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体验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优势

2019-07-24吕晓婷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中职德育核心素养

吕晓婷

【摘 要】体验式教学法是以体验理念为引领,全面、全程、深度地凸显体验的德育价值的教学法,它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题中之义。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一项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它以深刻的理论根基、系统的实践之道、完整的体系建构、科学的评价跟进共同支撑“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体验生成。以中职德育《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体验式教学法以生活智慧、生存本领、生涯探索、生命价值为核心内容,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层面的场域体验,获得勤奋责任、诚信守法、感恩奉献、自尊自信等核心素养的达致。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核心素养;中职德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职校德育的题中之意,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与解读,核心素养的提出解决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为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往哪里走指明了方向。

体验式教学法是相对以往知识灌输型教学法而言的,体验式教学法强调体验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它以体验理念为引领,全面、全程、深度地凸显体验的德育价值。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一种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它是在体验理念引领下,通过挖掘自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体验素材,引发体验者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情感,进而形塑道德意志,再指向实际道德行动的系统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宗旨高度契合,它指向了提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哲学与人生》是一门需要从自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找寻体验,以形成道德体验,进而帮助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一门课程,体验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从《哲学与人生》课程为揽本,分析体验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阐释: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根基

“体验”一词来源于德文文献,用最初源义上识别,它也可译作经验或经历。体验,通俗来理解,即通过一种切身的经验或经历,产生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从体悟中获得某种道德提升与道德自觉。由此可看到,道德教育价值是体验的题中之义,亦是体验式教学法在培养核心素养中具有独特价值意义的源起。体验式教学法以体验理念为引领,感悟自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从自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实体悟,引导个体走向真善美生活。体验式教学法由来以久,但体验式教学法如何在中职德育核心素养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需要挖掘其理论根基,从理论源头把握“体验”的根本要义。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根基可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找寻理论阐释。

一是哲学层面的实践论观点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每个个体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践中的个体,人的认识来源泉于实践,人的感受来源于体验,只有经历实践、经历体验,才能养好良好品德,马克思的实践观为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哲学层面理论支撑。

二是心理学层面的实践活动论支撑。心理学认为,从感觉、知识、记忆、情感、意志、品质到行动养成的形成过程看,情感、意志、品质等属于非智力因素,从现象到概念、从表面到本质、从能力到品质,这一过程的形成均需要通过体验以获得发展,由此,心理学层面的实践活动论是体验式教学法的心理学层面支撑。

三是教育学层面的学生主体论支撑。教育学认为,教育的过程至少有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均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发挥主体作用,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恰恰是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能力、价值观是均是学生依靠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习得,由此,教育学层面的学生主体论是体验式教学的教育学层面支撐。此外,杜威的教育观、卢梭的爱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均为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理论根基,亦是体验式教学法何以运用于中职德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源泉。简言之,哲学层面的实践论观点、心理学层面的实践活动论、教育学层面的学生主体论是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根基。

二、运行原理: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之道

体验式教学法其宗旨在于“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注重感官感受,体验“物性”,也注重精神参与,体验“灵性”。由此推演,体验式教学法的运行原理要求既有感官感受,也有精神参与。感官感受与精神参与缺失任何一种,都无法形成真正的体验。在感官感受中需要通过参与、分享、反思以获得情感、提升自我,实现知行合一的理论自觉与价值自觉。参与、分享、反思是体验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透过参与中的切实体验、分享中的表现机会、反思中的观察体悟,切实提升道德情感,进而促进自我成长。《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与看待自然、社会发展,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生发展基本问题的一门课程。《哲学与人生》本身不是一门以知识记忆为目的课程,它需要以切实的参与、分享、反思以达致提升看待与正确处理人生发展问题的能力。正基于此,在《哲学与人生》该门课程的具体实践中,以体验式教学法为切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对话分享、评价反思,使学生在观察、参与、讨论、判断、辩论、澄清中提升“物性”与“灵性”,进而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简言之,体验式教学法透过参与、分享、反思,在参与、分享、反思的体验中践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三、整体支撑:体验式教学法的体系建构

