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约束下创业学习对创业实现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9-07-19王祎赵建华

价值工程 2019年7期

王祎 赵建华

摘要: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扶持文件。但大学生创业存在“比例低、成功率低”的现象。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以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为指导,结合在校大学生创业经验有限,创业资源匮乏,对校园资源的依赖强的特质,构建了以提升竞争力为目的创业学习“动态过程模型”,剖析了在校大学生如何通过持续有效的创业学习,突破系统资源约束,进而实现不同层次的成功创业。最后,结合具体案例阐释了创业学习对创业实现的作用机理。

Abstrac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f university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has issued a seri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such as 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ut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low proportion and low success rat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ystem resource constraints theor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uch as having limited entrepreneur experience, lacking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 and strongly relying on campus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piral Dynamic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Model", which analyzes how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reak through the system resources constraints through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then achieve different level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业;创业学习;创业实现机理;系统资源约束理论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entrepreneurial realization mechanism;system resource constraint theor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7-0145-06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如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创业培训,成立各级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提供创业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包括关于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方面的辅导。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①②③。但大学生创业实战经历欠缺,创业能力弱,创业资源匮乏。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率仅2.9%,创业成功率不足10%[1],大学生创业存在“比例低、成功率低”的现象[2]。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进行持续有效的创业学习是大学生创业实现的关键所在,對于边学习、边创业的在校大学生更是如此。以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为基础,结合在校大学生创业经验有限,创业资源少,对校园资源的依赖强的特质,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在校大学生创业学习及创业实现的“动态过程模型”模型,阐释创业学习对创业实现的作用机理。

1  创业学习的概念及其演化

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创业学习。基于行为学习理论视角,Petkova[3]把创业学习看作为试错过程,强调个体的经验在既定的任务中不断地重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获取经验,积累知识。基于经验学习的角度,Politis[4]将创业学习视为一个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的个人经验被转化为知识,转化的知识反过来可以用来指导新经验的选择。国内学者单标安等[5]认为创业学习是多维的,具体包括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个维度。

通过系统地剖析已有文献,将创业学习的概念及其演化总结如表1。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学习是一个螺旋提升的动态过程:在校大学生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其系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创业行动和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创业知识,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2  创业学习的理论模型

研究视角的不同,导致创业学习模型的多样性,典型的如Politis的“经验转换模型”、Rea和Carswell的“能力发展模型”以及Holcomb等的创业学习模型。

2.1 Politis经验转换模型

Politis[4]将创业学习视为创业者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知识,转化的知识反过来指导新经验选择的过程。创业者的职业经验,包括先前的创业经验、管理经验以及具体相关行业经验;创业知识包括如何识别、利用机会以及克服“新人”劣势。

创业者的职业经验越丰富,则创业者越易识别及利用机会,越能有效地克服资金不足、市场营销不利等“新人”劣势。创业者过往创业事件的结果(失败或者成功)、主导逻辑或推理以及职业导向会影响创业者选择经验转换的模式,具体分为探索模式和利用模式。利用模式指创业者会选择与先前已采取行动相同或者十分接近的行为,从而利用其已有的知识。探索模式指选择与之前采取的行动不同的新行动。

创业者过去创业失败程度越高、偏好效果逻辑、具有短期的职业导向,倾向于探索模式。创业者过去创业成功程度越高、偏好因果逻辑、具有线性或专业的职业导向,倾向于利用模式。利用模式在应对“新人劣势”方面更有效,探索模式则在识别、利用创业机会方面更有效。(图1)

2.2 Rea和Carswell的创业学习模型——能力发展模型

以“创业能力如何通过生活和工作得以发展”为视角,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叙述方法,Rea和Carswell[7]构建了一个将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就联系起来的概念模型。

信心和自信是联系创业实现和创业学习的核心。创业者相信自己有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他们专注于为实现目标而必须要做的事情,而非聚焦于挫折和困难。设定和实现雄心勃勃的目标激励着创业者进行创业学习。个人价值观和动机在创业实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业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动机作为一种个人哲学,这种个人哲学在创业者自信的基础上影响着创业实现。

