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话新说

2019-07-17徐文龙

投资北京 2019年6期
关键词:土话官话方言

徐文龙

冬去春来、岁月不居,古老的北京城伴着朔望晦弦,被磨掉了多少棱角,又倾没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歇,烟尘沙石一并扬起,砖石与古木的北京城就这样在烟幕中隐遁了身形,它的些许痕迹与棱角也慢慢模糊,尘埃落定,人们掸去浮尘

清河修道、理城显迹,古城在令人细细雕琢、翼翼描摹中还其真貌,

故此,《投资北京》“文化映像”栏目也就迎来了新的系列文章“描城”。,我们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为您展现古城新生,旧事新颜。

交流,最主要的社交方式;方言,最鲜明的区域名片。普通话使沟通变得毫无障碍,可这并不影响方言的生命,那是一种文化的共鸣,也是对故乡的认同。无论他乡遇故知,或足衣锦但还乡,一句方言、一点乡音,总能唤起最亲切的情感。

在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里,也存在着属于这片土地的语言。有时它不太容易被人辨认,甚至已近模糊,但它依然是这座城市的声音,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本期描城,我们“土话新说”。

咬音咂字

北京话并不等于普通话这一点,经过长时间的认知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那么北京话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或许应该将它切分开来,分为两部分看待。

常常出现在书面中的“北京话”,其实全称应该是“北京官话”。所谓北京官话,是清朝时期的官场语言。据老舍先生讲述:“北京话……大致上是要分两种的。一种是官说的,一种是民说的。官话一字三端,有腔有凋的,场面很多。民话则市井,是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生活工具。俗些,却更亲人。”

老含先生所谈“官话”,便是北京官话了。这种北京腔调的官话是在北京话和北方话的基础上发展的,虽名称中带有“北京”二字,但它其实并不是北京话,它的采集地是民国时的热河省,省会承德。所以书面上谈及所谓“北京话”,其实是承德话与北京音组合后产生的产物。

另一种北京话——也就是老舍先生所谈“民话”

的准确叫法,或许应当叫作“北京音系发展而来的地方语言”。说白了,就是北京土话、北京方言。

它和北京官话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地方性方言极多,且吞音现象与儿化音较多。这一点如果读者有兴趣,可在网-卜.搜索溥仪留存于世的一些旧时影音,也可以搜索老合先生一段关于北京市民生活变化的发占。从以上二者的发音、用字中,可以直观感受北京两种语言的不同。

而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区别,虽然也在于吞音现象与儿化用法,但与官话不同,此二者在音系中存在直接区别。如北京话合口呼韵母的零声母字(如淤泥的淤、需要的需),介音u则存在变体条件。简单解释则是当用北京话发出“淤”字或“需”字时,u的发音更近似“V”。形象一点解释,当用普通话发出字正腔圆的“淤”字时,舌头离你的口腔四壁更远;而北京音系中,舌头离口腔四壁更近。类似于这样的音系差异,在北京话与普通话的之间还存在许多。

此外北京话和普通话在语法应用上也小有区别。如第二人称的尊称“您”,在标准普通话中没有复数形式,但北京话中存在“您们”这样的应用形式;第三人称标准普通话中是没有敬称形式的,但北京话中存在“怹”这一形式。

北京话,现在您明白了吗?

万物同音

北京作为一个融合性的国际化都市,普通话的推行与推广是势在必行的。为所有人搭建一条顺畅的沟通桥梁,使这座城市更具有亲和力且具有生活的高便捷度,普通话的推广可以说是城市居民的基础便民大工程。有趣的是作为普通话采音来源之一的北京话,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仿佛有点“羞于启齿”了。

我们看这样一段话(介于语言拼读不便,北京土话词组由分词符隔开):

“姆们介比儿二哥,三十好几了没点儿正经事由儿,天天跟楼门口儿走柳儿,就为看热闹儿。要赶上谁跟谁呛呛起来了,他算得依了,准在人跟前(三声)儿架秧子,多咱(轻声)打起来了,他颠了。这叫什么玩意儿啊,纯是给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裹乱。”

