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汉族中职生化学学习效能感对其成绩影响的比较研究

2019-07-16张密

青年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业成绩

张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作为民族地区的唯一一所医学院校,如何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医护人员,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化学课程作为中职生学习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生源中有大量彝族学生的中职医学校来说,在教学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人才的培养及今后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从影响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出发,分析彝族和汉族中职生化学学业成绩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彝族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于汉族学生,彝族男生高于彝族女生;不同性别汉族学生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无明显差异;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能预测化学成绩的16.7%的结论。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业成绩;学习自我效能感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其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便被称之为学习自我效能感,它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应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在化学学习领域内表现出来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就是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过去的大量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化学学习动机与化学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

中职生在此之前已有一年化学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基础较差,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低下,并且由于受从小生长、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也许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影响不同民族学生的化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对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本校一年级农医、护理两个专业的学生,发放420余份问卷施测调查,收回39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

(二)测量工具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测量化学学习领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则是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结合边玉芳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的研究思路,联系中职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习编制而成。该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共 30道测试题,分为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两个维度,以7点量表记分。

(三)化学学业成绩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中考、一次平时、半期和期末共计四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成绩。

(四)施测过程

1、采用集体施测方式,问卷在开学后三周发给学生,利用班会课进行测试,并有老师在现场做指导。

2、统一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对问卷各项统一编码,计分。

(五)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职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总体较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

(二)中职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化学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从表3中可知,中职生化学学习效能感与化学学习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三)不同民族中职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从表4结果可知,彝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均值上,彝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

从表5中可以看出,就化学学习效能感的均值来看,彝族学生明显高于汉族学生,每题的均值相差不大。

(四)中职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本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6中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男生和女生在化学学习效能感方面存在差异,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学生在性别方面的化学学习效能感差异,分别对彝族、汉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效能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表(表7、表8)分析结果。

从表7 和表8的中可以看出,彝族学生中,男生的化学学习效能感远高于女生,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汉族学生男生的化学学习效能感均值虽略高于女生,但无显著差异。

2、中职生化学学习效能感在专业方面的差异性检验

从表9和表10可看出,無论汉族还是彝族学生,农医专业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均值都略高于护理专业,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专业对中职生化学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明显。

(五)化学学习效能感对化学成绩的预测作用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结果,得到化学学习效能感与化学成绩存在显著相关的结论,但对化学成绩是否有预测作用呢?以化学学习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化学成绩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1。

从表11的可以看出,化学学习效能感在预测化学成绩时,其回归系数?=0.401,为正值,说明化学学习效能感能正向预测化学成绩,且p<0.001(p=0.000),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化学学习效能感能很好的预测化学成绩。经校正后,其决定性系数是0.167。因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化学学习效能感能预测化学学习成绩的16.7%。

(六)不同水平组化学学习效能感学生化学成绩的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水平层次中职生化学学习自我效感能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此根据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探讨了不同层次学生化学成绩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结果如下表:

由表12可知,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对应的化学学业成绩也越好,且三水平组之间的学业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水平组学生的化学学习效能感和化学成绩显著不相关,高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学生的化学学习效能感和化学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说明不同水平的效能感对成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四、研究结论

彝、汉族中职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彝族学生高于漢族学生,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彝族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汉族学生在性别无显著差异;无论是彝族还是汉族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无明显差异;不同水平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中等水平组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化学成绩的相关性最显著;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能预测化学学习成绩的16.7%。

五、对今后的教学建议

任课教师可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开展趣味活动,理论与临床实例相结合等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该学科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帮助。减小不同学生间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

因影响不同民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受环境影响会呈动态变化,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了解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学习动机理论—社会认知的观点[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化学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杜林致.心理测量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4]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于浩.中学化学创新教法45分钟优化设计[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6][美]班杜拉,缪小春,李凌,井世洁,张小林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谷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8]尚晓静.中职生化学实验学习心理对实验行为影响的研究[D].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9]李慧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中职生化学学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管顺英.初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岑翠.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化学学习学业成绩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父母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