社会关系、已知能力、个人理论以及主动学习从不同方面影响创业者学习:创业者从多元的社会关系中学到不同的技能和见解。创业者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和知识等已知能力,是创业者自信心的基石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创业者意识到并且坚信已知能力的同时,随着创业的深入,他们也会承认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从而主动开展创业学习,并意识到需要与具有互补技能的人合作。个人理论是指从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精华,并能指导创业者决策和实现预期结果。随着事业发展,每个人都形成了这种“对我有用的”的个人理论,这些理论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目标。主动学习和使用所学知识在发展创业能力方面至关重要,包括从自身失败或成功的直接经验中学习,从书籍、案例研究以及社交网络中学习。(图2)

2.3 Holcomb等的创业学习模型——过程学习模型

Holcomb等[12]将创业学习定义为一个过程:人们通过直接经验,以及观察他人的行为、行动和结果获取知识;利用启发法吸收新知识以应对在不确定情境下获得信息时普遍存在的差异;通过联系先前的知识结构来组织新知识。

经验学习发生在创业者从经验中学习并积累记忆中新形成的知识时。除了经验学习,创业者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和行为来学习,即间接学习。吸收和组织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模式,并设想其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作用是间接学习的关键。在经验学习和间接学习中获取的不完整或不明确的信息使得从两条路径积累的知识都容易受到使用启发法判断所导致的偏差的影响,如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锚定效应。

3  在校大学生循环上升的动态创业学习模型

在校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创业者的特点:他们具有丰富而不系统的理论知识,且欠缺实践经验;创业资源匮乏,对校园资源的依赖性强,“校园贷”泛滥就是真实的写照。校园关系是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学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导师及同学的指导及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往往立足于自身专业或者自身特长,因此,创业之前及在创业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对创业学习以及创业实现显得尤其重要。创业经验及职业经验的缺乏,要求在校大學生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进行创业知识的更新,不断提升创业竞争力,直到创业实现。

因此,本文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学习定义为:在校大学生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其拥有的系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创业行动和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创业知识,最终实现创业目标。整个创业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动态过程。相应的模型如图4所示。

初始的系统资源,如扎实的专业技能(硬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软技能)、校内优秀的导师以及经验丰富的行业领袖等,为创业学习提供支持。基于系统资源及系统约束进行自我定位后,要在创业行动和实践过程中学习,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创业知识,直到实现创业目标。伴随着创业目标的实现,系统资源也得以巩固和扩充,突破原有约束,站在新的起点进行新的定位,新的实践,进一步学习,提升竞争力,实现新的创业目标。

3.1 创业资源

指的是在校大学生所在系统内的资源总和。主要包括:核心技能、校园资源以及社会关系。创业资源是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础,也是其创业学习的重要来源。①核心技能是指与创业直接相关的硬技能以及与创业间接相关的软技能。硬技能如专业技能等,立足于自身专业技能进行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其专业水平是创业的基础与保障,并且要不断增强专业技能以满足创业的需求。无论是否以专业技能为基础进行创业,软技能对在校大学生而言都是宝贵且必须的。软技能主要包括沟通交际能力、市场意识、思维模式、管理能力、团队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影响力以及积极的心态等。②校园资源是进行创业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在校”的特殊身份,在校大学生比其他社会创业者更容易接触到宝贵的校园资源,比如得到具有深厚专业素养的老师们的指导和帮扶。在校大学生不仅仅要从自身经验中学习,更要从老师身上获取学习的内容。③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与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不仅是在校大学生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其进行创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校大学生能够向家长、团队成员、合作商以及同行甚至是竞争对手学习。

3.2 自我定位

在分析自身创业资源的基础之上(包括已有资源以及可识别的潜在资源)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是创业的基础。自我定位一方面指对自身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创业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是指要在创业过程中,要动態地定位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创业学习使之与创业目标相匹配。

3.3 创业实践

学习的途径是广泛的,除了从自身经验、书籍与互联网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学习,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有意识地进行反思总结,进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一个动态的反馈过程。

