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单色画派的吸睛胜利

2019-07-31雨葭

收藏·拍卖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交价画布颜料

雨葭

被视为韩国抽象画始祖的单色画,登场于与西欧极简艺术、日本物派同时期的20世纪70年代。其中,反復进行涂抹与去除染料的过程为单色画的大特征,单色画排除切具体性,实现纯粹单色的抽象表达,在根本上相异于西欧的极简艺术。单色画的创作模式可视为画作与自身合而为的种“修行”,这种创作模式反映出韩国单色画的真谛——精神、触觉与行为,如李禹焕的反复线条及点的行列、朴栖甫的反复描线、郑相和的反复涂抹与剥离染料、尹亨根将线与点的反复重叠、河钟贤呈现的反复背压行为等,艺术家将“反复的行为”融入各自作品之中。在很长段时间里,这批艺术家都没有个正式的组织或名称。直到1 980年,艺术评论家Lee W才将这些艺术家统一归纳在起;而到2000年,策展人Yoon lin-Sup才最终为这批艺术家取名为“单色画派”。

近年来,“单色画”及韩国现代抽象艺术在亚洲现当代艺术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攀升。业内专家表示,市场之所以对韩国抽象艺术表现出持续的兴趣,是因为“这些作品哲学思想深厚、视觉优美动人、概念独树帜”。

李禹焕对应

油彩矿物颜料胶水画布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拍

创作年代:1999年作

尺寸:146cm×11 2crr

成交价:262万港元

对李禹焕作品之核心思想最恰当的描述可谓是对“共生”的要求,也就是自我和他者、东方和西方、内在和外在世界间 种流畅、崇敬、而且无阶级之分的相遇。李禹焕以其独特且执着不懈的艺术手法,打破了现代派形式主义在绘画与雕塑中的刻板框架,并因此备受瞩目。《对应》引证了李禹焕如何将亚洲水墨画传统的冥想主题表达出来。艺术家亦在此作品窥探他对虚空、无限的好奇心。空白的画布是个无限的空间,仿如艺术家正身处的世界样。他追寻世界与外在之间的关系,而并非只限于他自身所处的世界里。透过轻描淡写却又充满诗意的表达形式,他与作品极简的互动将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

评:他的画作就如一个媒界或一座桥梁,把人为与天然、自我与外在、制造与毁灭、完成与还原等两极连接起来。

朴栖甫描法第65-75号

来源:香港佳土得201 5年秋拍

创作年代:1975年作

尺寸:130cm×195cm

成交价:940万港元

朴栖甫是韩国单色画运动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员之。《描法第65-75号》展现出创作者毫无懈怠的直觉与专注力,透过重复出现的笔画锻造出其写作系列独特的勾描技法。如此独特的创作方式自1 960年代末期展开,于画布上乘兴遨游超过七十载,其细腻的笔触与精准的力道,多年来透过不同媒材的转换持续演进,无论色彩与风格,在岁月的梳刷下早已逐渐累积出深度,视觉张力也更臻成熟完整。韩文中的“勾描” 词,是种以细线勾勒描绘物体轮廓的水墨画技法,朴栖甫在《描法》系列中,透过线条飞弹的繁复层次,呈现出东方书法中温润清莹的墨气与笔下豪情壮美的视觉质感。

评:朴栖甫利用黑与白的无限可能性,以铅笔在纸上画满圈,让观赏者能超越笔迹,感应宇宙。

尹亨根LrMBER BLUE画框油画画布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 7年春拍

创作年代:1978年作

尺寸:651 cm×805cm

成交价:125万港元

尹亨根是第代单色画艺术家,以充满冥想意味的简约画风而闻名,透过艺术探索大自然,体现传统亚洲水墨画几百年来的核心概念。早于1 973年,尹亨根就开始以他常用的经典颜色作试验:代表大地的深赭色,象征海洋的浅蓝色。此作展现尹亨根在逾四十年里酝酿而成的美学风格。画面上层叠的棕红色垂直色块,是土地的颜色;中间的深蓝,是水的颜色。尹亨根将颜料逐层涂抹在画布上,并在最上层干透前涂上新色。然后,他用松节油溶剂稀释颜料,由于溶剂更快被吸收,两者混合后可渗入底下画布的纤维,沾染原本素白的空间。尹亨根让作品搁置几日、甚至几个月,每隔段时间在画布上继续涂抹,如此让画面构图自然发展、颜料逐渐渗漏。

