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0.004毫米覆盖全球

2019-07-30陈之杂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干冰喷雾器文山

陈之杂

如果讓你用一片树叶盖住整个地球,你会立刻把这片树叶贴近眼前,对,一叶障目等同于覆盖了整个世界。但如果给你一个直径只有0.004毫米的东西呢,你会发现这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实在是太小了,小得你根本看不见。但就是这么小的东西,却有人用它覆盖了整个地球,这个人就是上海腾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CEO王文生。

大学毕业后,王文生一直从事舞台造景工作,用人造雾营造某些视觉效果,这些人造雾的原料都是有污染的干冰或油烟,甚至对人体也有害处,所以每次使用的时候,王文生总是隐隐觉得这些材料不太理想。用什么可以代表那些干冰和油烟呢?王文生想到了水——就像喷雾器。

王文生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喷雾器的喷头孔都很大,虽然名字是“喷雾器”,但喷出来的其实远没有达到雾的效果,而要让水喷成雾,则必须要有更加小的孔。200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王文山在公园里散步,那里有个大喷泉,当从喷泉里飘散开来的细水珠飘到王文生身上的时候,他感觉到了一丝无比惬意的清凉。王文生突然想到,自己在研究的“人造雾”,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不仅可以用在舞台和剧场上,甚至还可以用到室外降温上,而室外降温在全球还是一个空白产业。

王文山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只要能够生产出更加细小的孔,用水造雾这个想法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自然雾的参数是由70%的4微米小粒子和30%的3微米小粒子构成,通过气压的作用下,只需要让水珠细碎成直径只有4微米也就是0.004毫米的雾珠就行了。只不过,这一切都必须要先钻好一个只有4微米的小孔。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想法,王文生干脆辞职回家,不遗余力地研究了起来,他还咨询了许多专业的工程师,但得到的回复让人非常沮丧:500微米(0.5毫米)已经是钻孔的极限了,因为要钻孔就起码要有一根钻头或者其他设备,而那个设备,用再好的材料也不能细于0.5毫米,否则根本就无法在金属上钻孔。王文生的研究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时间转眼来到了2006年。王文生从电视里听到了一个“激光微创手术”的新鲜词,这个新鲜词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既然激光无坚不摧,那为什么不用它来钻孔呢?从此,王文生就把重点瞄在了这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第二年,王文生终于设计出了一套能够将孔的精细度钻成4微米的激光设备,有了这个4微米的小孔,他的第一台“室外降温设备”也随之问世了。王文生用70兆帕以上的高压,把水撞击到一个核心部件上,水分子在瞬间分裂成无数的微小颗粒喷发出来,参数值和自然雾毫无二致,不仅可以在室外区域将温度迅速降低3℃~6℃,而且因为是纯水喷雾,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因为雾气中的负离子非常多,还能让人感到非常舒适,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些“雾”飘浮在空中,甚至比空气还轻,完全不会落下来打湿地面。

王文生把自己的人造雾设备取名为“雾博士”,申请了专利,并在2008年创办了专业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当“雾博士”进入市场后,各地的超市、电影院和室外展览馆都纷纷向他发来了订单,仅公司创办当年,就创收300万元。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王文生的“雾博士”同样在展区出尽了风头,它不断吐出凉丝丝的雾气,给炎热的世博会园区带来阵阵清凉,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一发不可收。到现在,王文生的“雾博士”更是远销到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

很多人总是在寻找成功的道路,其实只要你能先专注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像王文山,用一个直径只有0.004毫米的喷孔覆盖了全球。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干冰喷雾器文山
诗与象
诗与学
变幻莫测的干冰
围冰
不同喷雾器喷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效果
喷雾器新传
如果将干冰溶化,能在里面游泳吗?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电动喷雾器如何保养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