在此,我们用普通话重新讲述一遍,以供读者参考:

我家对面住着一个邻居,平时见面,我叫他“二哥”。这个人三十多岁,没有正式工作,每天都在楼门口来回地走,只为了能看看有什么热闹发生。如果遇到有人吵架,他就很开心,一定会跑到当事人面前,给矛盾双方煽风点火。什么时候两个人打起来了,他便跑到一旁看热闹。这是何其无聊的人啊,纯属是给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添乱。

以上两段话,即使不在比照阅读的情况下,北京话的部分大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其中的“方言”部分如果没有北京人的“注释”,恐怕只能理解一部分。这种鲜明的印记,在当下的北京话中却逐渐消失了。

有很多人认为北京话和普通话几乎无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普通话从来不是“天然”的,而是“组合而成”。作为采音来源之一的北京话,和普通话之间确实极为相似。虽然有着语法与音系之间的差别,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不夹杂“土语”则十分难以分辨。可土语又不利于普适沟通,出现的频次也就越来越少。故而作为“兄弟”,北京话和普通话的趋同现象逐渐显现,是客观的事实。北京话作为一种地方方言的特征,也越发细微。

北京话,现在您还能听明白吗?

余音袅袅

乡音难改,不管怎样隐去了它的样貌,北京话也依然不能从北京市民的生活中消抹。

“胸柿炒鸡蛋”、“庄电台”……不久前一组吞音北京话席卷各大自媒体,也让人重新认识到了北京话的活力。这组“吞音北京话”之所以能够快速传播,就是因为它掌握了北京话吞音的特点,让很多听过北京话的人们快速产生了共鸣。

当然,吞音不是北京话独有的语言特点,而之所以得到了如此广泛的共鸣,恐怕还是吞音背后潜藏着北京人的一些“特性”。

有很多人说,北京话的吞音之所以严重,大部分是因为北京人“善谈却嘴懒”。虽然北京人大多有着一张“贫嘴”,但说话这件事上,却不怎么肯卖力气。于是有大批外地友人谈起北京朋友说话,大多会说“北京人太含糊了,还快,就像含了一口水,完全听不清楚”。

这种吞音背后的“懒”,也曾经被“北京瘫”代表过。可无论是北京瘫还是吞音,如果没有北京人“懒”的性格特质,恐怕也不会飞速爆红网络。这就是文化震动,是一种烙印,爆红的并非是表象,而是表象背后北京人闲散、乐于享受生活的特性。

上海话的温婉、东北话的爆笑、山东话的直爽、陕西话的豪迈……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到的…面,北京话也承载着这样的作用。作为一种文化表象,同时也作为一种义化承载物,语言最鲜明地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特有性格与气质。这样可爱的北京话,值得人们张开嘴大声地说出它。

随着吞音北京话的爆红,各种以北京话为主体内容的自媒体也纷纷发声。其中有发力“普通话与北京话的比对”者,亦有“找趣北京音系”并,还不乏以“北京人说英语”这样有趣的着力点来为北京话传承发展做贡献者,不一而足。可相同的是他们都借助了新媒体的力量,同时借助了流量的風力,使北京话的魅力,展现给更多人看。

当然,还有一类北京话内容也出现在网络上,但并不太可取。如“京骂视频”之流,标题常为“某爷骂某现象”、“某爷有话说”等,点开之后大多是一持北京口音者,用污言秽语大骂某些社会问题。其初心或许可证,但形式只能让人对北京话、北京人、北京城徒生厌恶。此类内容或者说此类北京话,作为考据留存或有意义,似真正进行沟通交流的意义甚微,或许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让位给有趣、好玩儿、带着北京人生活热情的内容,从而真正地使北京话得到有意义且有效的传播。

老城旧事家乡语,清茶淡品桑悴曲。古城的声音背后,是这座城市生活的韵律与格调,作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希望“土话”能与时俱新,但又不失“传统”,继续作为北京人最亲切的声音,持续传播下去。

猜你喜欢

土话官话方言
语言的地域性
语言接触与语音层次的新视角
【第八十五辑】被光阴埋葬的土话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阿长的诗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俗话说,官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