评:此作散发一种引人入胜的静谧感和冥想式的澄明气氛。

郑相和无题8 0-2-B

来源:香港佳土得201 5年秋拍

创作年代:1 980年作

尺寸:97cm×76cm

成交价:184万港元

郑氏曾言:“抽象艺术描绘的是无形之物,然而若你用心观察并细细体味画作,便会发觉在同样的蓝色之中亦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在该作品中,由于艺术家将画布反复地横竖折叠,使之形成矩形或三角形的块状,故而画作颜料得以表现出简洁朴素的质感。画面每格当中颜料的厚薄程度各不相同,其色彩亦随着不同观赏角度而产生变化,因此观者无法以某种色彩定义作品的总体设色或基调。从第眼望去,观者极难辨识出郑氏作品中所选色彩的细节,然而正如乔治·修拉画作中的点描法样,各种色彩在艺术家特定的编排布局之下以细碎块状呈现,形成表面上虚无空洞的蓝色画面,但事实上画作却将泥土般的深色调以及如阳光般绚烂的浅色调藏于其中。

评:以错综复杂的横线、直线与对角线交织成网,使平面的画布变得立体,也为观者提供一个绝对自由的解读空间。

河钟贤接合2002-24油彩 画布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 5年春拍

创作年代:2002年作

尺寸:119.9cm×180.8cm

成交价:112万港元

作为单色画的重要员,河钟贤同样利用单纯的用色,通过画作深入的冥想,省思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河钟贤利用朴实无华的麻布作为连接内在与外在世界的完美材料。为了凸显麻布的质感,他在画布背面涂上层厚颜料,然后直按压,直至颜料渗透至另 面。他的《接合》系列作品便是透过不断重复以上步骤来进行创作。《接合2002-24》则象征河钟贤2000年至2010年间的风格演进。懂得从作品当中移除画家的痕迹,是明了河钟贤作品特色的重要关键。艺术家借此尝试与大自然进行真诚的对话,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背后的自我意识截然不同。

评:用色的单纯化,全面性的冥想过程,河钟贤作画的同时也细细省思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

丁昌燮默考N0.9628

来源:首尔香港201 6年春拍

创作年代:1996年作

尺寸:150.5cm×227.5cm

成交价:59万港元

丁昌燮大量采用传统韩纸进行创作,借此探索冥想的世界,因而有“韩纸大师”之称。他与同代艺术家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单色画运动的领军人物,致力建立以本身文化为基础的个人风格,同时融入西方的抽象艺术。丁昌燮于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采用厚油彩的技法,后来逐渐减少颜料的厚度,以制造更多不经意的油彩效果,以及发掘颜料自然渗透画布的过程。在为自己寻找视觉语言的路上,丁昌燮发现了70年代流行的棉布面韩纸(Tak)。韩纸的制作工序繁复, 张韩纸需要花上99道工序才能完成,韩纸非常坚韧,被广泛应用于传统韩国建筑之中,作为墙纸、纸窗,甚至纸门。在80年代,丁昌燮创作的《韩纸》系列开始完全摆脱固有形态,而制作过程及韩纸本身已成为他的艺术作品。

评:以韩纸进行艺术实验的概念与过程令人想起亚洲的水墨画技法。

金焕基4-X-69 #121油彩棉布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6年秋拍

创作年代:1969年作

尺寸:168.9cm×88.9cm

成交价:1206万港元

金焕基被认作单色画派艺术先锋。从1 950年代早期开始,金焕基开始深入探究韩国的传统艺术美学。他将其艺术触角延伸至韩国传统元素,汲取了百济文化、朝鲜王朝的白瓷、高丽王朝的青瓷与传统文人画样式。这些素雅简致的王室美学,为金焕基带来了源源不绝的丰沛灵感。在他的成熟时期,金焕基边描绘着心中的自然, 边不断解构、简化作品,直到1 970年代初期,他自创的“点描法”开始出现在其作品中。金焕基成功将韩国的古典元素简化,最后以利落的线条语汇及扁平的色块,勾勒出极简的视觉意象。金焕基最终目的是要回归自然,对此他本人曾言:“艺术不是种美学、哲学,抑或是文学理论。艺术的存在不过就是天空、山峦与石块。”

