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县级博物馆交流合作及展览策划

2019-07-29张世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交流合作陈列展览

张世勇

摘 要: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县级博物馆的办馆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很多地方还兴建了新馆,各馆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文章就县级博物馆如何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展陈水平、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做一浅显的探索,以此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陈列展览;交流合作;培养策展人;加强培训教育

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县级博物馆在服务功能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与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还相差很远。如何真正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是每一个县级文博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1 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

据笔者了解,很多县级博物馆大多只设有一个反映地域历史进程的基本陈列或个别专题陈列,有些馆舍条件好、文物藏品多的博物馆偶有临时展览,大多数展览陈旧、内容空洞、了无新意,虽然免费开放,但真正吸引观众的展览寥寥无几,大多数观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其中有业务能力的问题,也有对展览策划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多博物馆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不准,展览主体不清晰,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大多数县级馆目前的基本陈列无论冠以某某县文物精品展还是历史文物展,大都利用本馆现有藏品以时代早晚顺序做历史进程展。地方性博物馆讲述本地历史文化及发展进程是其基本职能,本无可厚非,但多数地方博物馆无法通过展览中的馆藏文物讲清本地域历史全貌,展览仅仅给观众一个这个馆有这么几件展品的印象。策划历史沿革展仅以本馆馆藏文物牵强而为之难免单薄,这里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当地文物资源整合利用的欠缺。目前各馆出于文物安全的考虑,一般不敢提取文物参加外展。另外也因为没有建立好的合作机制,没有好的策展团队,还存在狭隘的地域观念,认为不是本地区的东西不能一起展出,我们的东西不能在你们的展览中展出。可殊不知,很多县域在历史上本就是一个地方,后因行政区划和历史变革才有了新的地域划分,县域历史本就无法划分你我,讲历史上的现在地域又怎么能讲得通,这样的展览怎么能让观众真正了解当地的历史和地域文化。

有的博物馆某一种类的藏品很突出,但对策划专题陈列认识不够,还是局限于本地,东西少、同类展品多,不足以支撑一个展览,无法举办一个完整的展览。专题展览可以选择某一文化门类,比如艺术、科学、军事,或某一历史事件、人物等。这样的展览选题就不应局限于当地仅有的藏品,要根据展览主题大量海选辅助展品。然而县级馆在这方面有局限:首先是人的认识局限,其次是县级馆受经费和陈展条件的制约。综上所述,造成如此展览现状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本质上还是人的观念意识的问题和策展能力、水平的问题。

2 凸显特色和打造品牌,促进交流与合作

文化资源是博物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县级博物馆应充分发挥这一软实力,在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下,推动整个博物馆文化建设和整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该尽力突出县级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在专家的帮助下,对县级博物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对县级博物馆的准确定位,确定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凸显地域特色,提高县级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具有历史、人文等多种观赏价值的景观,构建“博物馆+”的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抓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大契机,积极打造县级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还要通过加强文化人才建设、加大民族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加快县级文化网络平台建设等有效措施,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汇聚品牌文化的力量,提升品牌文化的价值,扩大品牌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博物馆文化研究和社会教育的意义。

3 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打破地域观念、加强交流合作是突破县级馆展览策划瓶颈的突破口。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的契机,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建起的大数据平台的开放共享,将会让“藏在深闺”的宝贝展现在大家面前,为各馆策划、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很多展览策划苦于无米之炊,有了这样一个平台,策展人员就可以在平台上筛选展览所需的展品。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步还需各馆之间加强交流沟通。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加强沟通,有了统一的认识,所有的工作才會水到渠成。其次,搭建联盟平台,可以在本地区内的县级馆中组建联盟,做尝试性的合作,逐步向本省内发展,乃至向周边省份延伸。利用各自人力资源、文物资源策划优质临时展览,做巡回展。

4 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从客观上讲,大多数博物馆的馆舍条件差,馆藏文物有限。但从本质来说,县级馆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对当地的地域文化和馆藏文物研究不深,虽然近几年省级文物部门不遗余力地举办各种培训,各馆也积极响应外派职工参加学习,但也只是个别人接受了一点皮毛知识,到真正的工作实践运用中还相差甚远。大多数工作人员因所学专业不对口,对馆藏文物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无法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和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这就是严重制约策划举办优秀展览的根本。笔者以为,虽然组织外派学习是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但还是受众面太小,学习内容受局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现在博物馆业务人员急需学习培训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途径上转变观念,一是要博物馆制订严格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有基础的业务骨干。组织开展业务评比、知识竞赛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团队力量。二是根据本馆藏品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培训,从本馆藏品特点着手指导研究方向,培养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整体业务能力。

县级博物馆展览还受馆藏文物资料的限制。大多数县级馆的藏品来源没有确切的出处记载,很多出土文物没有经过认真系统的考古发掘,给研究工作造成了无从下手的尴尬处境。有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品,只能笼统地与其他地方的东西比较借鉴,容易造成认识错误。比如有很多藏品的名称定得不规范、年代错误,很多藏品的解读仅是对某大馆的相似物品照搬照抄。由于自身缺乏研究,有些藏品的研究解读受某个专家的错误影响或某些领导的主观臆断,一错再错,导致展览中给观众提供了错误的信息,使观众对博物馆的学术产生质疑,从而丧失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

5 培养策展团队,携手打造精品展览

目前,县级博物馆缺少专业人才,以省市级大馆牵头组建联盟,搭建平台,整合人力资源,培养策展团队,共同谋划,集思广益,打造精品展览是目前县级馆摆脱展览单一、陈列陈旧的途径。以联盟的形式组织、培养策展团队,充分挖掘、整合馆藏资源,实现县级馆联合策划展览,组织展览外出巡展。同时,通过培训提升县级博物馆陈展能力,强化安保措施,提升讲解水平和服务能力。

6 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首先,举办灵活多样的临时展览和专题展览是搞活县级博物馆的重要手段。在县级博物馆中横向比较,举办一些灵活多样的临时性展览或专题展览来扩大县级博物馆的影响。其次,开展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是促进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有效方式。比如,加强馆校合作,邀请学校老师参与策划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研学活动和讲座,将展览与研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博物馆不仅有参观游览的功能,更有艺术观赏、追溯历史、提供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等价值与功能。让观众充分了解展览的有关知识,提高参观者对博物馆的兴趣。再次,加强横向联合是县级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内容。县级博物馆要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社会各界以及博物馆间的横向联合,互相交流,共同策划打造精品展览。还可利用当地收藏家有特色的个人收藏品,采取合作或适当有偿使用的办法在县级博物馆展出。最后,加强讲解宣传是促进县级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讲解中,要准确理解本馆陈列内容,紧抓本馆特点,利用特殊的民风民俗和当地的优美传说、典故以及受众感兴趣的话题,通俗易懂地向观众讲解,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要认真分析受众的心理,把握其心理动向,灵活机动地讲解宣传。这些做法对于渲染参观氛围、提高县级博物馆的知名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7 结束语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我们保护文物、研究文物,就是要挖掘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交流合作陈列展览
论如何把科学的设计方法引入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之我见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