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5,毛泽东重上井冈山鲜为人知的细节

2019-07-26罗元生

新传奇 2019年22期
关键词:黄洋界汪东兴井冈山

罗元生

“我這次重上井冈山,真是弹指一挥间。”停了片刻,毛泽东说出内心的忧虑:“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人民江山,会不会因为我们队伍里滋长特权思想而改变颜色呢?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担心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所以我强调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能丢,不能从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丢掉。”

“你就把我喝的凉水先给汽车喝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早就想重上井冈山,但因日理万机,一直无法成行。1965年5月22日至29日,他终于圆了此梦,分外高兴。

5月22日下午,在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和副省长王卓超等人的陪同下,毛泽东登上了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

在黄洋界,毛泽东看到一座纪念碑上刻写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和架设在哨口上的一门大炮,深情地说:“1928年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进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好险哦!守军凭险抵抗,反复较量,终于把敌人赶下山,才保存了这个根据地。”

接着毛泽东谈起这门大炮是南昌起义军带上井冈山的。至于黄洋界上的三发炮弹,人们都说前两发受潮,第三发没有受潮,所以“炮声隆”,其实也受潮了,只是打前两发时,使炮膛加热,为打响第三发提供了条件……

等太阳开始下山时,汽车准备直奔茨坪。司机赵毅雍却发现车子竟然发动不起来,他自知责任重大,分析原因是水箱开锅所致,因山上没有水源,就建议毛泽东坐另一辆汽车。毛泽东摇头说:“不要换车,这位司机很好,车也很好,我不赞成换。”他安慰赵毅雍:“老赵,不要紧,既然是水开了,加点儿凉水降降温,很快就可开车嘛!”接着又风趣地笑着说:“我带来的饮水箱里有凉水,是准备路上喝的,你就把我喝的凉水先给汽车喝吧。”

赵毅雍笑着照办,将毛泽东带的凉开水全部倒进汽车水箱,车子立刻发动起来,很快下了黄洋界,安全地开进了茨坪。

“我就不信前面没有路,有山就有路”

毛泽东下榻在新落成的井冈山宾馆一楼115号房间。他在宾馆楼上眺望四周,环视着大约三平方公里的茨坪镇,见高楼巍然而立,一排排住宅整齐有序,路旁绿树成阴;又看到老百姓过去住的泥土墙屋已变成砖瓦建筑,十分兴奋地说:“今天的井冈山与当年大不一样了。那时敌人前堵后追,我们靠两条腿拼命走,从文家市到井冈山要走半个多月。这次我们坐汽车,两天就到了,还是机械化好。”

接着,毛泽东在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等人的陪同下,手持井冈山的竹杖,向井冈山宾馆的后山登攀。他爬上山坡,高兴地举起拐杖,意味深长地说:“这东西是个好武器,平时可以帮助我们走路,坏人来了可以用它自卫,打击敌人。”

毛泽东说完,又自信地往前走,井冈山陪同人员提醒道:“主席,那边没有路,不能去了!”毛泽东听罢,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嘛,我就不信前面没有路,有山就有路!”说着,他挥起拐杖拨开两边的荆棘,继续往前走,给跟随人员踩出一条小路。

接着,毛泽东结合自己重上井冈山时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所见、所感,心情激动地填写了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我强调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能丢”

5月26日,雨过天晴,毛泽东在汪东兴、刘俊秀及管理局袁林等同志的陪同下,在井冈山宾馆附近散步。毛泽东时而欣赏门前艳丽的花卉,时而驻足细看路边田间禾苗的生长情况,还问道:“井冈山现在建有博物馆、纪念碑,还有这样好的宾馆,来客多不多?”袁林说:“不少,特别是热天,参观的人就更多了。”

毛泽东听了他们的回话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井冈山道路,已被中国革命证明是正确的。你们应该利用这部井冈山斗争史,多宣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让后来的年轻娃娃们了解中国革命来之不易,教育他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后来毛泽东与陪同人员回到宾馆休息室喝茶。毛泽东抽着烟,深有感触地说:“我这次重上井冈山,真是弹指一挥间。”

停了片刻,他说出内心的忧虑:“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人民江山,会不会因为我们队伍里滋长特权思想而改变颜色呢?我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今天的政权。你们看,苏联党内特权、官僚集团占据了国家要害部门,捞取大量政治、经济利益,一般党员和老百姓没有什么权利。你提意见,他们不听,还要打击迫害。我们国家也有这种危险啊!官僚主义作风反过多次,仍然存在,甚至还严重。你们比我知道得多,但报喜不报忧。做官有特权,有政治需要,有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这些很容易导致干部腐化、蜕化和变质,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担心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所以我强调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能丢,不能从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丢掉。”

“毛主席最反对搞特殊化”

5月28日下午,毛泽东对汪东兴部署工作时说:“明天我们要下山了,作些准备,我要会见老红军、井冈山干部和群众,同他们合影。”于是,汪东兴与管理局同志商量,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与此同时,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提前与交际处和宾馆结清住宿、用膳账款。按以往规定,毛泽东的伙食标准,除按定量交全国粮票外,每天伙食费交2.50元,七天合计17.50元。在宾馆当了六年会计的雷良钊坚决不肯收下。他说:“38年前,毛委员在井冈山吃红米饭、南瓜汤,为穷人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故地重游,是对我们井冈山人民的最大关怀。我们没有拿出好东西来招待毛主席,连酒都未喝一次,仅仅严格按你们的规定为他做点儿普通饭菜,才十几块钱,叫我们怎么忍心收下?”

“你句句话在理,但首长和工作人员有严格的约法规定,这是纪律,我必须遵守。”生活管理员解释道。雷良钊还是摇着头,不肯收下。管理员又说:“毛主席最反对搞特殊化,认为‘吃饭给钱,天经地义。”雷良钊听后,噙着热泪,开出了发票。

5月29日上午9点钟,毛泽东神采奕奕地健步走出宾馆,人们欢声雷动,沉醉在幸福之中。毛泽东慢慢移动步履朝汽车走去,他走走停停,几次回过头来想多看一眼井冈山的亲人们。随后,他踏上汽车,再次向人们挥手告别,无限深情尽在不言中。

(《文史博览》 )

猜你喜欢

黄洋界汪东兴井冈山
冯贵华
西江月? 井冈山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黄洋界观云海
“功臣”汪东兴1978年为何被点名批评
开国少将汪东兴一生如何紧跟毛泽东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汪东兴 “不爱动脑子”的中共元老
汪东兴:带着争议离职,不带争议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