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宿地 叠翠盈州
——宿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掠影

2019-07-24■林

国土绿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森宿州科普

■林 缘

宿州,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隋唐大运河上的重要州城,淮河文化、楚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美丽丰盈,层林尽染,生态文明源远流长。这里拥有世界最大的连片生态果园和中国最大的古树群落,保存着地球同纬度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以及全国唯一命名的“中国杨木产业示范区”。安徽省三株“全国最美古树”中,有“世界梨都”之美誉的宿州市砀山县的“梨树王”位列其中。

宿州人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15年10月,继成功晋级国家园林城市之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复函备案同意。之后,宿州高标准编制了《宿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5)》。《总体规划》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遵循“楚风汉韵心归宿,果海粮仓绿漫州”的建设理念,按照“一核、一心、两翼、三网、四极、多点”的建设布局,围绕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生态文化和森林管理五大方面,全方位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玉龙 摄

森林科普王晓飞 摄

全市各地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与部署,坚持“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两手抓,重点实施了城区森林建设工程、骨干道路水岸森林长廊工程、镇村与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石质荒山绿化攻坚工程、特色林业产业建设工程、森林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森林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工程等7 大类、70 多项市级造林工程和100 多项县级造林工程。新增造林75.5 万亩以上(成片造林 54.9万亩,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折合20.6 万亩以上),全市平均林木绿化率提高3 个百分点以上。依托京台、连霍、泗许、济祁、徐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及各条国道省道、大中河渠等,高标准建设森林长廊示范线,至2019年总长已达1100 多公里,单侧带宽50—170 米。建成砀山县、萧县和埇桥区3 个省级森林城市,50 个省级森林城镇,263 个省级森林村庄,2 个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埇桥区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县区。累计绿化提升村庄650 多个,提升农田林网覆盖控制面积195 万亩以上。实施了“花满宿州”工程,各主要道路补植藤本月季、树状月季、高杆月季、地被月季等,进一步彰显市花月季主题,新植各类花卉1800 万株。建成占地4000 平方米的市花科普园,种植各类品种月季2.8 万余株。主城区完善提升了磬云路游园、西昌路游园、纺织路游园、文化艺术中心绿岛等70 多处公园绿地。建立全国第一家“互联网+”园林服务超市。2018年林业总产值达635.2 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各市之首。

皇藏秋韵张培志 摄

与此同时,全市各地广泛开展森林生态科普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理念主题词征集、摄影作品大赛、书画作品征集、形象标识(LOGO)设计、森林科普嘉年华、树叶粘贴画比赛、森林旗袍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服务“创森”、“创森”歌咏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与《国土绿化》杂志、中国绿色时报、宿州广播电视台、拂晓报(市委机关报)等媒体开展合作,增设“创森”专栏专版。开通了“宿州林业”微信公众号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区。联合团委、妇联、教育、工会、景区及多家社会团体举办“创森”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广场、进企业科普宣传活动60 余场。组织机关干部、中小学生、亲子家庭参加多场公益植树活动。在主城区开设了14 场森林科普小课堂、5 场社区森林科普手工节,覆盖了主城区所有小学和重点社区。《宿州乡土树种名录》《宿州古树名木》《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书画作品集》《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摄影作品集》《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科普活动影集》《埇桥古树名木个性邮折》编辑成册。制作了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形象宣传片和成果申报片。编发”创森”简报170 余期,发送动态信息450 余条,在各类媒体刊发稿件150 余篇。

如今的宿州,森林长廊纵横交汇,农田林网阡陌铺展,城镇绿岛星罗棋布,宜居乡村苍翠葱郁。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接下来,宿州将保持强化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乘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东风,持续练好增绿护绿基本功,持续建设森林宿州,以树为笔,不忘初心,在皖北平原大地绘就出一幅幅华美画卷。

梨都春意浓 侯磊 摄

静谧的黄河古道 冯钟 摄

猜你喜欢

创森宿州科普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怀化创森 落地见效
我觉得我很勇敢
科普达人养成记
宿州学院
安阳县“创森”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创森”正当时,扬帆正起航
确山县政协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