3.4 创业目标

在正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创业目标,是持之以恒进行创业学习的动力。同时,不管创业目标的实现与否,在校大学生都能从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从成功中总结方式方法。

4  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及案例分析

4.1 创业学习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实现的作用机理

创业学习的结果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提高。理想的情况是,在创业过程中,通过进行持续的创业学习,不断提升竞争力,突破系统约束,进而促成创业实现。该过程用模型可以描述为多个逻辑蒂克曲线的组合形式。如图5所示。

根据系统资源约束理论[15],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现是以其系统内资源为支撑的。这里的资源即上述分析的创业资源。而创业学习的意义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突破系统的资源约束,最终达到创业实现。

创业初期,仅以现有的系统资源为基础,如果不进行创业学习,此时的竞争力为基础竞争力,可能实现的创业水平为A水平(如图5所示)。但是通过后续的创业学习,竞争力得到增强,能够突破原有的系统约束,比如知识短板等,更加合理地利用、组合系统资源,创业实现能达到图中的B水平。同样的,保持学习,提升竞争力,突破系统约束,则能实现图中的C水平。这个过程中,系统资源也在发生变化,约束在发生变迁。比如原来是资金短缺在约束创业实现,在B、C阶段则知识结构、团队管理能力可能为主要约束。

在达到C水平的时候,未来会有三种可能的情况。如果在C水平的基础上,仍然坚持学习,能够识别、获取和整合更多的资源,形成了完整高效的团队,拥有了独树一帜的品牌以及稳定的资金链等,竞争力显著提升,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则能像上述描述一样,不断突破系统约束,进一步得到发展,创业达到图中的D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处在A、B水平的时,未来同样的会有三种可能情况,前面仅仅分析了其中的一种理想情况,即经过有效的创业学习,创业实现从A水平达到B水平,并从B水平顺利地提升为C水平。

从所处的整个创业环境来分析,如果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速度慢或者因自满停止学习,竞争对手的进步速度大于自己的进步速度,则竞争对手会一点点侵蚀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尤其是重要的市场资源,那么后续的创业发展会如图中F所示的趋势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创业彻底失败。

在C的水平上,自己依旧保持学习,同时竞争对手也在学习,但是呈现势均力敌的情况,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如E所示的均衡状态。行业里的竞争者相安无事,占据各自的资源稳定发展。在这个状态中,有人像温水煮青蛙,趋于安逸,有人冒险再次创新创业,可能突破系统约束最终成功,也可能失败,自己的资源被转化成为他人赖以发展的系统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创业的深入,不同阶段的学习存在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学习内容与创业发展需要相匹配。创业初期,创业主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本人,创业学习往往是围着个人发展需要进行的,比如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随着创业的发展,创业团队有一个人变为一个团队,这时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技能方面的学习,更要包括运营管理、团队沟通与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也涉及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经济及政策等相关方面的学习。

4.2 案例分析

S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L同学,从大一开始创业,为本校学生提供教材出售服务,创业时间持续3年,最终创业者虽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收获一定的经济利益,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但是自觉大学四年未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一个有利于职场竞争的知识体系,还是颇感遗憾,该创业不算成功。

创业源于L同学等人对校园教材市场的观察和调研,学生们认为各自购买仅使用一个学期的教材不经济,愿意接受集体购买。

创业第一年,以L同学为首,形成了4人团队,成员均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销售市场仅限于该院大二年级的15个班,每位成员联络几位班长,通过班长组织各个班级的教材订购工作。首先解决的是教材供给的约束。通过学校旧书店老板介绍,L联系到合适的供货商,节约了信息收集成本,突破了时间刚性约束。由于教材需求量大且集中,市场资源丰富摊薄了物流成本,上游供货商以略高于成本价批发供货。通过沟通赢取同学们的信任后,获得订单,突破了市场资源约束。这一过程中团队显得尤为重要。一开始进展的并不顺利,班长们对L同学的团队能否提供正版以及优惠价格的教材存在质疑。L同学虽然看过关于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书籍,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则不那么容易,同学们不信任。L同学向老师寻求帮助,学习如何与顾客沟通,使顾客信任他们。首先团队成员积极联系班长们,向其做出“书的版本不对,包换;书的质量有问题,包换;价格比网上或者书店高,“包换”的“三包”保证,并写入合同条款。L同学借助法律手段并且利用其他信用资源,即同为学生身份,同在一个学院,最终15个班级中有14个班级从L同学处购买教材。第一年虽然艰难,但是最终盈利了,极大地鼓舞了团队士气。

