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影响分析

2019-07-29聂立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9期
关键词:身长头围体重儿

聂立伟

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随着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还是配方混合喂养仍存在一定的争议[2],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5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低出生体重儿50例,根据不同喂养方式分为两组。纯母乳喂养组30例,男14例,女16例,足月儿10例,早产儿20例;体质量<1 500 g 1例,1 500~2 000 g 14例,2 000~2 500 g 15例。混合喂养组20例,男9例,女11例,足月儿7例,早产儿13例;体质量<1 500 g 1例,1 500~2 000 g 9例,2 000~2 500 g 10例。

方法:所有患儿均于出生3个月后测量体质指标,包括Kaup指数、头围、身长、体重,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红蛋白(Hb)。

结 果

两组患儿出生3个月后体质指标比较:混合喂养组3个月后Kaup指数、头围、身长、体重均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出生3个月后ALP、Ca、Hb比较:混合喂养组3个月后ALP、Ca、Hb水平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表1 两组患儿出生3个月后体质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出生3个月后体质指标比较(±s)

体质指标 混合喂养组 纯母乳喂养组 P Kaup指数 18.1±1.2 15.8±0.9 <0.05头围(cm) 39.5±2.2 36.0±1.8 <0.05身长(cm) 57.1±2.6 52.8±2.1 <0.05体重(kg) 5.2±0.3 4.6±0.3 <0.05

表2 两组患儿出生3个月后ALP、Ca、Hb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出生3个月后ALP、Ca、Hb比较(±s)

指标 混合喂养组 纯母乳喂养组 P ALP(U/L) 349.4±20.1 321.1±16.1 <0.05 Ca(mmol/L) 2.4±0.3 1.0±0.2 <0.05 Hb(g/L) 126.3±13.1 113.0±9.3 <0.05

母乳一直以来是婴幼儿的最佳食品,具有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抵抗力、免疫调节、促进机体发育等作用[3],但是对于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母乳一般不能满足患儿的需求,因为母乳中的磷、钙等含量较低,长期性的母乳喂养,患儿极易发生代谢性骨病[4]。如果喂养方式不合理,极易导致新生儿肥胖,增加了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配方奶粉中各种能量比例恰当,胆碱、AA、DNA等关键性的营养成较高,因为由葡萄糖以及乳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可有效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5],降低机体渗透压,减轻患儿肾脏的负荷,最大限度满足低体重儿出院后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混合喂养组3个月后Kaup指数、头围、身长、体重均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喂养组3个月后ALP、Ca、Hb水平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混合喂养可明显促进低体重儿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身长头围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宝宝小课堂之头围有讲究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雪豹,你还好吗?
百科全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