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和蒲公英的约定

2019-07-30黄福芳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尔西蒲公英梦想

黄福芳

退役军人谢彬蓉的脑海里总有这样一副画面:教室里,她在上课,下面一群专注的孩子,跟着她摇头晃脑地学习。是的,她人生的一个梦想就是做老师。

说起梦想,父亲对谢彬蓉的影響最大。父亲曾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伍后,他回乡当了小学教师。自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谢彬蓉也从了军。而谢彬蓉的另一个梦想也一样来自于父亲:像父亲一样当老师。

1989年,谢彬蓉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路。1993年大学毕业,她参了军。入伍后,谢彬蓉在内蒙古一待就是20年,直至退役。从军梦实现了,谢彬蓉还渴望实现自己的老师梦。一次,谢彬蓉看到凉山彝族地区长期需要志愿老师的消息。“我一定要去!”谢彬蓉在心里做了个决断。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丈夫虽然担心,但深知妻子梦想,还是选择了支持。

谢彬蓉去了美姑县瓦古乡扎甘洛村,这是个海拔3000米的原生态彝族村寨。学校的偏远、荒僻远超出了谢彬蓉的想象。上山路上,窗外的悬崖峭壁让谢彬蓉这个见惯了危险的女兵后背直冒冷汗。村支书给她腾了一间屋子,漏风、漏雨,大白天老鼠跑来跑去,这就是谢彬蓉的宿舍、办公室兼厨房。更可怕的是,有一次,谢彬蓉在床底下发现了一条毒蛇。停电、停水在大山里是常事,洗头、洗澡是奢望。支教这些年,谢彬蓉总是留短发,因很久才能洗一次头。至于洗澡,她发明了“干洗”:跑步,让自己出一身汗,然后搓出身上的泥,再用毛巾擦干净。

环境的艰难并没有打败谢彬蓉,但疾病却几乎要把她压垮了。才到大山没几天,因为卫生条件恶劣,她的一只眼睛重度感染,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丈夫、女儿心疼她,恳求她不要再去了。战友们得知她的情况,一个个轮番给她打来电话,劝她不要再往山里跑。谢彬蓉也有过犹豫,但一想到临走时孩子们望着自己的大眼睛,想到村支书这个大男人杵在自己门口一个劲儿抹眼泪的样子,想到乡亲们渴求、惶恐、急切的脸庞,谢彬蓉又坚定了心意。村民们都以为她不会再来了,没想到,不几天,她这个“独眼龙老师”,还没来得及摘下手术后的纱布,就又出现在了学校。

留下来的谢彬蓉第一件事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整治学校卫生。她带头搞清洁卫生,自掏腰包买来小脸盆、指甲刀、擦脸油等分发给孩子们,教他们洗脸、洗头、刷牙,训练他们站军姿,教会他们以“部队标准”要求自己。她还教孩子们文明礼仪:见面问好、临行道别等。组织他们走队列、练广播体操、排课本剧。她筹集资金,组织了孩子们从来没见过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夏季亲子运动会、校外游学等活动。

孩子们文化底子太差,谢彬蓉身兼多科教师,每天放学后,她还要帮孩子们补课。有一次,她连续上了18天课,直到10多年没犯的偏头疼重发,才不得不休息了一天。在孩子们心里,谢彬蓉是老师,更是妈妈。女孩尔西生病了,谢彬蓉背她回家。家中没人,谢彬蓉就陪着孩子说话,小尔西忽然叫了她一声“阿莫”(彝语妈妈)。从那以后,尔西就一直叫谢彬蓉妈妈,慢慢地,其他孩子也都叫她妈妈,她成了所有孩子的妈妈。

在谢彬蓉的努力下,扎甘洛村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舍翻新了,学生由原来的几个人猛增至30人。孩子们原来一句完整的普通话都说不出来,平均成绩10分,如今却可以大方地用普通话与外来者交流,可以流畅阅读绘图版《西游记》。

在扎甘洛村,谢彬蓉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你还会回来吗?”为了安孩子们的心,她写了一首诗《风和蒲公英的约定》:“你们就是蒲公英,刚一放假,就开始了对老师的期待。老师是风儿,刚一开学,就回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约定。”这,就是谢彬蓉的答案。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尔西蒲公英梦想
蒲公英
一个人的爱情小镇
一个人的爱情小镇
梦想
夏尔西里怀想
梦想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