在第一年赢得信任的基础上,创业第二年,L同学及其团队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学院,业务进行顺利,盈利优于第一年。但是最终分利时,L同学按照团队成员负责班级数量的多少分配利润,而兼顾效率与公平,团队出现一些矛盾。有团队成员产生了单干的想法。学生教材市场进入门槛低,出现两家竞争对手,但此时L同学的会计知识,使得他们在财务管理方面占优,竞争对手亏损的情况下,L同学的团队依旧盈利。L同学谈到抗压能力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面对团队内部出现的分歧以及竞争对手的出现,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抗住压力,继续前进。

第三年,更多竞争对手出现。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同团队之间的恶性竞争,开始打价格战,教材价格越来越低,教材质量越来越差,同学们不再信任任何团队,听到关于卖教材的宣传就反感。市场资源得而复失。L同学的团队这一年没有盈利,团队也因为内部利润分配存在争议而解散,创业到达B阶段后失败了(如圖6)。

L同学在总结此次创业历程时,谈到对团队成员进行辨别、挑选的重要性。团队成员利益一致,团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关于团队定位,L同学认为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在校园内创业,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校园资源,体现在教材销售上,一是学生市场的低门槛;二是需求信息的可获得性,熟悉老师,能够容易地获取教材版本;三是创业学习成本低,面对创业中的困难,可以向相关领域的老师们寻求帮助。但是团队管理、信用管理、服务品牌管理、战略转型等方面的知识欠缺,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有竞争力的组织的重要意义,是在校大学生创业最致命的短缺。每一个阶段,创业的系统资源约束条件不一样,管理策略不一样,团队最终没能登上D级高台。

5  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为基础,用多个逻辑蒂克曲线的组合形式,详细阐释了在校大学生权衡自身系统资源,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瞄准创业目标,通过创业学习,不断提升竞争力,突破系统约束,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创业的过程,以及忽视创业学习,系统资源被侵蚀,竞争力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在校大学生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适时调整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使之与创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不断地强化核心竞争力,才可能在创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在校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及进行创业的重要资源,高校要强化创业教育的专业程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建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学科的教师以及校外创业人士在内的,能满足创业对于理论与实践需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高校要同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积极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体化,推动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而创业学习理论创新也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希望系统资源约束理论能够更好的解释创业者在学习中成长的规律。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

②《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

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

参考文献:

[1]陈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业学习”——对本科生创办传媒公司的个案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2):57-67.

[2]尚雪梅,冯智恩.基于创业学习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2):53-56.

[3]Petkova A P.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5(4):345-367.

[4]Politis D.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29(4):399-424.

[5]单标安,蔡莉,鲁喜凤,等.创业学习的内涵、维度及其测量[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867-1875.

[6]Deakins D, Freel M.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the growth process in SMEs[J].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98, 5(3):144-155.

[7]Carswell M, Rae D. Towards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1, 8(2):150-158.

[8]Minniti M, Bygrave W. A Dynamic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1, 25(3):5-16.

[9]Cope J. Toward a Dynamic Learning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29(4):373-397.

[10]Cope J.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failure: 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6):604-623.

[11]Man T W Y. Exploring the behavioural patterns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Education & Training, 2006, 48(5):309-321.

[12]Holcomb T R, Ireland R D, Holmes R M, et al. Architecture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xploring the Link Among Heuristics, Knowledge, and Ac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1):167-192.

[13]Hamilton E.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in family busines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1, 18(1):8-26.

[14]Man T W Y. Developing a behavior-centred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2, 19(3):549-566.

[15]赵建华,郭琦.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实践[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