评:浑厚的笔触劲道十足,每一笔都显率真自然。

权宁禹无题

来源:K Auction韩国拍卖2015年秋拍

创作年代:1984年作

尺寸:123.5cm×97.6cm

成交价:暂无

作为韩国单色画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权宁禹的艺术生涯始于韩国对传统视觉表达。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画板需要自己制作和修补,有时他会用宣纸来填补,后来权宁禹发现这些填补的宣纸补丁,呈现出了种难以言喻的和谐感,他开始将贴纸作为创作实践,以“不用纸来作画,而是把纸当作种新的创作素材来作画”。简洁地将白纸粘在画板上,他的作品透过最朴素浓缩的抽象语言将艺术表达还原至最原始的状态。这个开创性的创作技法赋予了权宁禹在单色画派中强烈而又独特的语汇。

评:在白纸上繁复地经营,让画面呈现出带有节奏感的多种造型,同时突出了物质的触觉感。

金昌烈ENS No 42油彩麻布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7年春拍

创作年代:1978年作

尺寸:150cm×150cm

成交价:354万港元

与同时代的单色画艺术家如郑相和及朴栖甫等人经历相仿,金昌烈也曾在法国留学并创作。自从20世纪70年代旅居巴黎开始,水滴成为金昌烈画中最主要的意象。过去数十年里,这位有“水滴画家”之称的韩国艺术家不厌其烦地描摹水滴,形状、大小及形态各异,不均匀地洒落在有时光滑、有时粗糙的画布上。他用极其写实的笔法描摹那些水滴,以至于观众乍看上去,会误以为那些水珠是真实存在的,浮在画布上,宛若可以随风四处游走般。这手法, 则突出了平面画作的立体感,将绘画与雕塑两种理念合而为一,另外也体现了艺术家试图借助这些活泼、生动且富韵味的水滴,映照出东方美学的纯粹与天真。

评:观画者随着画面上的水滴被诱入其中,共同感受其间的冲突与张力。

李英培无题混合媒体

来源:日本伊斯特2011年香港秋拍

创作年代:2004年作

尺寸:162.5cm×130.0cm

成交价:82.6024万港元

李英培作为第二代单色画艺术家也继承了韩国单色画的冥思精神和艺术实践。于理解黑与白这深广的空间关系的过程中,李英培发现两者既矛盾却又互补不足的特质,于是他利用简约的有机画作,在构图上表现出动感和率性的特点。李英培删减笔法,着力在精细的几何图形和颜色上表现坦率,“用墨越简,俨如神明”的他演示出简约主义的根本——对禅宗启示的欣赏,透过油画传达他对外界直观自觉的精神。李淡化我们疑惑的视线,并向我们保证作为个观众,处身于抽象艺术定义的可扩张范围内,应当随意漫游,还要发挥想象。

评:利落分明的黑色与画布的空白对比释放强烈的能量,令人感受到李英培瞬间迸发的热情;水滴的泼墨形态、急速转势的边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的表露。

赵容翊78-513油彩画布

来源:香港佳土得2017年春拍

創作年代:1978年作

尺寸:91 cm×72.5crr

成交价:30万港元

赵容翊的美学概念与郑相和及朴栖甫的创作相仿,皆是表达通过反复单的绘画行为进行否定的精神。赵容翊创作单色绘画的灵感源自于他在翻阅新罗陶艺和朝鲜单色瓷的文献时的灵光现。为能使画面达到韩国单色瓷器所讲求釉色透薄的效果,艺术家还将原本使用的油彩,更换成较为稀释的压克力颜料,以求画面看上去有水润的透薄感。作画时,艺术家首先在画布上涂上层底色,然后用手指或刮刀反复细致地勾画出有序的圆点或几何图案。如果在近处阅读画作,观者依旧可见画布的底层隐约透出颜料所留下的柔和痕迹,这些纹理细腻而丰富,蕴藏着艺术家的沉默而单调的创作过程包含的无限力量。

评:画面中这些井然有序、如符号般呈现的笔触,不仅赋予画面强烈的视觉节奏感,更像是一曲旋律。

猜你喜欢

成交价画布颜料
苏宁易购推第二轮回购
跟踪导练(三)
画布
拍行成绩单
八大山人一只鸟拍出1840万·13年前成交价仅121万
跟踪导练(一)
“童年伙伴”里的意外财富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大师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