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一个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它坚持以体验理念全面引领,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以支撑体验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对接。具体来说,结合《哲学与人生》课程,体验式教学法可从体验目标、体验内容、体验场域等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是体验目标。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目标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生活、生存、生涯、生命为主线,从自强不息、人生选择、人生动力、知行统一、人生理想、个性自由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情境体验,使学生们在生活、生存、生涯、生命不同层级的体验与思索中寻找人生理想、做好人生规则、做出正确人生选择、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二是体验内容。体验内容指向生活、生存、生涯、生命四个维度。从生活、生存、生涯、生命四个维度对接《哲学与人生》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鲜活的生活、生存、生涯、生命体验中感悟人生,并指向感恩、奉献、勤奋、责任、诚信、守法、自尊、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养成。具体而言:如在生活智慧的价值指向上,设定时间管理、情绪、交往管理、目标管理等体验,以养成积极良好的生活心态、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生活品质,进而达致勤奋、责任的核心素养。该部分主要通过平日的观察、记录以产生形成性评价。在生存本领的价值指向上,设定生活常识、规则契约、竞争意识等体验,以养成基本的生存知识、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获得一定的生存能力,进而达致诚信、守法的核心素养。该部分主要通过作品描述以形成评价。在生涯探索的价值指向上,设定职业体验、人生规划、志愿服务等体验,以“认识你自己”,明晰志向选择,升华人生价值,进而达致感恩、奉献的核心素养。该部分主要是通过表现性以形成评价。在生命价值的价值指向上,设定生命之缘、生死之刑、积极选择性等体验,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的体验,进而达致自尊、自信的核心素养。该部分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以获得评价与感悟。简言之,体验式教学法串穿《哲学与人生》课程,使课程更赋予灵动性与生动性,在体验式感悟中也更多地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它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目标指向一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核心素养正是体验式教学的题中之义。简言之,生活智慧、生存本领、生涯探索、生命价值是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指向核心内容。

三是体验场域。场域是体验式教学法实现的重要要素,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在课程中从生活智慧、生存本领、生涯探索、生命价值的体系建构,将体验式教学法融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场域中,使家庭、学校、社会都成为体验式教学法的体验场域。体验式教学法不是一个拘泥于课堂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法,它是以体验理念为引领,强调学生以亲身经历与直接经验,通过自主道德判断与选择而形成的体验认识,进而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体验法。体验式教学法的场域不仅仅是在课堂,它延伸至家庭、社会、学校各场域,通过家风形塑、家庭参与、社会风气形塑、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形成勤奋责任、诚信守法、感恩奉献、自尊自信等核心素养。众所周知,道德行为的养成不能仅靠一次课程,如果仅靠一堂课的教授它往往影响非常有限,在复杂的社会与生活情境中,个体能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能否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它需要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个领域,将家长重视、家庭参与、家风家教、家规家训均融入体验中,在家庭的仪式、学校的活动、社会的关注中形成道德合力。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以高尚的人格、道德情操融入课题,以道德示范教学,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指向的情感体验。简言之,家庭、学校、社会均是体验式教学法的体验场域,它将三者合力发挥,以形成体验的复合力量,支撑“灵性”的收获。

四、评价反馈:体验式教学法的评价跟进

德育的成效往往很难以量化的标准以衡量,同时由此其周期较长,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做出客观的判断。那么,如何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成效进行评价跟进。在此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以进行评价跟进。如第一层指向接受和反应,此方面主要是判定体验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第二层指向评价和解释,此方面主要是指向理解度与行为取舍。体验式教学法成效的评价跟进,不同于刻板的量化评估,它主要在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手段、评价目的等四个方面展开评估,具体来说,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复合性,即评价内容不是局限于单一的指标,它需要综合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成水平、完成任务等情况综合判断,以强调其综合素质。评价重点上,要突出主体性,即评价需要重点指向主体的主动参与、主体的主动反思、主体的主动践行,突出主体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力性与价值倾向性。在评价手段上,突出过程性,即评价手段不是依靠某种具体的工具,而是突出从过程来判断体验的质量,如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参评、学生互评、活动评价、成果综合评定等方式进行过程评价。在评价手段上跳出传统的“唯结果论”,重视过程在此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在评价目的上,突出激励性。即评价目的上就学生的正向行为进行激励与鼓励,根据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行为、选择等进行正向引导,创设有利于学生终生受益的育人环境。简言之,体验式教学法的评价跟进在评价内容上,突出复合性;在评价重点上,突出主体性;在评价手段上,突出过程性;在评价目的上,突出激励性,由此形成体验式教学法的评价跟进。

【参考文献】

1.杜永关:《核心职业素养》,治金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2.方健华:《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李平、徐鳳娇:《中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4.刘雪梅:《快乐德育》,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年版。

5.陈婉珍、汪永智:《哲学:人生的诗意与远方》,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法中职德育核心素养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护理实验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