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热”中要有冷思考

2019-07-17袁凤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冷思考读经糟粕

袁凤

近年来,国学大热,表现之一便是“‘读经从娃娃抓起”。有消息说,国内有些地方关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传统文化教材已完成编制。叫好者认为这是给予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质疑者认为传统文化难免被分数绑架,加之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师、全国百佳幼儿园园长王立华发表网文《我们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种种因素掺在一起,引发网上对“国学热”现象的激烈争论。

这一轮“国学热”有着多重原因:经济发展、大国崛起催生文化自信的追求;多元化价值冲突下,很多人希冀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立身之本、化解存在焦虑;官方倡导、民间及商业机构大力参与等。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成人即使对国学并没有多少了解,也热衷于把孩子送去“读经”。凡事总有一个深入的过程,当有些教育上的自觉者意识到“读经”并非“背背古文、学学规矩”那么简单,在现实中有可能偏了方向、走入误区,对“国学热”的冷思考也就成为必然。

有的国学教育徒有形式,没有内涵,成为装点门面之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潜心向学,于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感受、涵养人格魅力均有裨益。但无论从何入手,均应浇灌文化之“根”,而不是依样学样浇浇“叶子”了事。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却热衷于穿汉服、行古礼,颇给人赶時髦、凑热闹的感觉。上海某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几百名学生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三跪九叩行大礼,孝道有无发自内心、融于日常却不得而知。河南一中学要求学生凌晨5点起来诵读《道德经》,三九寒天跑到操场上跪拜孔圣人像,并美其名曰“读经能上北大、清华”。如此实用主义心态恐怕与敬崇先贤、传承经典南辕北辙。国学教育需要形式,怕就怕徒有形式、没有内涵,或者形式异化、歪曲经典。这样,不但起不到激发和熏陶的作用,反而让人反感。

有的国学教育一味“好古”“复古”,精华、糟粕不分。传统文化并非全是金玉良言,而是精华、糟粕并存。我们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审视力。如一些幼儿园、小学读的《弟子规》里有大量关于长幼规范的内容,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等。只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与健康人格相逆,更无独立意识可言。有的地方将“二十四孝图”画上墙,全然不顾“埋儿奉母”“尝粪忧心”等已不适合现代社会。有的企业将儒学引入企业管理,本是好事,却忽略其“仁爱”本质而强调等级分明,甚至使之成为传销者的“洗脑”新利器。如果不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是一味地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肯定培养不出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公民。

有的国学教育假国学之名、行牟利之实,让国学变了味。“国学热”的大背景下,遍地开花的各类国学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名9岁女孩在北京农村国学班被虐,就揭开了国学班乱象的冰山一角。“国学热”背后的商业推手使有些机构的举动带上了浓厚的功利化色彩:有的以推广国学为名卖书、卖碟片、卖学习机,实则不负责任、粗制滥造;有的开办国学夏令营、国学速成班、国学“感恩教育”,实则虚头巴脑、有名无实。这样的“国学热”不是真正的热,而是“虚火上身”,需要“败败火”。

一片“国学热”中,冷思考实有必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确有魅力,今人自然“乐之”。“乐之”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又何必三叩九拜“得其形而失其神”,何必追名逐利“反认他乡是故乡”?

猜你喜欢

冷思考读经糟粕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关于共享经济热的冷思考
科普热中冷思考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爱情寓言
“代实习”火爆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