门监督那些私生活与现行政体要求不符的人,力求争取使生活在平民政体中的每个人的生活与平民政体的要求相一致。可见,亚里士多德在考察政体的变更时就意识到腐败的危害,只有城邦设置专门的监督机关才能保证政体维持稳定。

二、亚里士多德对监察制度的设置原则

首先,监察官从平民选举产生。亚里士多德认为监察制度让普通平民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而且平民安享监察官职位。平民中产生的监察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众多的民意,有利于城邦政体的权力机构的制约与平衡。其次,监察权力的机构配置。他认为一个最好的方法是把行为监管权和行政官职分别授予两个有着矛盾斗争的阶层,比如把行为的监管权授予多数群众,把行政官职权授予贵族,或者把行为监管权授予富人,而把行政官职授予穷人。实行这种划分可以使阶层之间的权力实现某种制衡,任何一个阶层都不可能膨胀到威胁政体存亡的程度。虽然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色彩,但是对于监察职权的分配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最后,监察权的行使方式。亚里士多德在描述监察官的权力时称它类似于僭主,“权力太大”,可以“专断事物”“随意决断可否”“有权监督一切行政人员”。为了限制监察权的滥用,亚里士多德在权力分配中提出了一种“多数人的统治”,多数人的统治之所以比少数最优秀的人统治要优良,是因为多数人的智慧和感觉聚集在一起时可能会比少数人要优秀。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监察官既要从平民中产生,又要选举多数人行使监察权,这样可以保证监察权的合理运行,保证城邦的稳定。

三、亚里士多德对监察制度的评价

监察制度是古希腊适应一定城邦管理国家的机制。亚里士多德在城邦政体论述过程中对监察制度具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监察制度的积极因素。亚里士多德认为监察制度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对城邦的维持和保全起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从监察官的数量上,在对比克里特的科斯摩制度和斯巴达的监察制度时,他认为两者的监察官具有同样的职责,克里特的科斯摩有10名,而斯巴达的监察官只有5名,很明显是克里特的人数更多,发挥的效果应该更好。二是从监察官的产生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克里特的科斯摩制度没有斯巴达的监察制度优越,因为斯巴达的监察官是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的,普通平民完全有机会成为监察官,而克里特的科斯摩只是从某些特殊种族选举产生。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管是从监察官的数量和产生对比来看,古希腊的监察制度体现了民主性和平等性的原则,符合城邦正义和德性。

其次,监察制度的消极因素。斯巴达政体的监察制度在维护其政体的生存发展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历史发展,监察权力的扩大,监察制度就会带来显而易见的弊端。亚里士多德认为斯巴达政体的监察官代表的是平民政体,赋予了平民权力,但是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非常贫穷的人进入官场,担任官职,有可能会利用他的权力,收取当事人的贿赂。早期斯巴达的丑闻不胜枚举,那些受过贿的监察官权重一时,恣意妄为,甚至连君王都不放在眼里,扮演了严重危害城邦的角色。可见,亚里士多德既看到监察权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四、亚里士多德监察思想对我国完善监察制度的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监察思想是城邦建设思想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其对于新时代我国完善监察制度和反腐败斗争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1.推进国家监察法的运行

亚里士多德崇尚法治,良好的法律是增进和维护“至善生活”的前提,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才能促进国家的法治。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监察法律体系,利用法律的权威性和延续性推进国家法制建设,維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社会和谐,同时完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建设清廉型社会,以制度化的约束构建新型监察制度,保证权力行使的有效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社会监察正义。

2.推动监察机关权力的执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城邦要长期存在下去,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城邦的各个部分和阶层都看到城邦的兴旺发达。一个国家的监察法律的制定需要一定的机关来执行,才能确保监察法律的有效实施。监察制度对当时斯巴达政体一定时期的稳定和完善斯巴达政体的城邦机构的设立和权力制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制定监察法的情况下,需要监察机关来执行监察职权,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机构改革,积极推动监察机关的实施力度和实际运行效率,以维护社会的清正廉洁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3.提升人民的监督意识

亚里士多德在考察斯巴达政体的监察机关时,对监察机关前期发挥的权力效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这代表了平民政体的民主,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权力。然而,随着斯巴达政体发展到后期,监察官权力逐渐扩大,各机关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发生了监察官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忽视正义德性、滥用职权的腐败现象。监察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建立了一套针对官吏行使权力的监察制度。它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臻于完善,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可谓源远流长[2]。监察制度在中国历代王朝治理官吏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制止官吏贪污。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提高人民对行政人员行政过程的监督意识,使人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形成坚决反对腐败的主力军,使权力行使者保持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作风,对于预防腐败、打击腐败分子具有时代进步性。

4.完善监察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

良好的监察制度需要依靠一支优秀的队伍来执行,只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严格执法、一心为公的监察干部队伍才能有效地监督公职人员,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亚里士多德在城邦谁来当监察官的问题上,他提倡以德选人的标准,使有一定知识能力,代表正义德性的平民担任监察官,保证行使职权代表大多数平民的利益。因此,我国在新时代对待腐败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上,坚决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干部队伍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建设机制。不仅要发挥监察人员的监督作用,而且需要完善监察干部队伍的建设。

首先,注重监察队伍的用人标准。在用人机制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优化监察干部队伍的结构,严格遵守一定的标准,把德才兼备、勇于承担职责、具有与腐败斗争的精神和勇气、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的人才选拔进来。

其次,提高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监察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办事的效率和处理事件的果断性是取信于民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腐败问题的坚定信念能够为人民树立一个榜样。因此,加强监察队伍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把那些敢于对违法乱纪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和对权大违法者敢于监督的人员进行表彰,而针对那些对待腐败问题不敢监督,不敢严肃追责问责,暗中维护腐败人员、知法犯法的监察人员的典型例子开展警示教育,强化监察干部队伍知敬畏、守底线,维护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加强监察人员的自我修养。监察干部队伍作为监督别人的人,必须自身保持廉洁,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监察干部队伍身处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必须加强自身的廉政修养。一是加强理论修养,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增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认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去履行任务,以强大的责任担当证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守廉政建设的重要理念。二是加强道德修养,坚守政治底线,监察干部要以身作则,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坚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坚决抵制社会腐朽思想,特别是腐败分子给予的诱惑和设下的陷阱,要以廉洁自身的道德高尚引领社会道德建设,成为廉政社会的先进模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7.

[2]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變:从复合型体系到单一性体系[J]行政法学研究,2017,104(4):21-29.

(责任编辑:宋 佳)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反腐倡廉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德育为本,弘扬清风正气
反腐倡廉大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