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血脂检验价值分析

2019-07-29周璐陈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酰低密度脂蛋白

周璐 陈琳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血脂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5月共70例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组,再抽选70名健康人员作为常规组。对两组进行血脂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检验指标,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预后,符合临床需求。

[关键词] 临床血脂检验;2型糖尿病;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a)-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linical lipid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January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gular group. Blood lipid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triacylglycerol, total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re wa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be used as a clinical test index to adjust the treatment plan through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which meets the clinical demand.

[Key words] Clinical lipid test; Type 2 diabetes; Value analysis

现代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饮食不规律以及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2型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的一种,当前治疗方案多采用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以及调理饮食等方案,无法彻底治愈。诱发糖尿病主要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发生不足,临床将2型糖尿病看作是代谢性质的综合病症。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不达到标准范围值内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血脂代谢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站在理论研究角度分析,血脂检验可精准对糖尿疾病做出诊断,而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与可行性。因此,该文就2018年1—5月针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血脂检验,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共70例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组,再抽选70名健康人员作为常规组。

常规组:男性:41名,女性29名,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2.55±2.32)岁。

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2.60±2.33)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检查,观察组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并发症;②血液传染性疾病;③不接受血脂检验;④近期服用过调脂药物;⑤精神系统疾病;⑥机体敏感者。

1.3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采血8 h前禁食,次日清晨在空腹状态下收集静脉血液5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进行检查。

1.4  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情况。

诊断标准:三酰甘油标准范围值:2.26 mmol/L以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标准范围值:1.55 mmol/L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 mmol/L;总胆固醇标准范围值:6.22 mmol/L。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诱发糖尿病主要因素为遗传与环境,糖尿病多发病于中老年人,但是根据临床数据发现,糖尿病有趋向于年轻化形式,这严重降低我国人们群众身体素质。临床中,初期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患者身体对胰岛素细胞的敏感性低。针对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就是控制在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若不稳控血糖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病情,降低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比较肥胖,机体中的内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提升,甘油三酯与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进而使糖尿病患者机体脂肪代谢紊乱。近几年,物质生活提高,人们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的糖类、热量,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肥胖患者增多,从而导致机体代谢异常,发生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血脂检验是临床中基本检验项目,主要针对血液中脂类含量进行检查,可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指标。总胆固醇水平和机体中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更会因为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年龄超过70岁总胆固醇指标含量会减少,中青年阶段,男性的总胆固醇指标高于女性。临床中,把胆固醇水平情况可作为治疗与预防糖尿病主要指标之一。三酰甘油水平和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原因有一定关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因为年龄、饮食习惯、性别等原因产生波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还是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参考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受到年龄不同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此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患者的脂肪含量、饮食习惯、运动量有所关联。如果三酰甘油指标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给予相对应调脂药物,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生活水平。

通过此次研究中得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高于健康人员。所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血脂检查临床价值高,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患者脂肪分解,从而改善血脂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水平。部分患者对糖尿病认知不足,从而在治疗方面出现消极态度,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好健康教育,让其认知到糖尿病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指导患者饮食,控制糖份的摄入,适当的运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生活水平。让家属多陪伴患者,让其监督患者是否按时用药,定期進行血糖检测,及时复诊,从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对患者询问进行正面解答,并对患者表示理解与尊重,提高其治疗积极性。此外,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接触,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等,改善其注意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禁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未响应患者需求,科室开通公众号、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这样有利于患者随时咨询治疗新动态,也有助于定期为患者和家属推送一些糖尿病常识。

对2型糖尿病联合血脂偏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以免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规划等方面导致血糖发生波动,告知患者和家属定期检测血糖的重要性,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这样有助于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预后效果,保证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在患者复诊时观察其情绪状态,因为糖尿病与高脂血症治疗周期长,患者极易发生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从根源上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其治疗信心,减少自卑心理。让家属多鼓励患者,放松心理情绪,积极配合医师治疗。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临床价值,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预后,符合临床需求。

[参考文献]

[1]  白秀艳.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125-126.

[2]  马杰.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4-55.

[3]  王梅.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8):973-975.

[4]  陈慧谊,黄俊杰,黎永祥,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829,832.

[5]  马亚平.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0(2):153-154.

[6]  丁红梅,陈炎.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70.

[7]  由晓颜,邴艳萍,张玲,等.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44-145.

[8]  于宏.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当代医学,2018(2):62-63.

[9]  贺慧娟,史雪丽.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的临床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5):121.

[10]  朱永朝.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8):57-58.

[11]  王艳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5(8):245-246.

[12]  黄金水,刘利东,薛声能.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糖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广州医药,2006,37(5):54-56.

[13]  戴平,梅燕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中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 29(4):511-512.

[14]  孙伟,孙玉华.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70.

[15]  周秀萍.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9):79-81.

猜你喜欢

三酰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