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境游新玩法:带你去看浩瀚星空

2019-07-31叶梓颐

畅谈 2019年13期
关键词:日全食日食流星雨

叶梓颐

去年抖音上有一首歌很红,歌词中唱道:“想摘下星星摘下月亮给你……”好像看星星是一种特别浪漫的事情。现在不乏星光之旅的爱好者,从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朗伊尔城,到距离南极大陆1000公里的新西兰南部;从赤道附近的肯尼亚,到海拔5000米的智利查南托高原……竭尽所能地追星逐日,只为定格它们最美的瞬间。

因为迷恋天空中的奇异光芒,近年来,依据天文现象制定自身全年旅行计划的中国游客数量不断增多。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去芬兰赏极光己成为中国人“2017年出境游十大新玩法”之一,而“极光专线”“观星之旅”也成为各大旅行社的香饽饽。在携程旅行网上搜索,会发现仅与“极光”相关的旅游产品就有600多个。

日全食

说到最壮观的天文现象,我个人一定会强烈推荐日全食。作为最令人期待的天文现象,日食其实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是一条狭窄的月影带,而且每次覆盖区域不一样,天文爱好者们必须要跋山涉水才能在特定的时间到达特定的观看地点。

我与日全食的缘分是从2009年开始的。那年7月22日上午,全食带由西向东扫过中国长江流域。这种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几十年一遇。爱好天文的我也加入了观日大潮。

但是当天,太阳刚现出缺口,原本晴朗的天空就出现了黑云,接着就是风雨交加。在家门口看日全食的机会,就这么被搅黄了。

第一次追日的失败并没有浇灭我的热情,反倒让我迷上了这种无比期待又不得不“碰运气”的感觉。自此,我便踏上了全球追逐日全食的征途,先后在2013年前往肯尼亚、2015年前往北极斯瓦尔巴群岛、2016年前往印尼、2017年前往美国观看了日全食。

很多人對我如此疯狂追逐日食的行为表示不解。其实在此之前,我曾经无数次在别人的照片中、视频里了解日全食的过程。可当我真正站在月影下目睹那最壮观的2分钟后,我真切地意识到所有描述壮丽的词语都不能将那种震撼表达清楚。

那一刻,我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击中——作为银河系一颗小小星球上的生命,人类实在太渺小。

目前,很多网站都能够查询到近20年的日食带地区和非常准确的日食时间。但是,要充分享受观看日食的乐趣,游客还必须很勤快,早早地把自己的旅游时间和行程规划好,因为,临近日食的时候,日食带地区的物价常会出现临时性暴涨,“一房难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极光

由于观看日全食的限制性因素很多,近年来,相对容易观赏到的天文现象——极光也成为不少中国旅行者的选择。

我曾在挪威,2次掉下雪洞、11次滑倒,背着50多斤的相机和帐篷,手脚并用地爬上垂直高度604米的布道石,在黑夜中将相机架在摇摇欲坠的大石头上。所幸,大自然用惊艳的极光回馈了我的千辛万苦。天空中的莹莹光芒,仿佛是宇宙发出的幸运之光。

在位于北极圈内的极光之都特罗姆瑟,暴雪让我的行程充满了未知。结果,我最终看到了最绚烂的极光。绿色、红色、蓝色、黄色、紫色……各种色彩杂糅在一起,犹如绸缎般舞动,在天空中创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开心得在雪地里打滚,尽情欣赏着这来之不易的美景。

我与极光最近距离的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从阿姆斯特丹回北京的飞机上。在事先推测了路线和看过极光软件后,我选择了靠左边窗的位置——在飞过西伯利亚时,这边的座位朝向正北。这一路,北方的天空都没有完全暗下来,一直有隐隐的暮光,之后是渐渐明亮的晨光。

大概在俄罗斯鄂木斯克附近时,我在朦胧中不经意地瞥向舷窗外,惊喜地发现天边竟然有隐隐的绿色。我赶紧用厚厚的毯子遮盖住镜头的眩光,举起相机,记录下极光的妖娆舞姿。

每年9月至次年4月是北半球观测极光最好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也被称为“极光季”。但实际上极光的强弱和季节无关,只是因为高纬度地区在冬季会发生极夜现象,夜晚时间更长,相对来说极光看起来更明亮。在极光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即使在非极光季也能拍到极光。

对于北半球来说,北欧的挪威、芬兰和冰岛,还有俄罗斯北部以及北美,都是观测极光的好地点。

流星雨

绚烂的夜空总是带给人类无限的惊喜,流星雨也是每年可以期待的固定演出节目。和爱人一起看流星雨,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最浪漫的事。2001年11月19日凌晨如期而至的狮子座流星暴雨,被称为20世纪以来首次在中国观测到的流星暴雨。国内大批天文发烧友如愿以偿地观看到了期盼多年的流星暴雨奇观。但这种流量的流星雨可遇而不可求,是一生难得一见的奇景。

流星体其实是彗星和小行星遗留下来的尘埃。当彗星或小行星靠近太阳时逐渐气化,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当地球转到流星体散布的轨道上,人们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我们从地面上看,这些流星似乎都是从同一个方向射出的,这个方向被称为辐射点。辐射点位于哪个星座,这个流星雨就被称为某某座流星雨。

北半球最著名的三大流星雨分别是:每年1月4日前后的象限仪座流星雨、8月13—15日前后的英仙座流星雨和12月13—15日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除此以外,除了特别的爆发期,其他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都不甚乐观。

所以,流星雨追逐者们会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大家会从国际流星组织官网获取流星雨的高峰时间和月相情况,判断是否应该出门观测。之后会去一处远离城市、光污染较小的开阔地,找到流星雨的辐射点。

2017年12月,为了最大程度地捕捉双子座流星雨,我飞去了当时每天只有3小时光照的冰岛,最终“大饱眼福”。

暗夜保护区

要说全世界拍星空最好的地点,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夏威夷的大岛、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而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以世界上第一个星空保护区闻名于世的新西兰。

2015年8月,我去新西兰拍星空。为了寻找世界上最好的暗夜保护区,我绕开了游人如织的特卡波湖和牧羊人教堂,开着谷歌地图前行,并根据银河的位置推测方向。因为要做到真正的暗夜保护,这条路不能开车灯,人走在路上也不能戴着头灯乱晃。我孜孜不倦地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目的地——约翰山天文台。

不过在新西兰,即使不是身处暗夜保护区,只要在没有灯光的环境下,就能看到足够震撼的南天银河。

有些旅行者只是想一睹繁星最灿烂最原始的风貌,所以他们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比如美国的不少国家公园都加入了国际暗夜协会,在夜晚10点以后,会进行灯光管控,以免干扰夜行动物和观星者。

除此以外,很多大型光学望远镜附近也有灯光管控。暗夜保护的概念看似很虚幻,但事实上,光污染会对生态产生很多影响。尤其是夜行动物,受到的光污染影响很直接。

于我们而言,天上的星星就像是多年的老友。每当我们站在星空下,就可以卸下一切包袱,享受它们带给我的抚慰和安宁。(资料来源:《环球》,作者系知名星空摄影师)

猜你喜欢

日全食日食流星雨
火星日食
日全食
美国 西雅图自己坐公交的狗
日全食
一起去看流星雨
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经济日食
日食在电影中总是很神秘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