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蜘蛛侠平行宇宙》中蜘蛛侠精神内核解读

2019-07-15李慧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信念

李慧

摘要:蜘蛛侠是漫威宇宙大受欢迎的平民英雄,其亲民属性与行事信条让他经久不衰。本文拟通过对《蜘蛛侠平行宇宙》中主角小蜘蛛侠迈尔斯与超凡蜘蛛侠彼得的成长轨迹分析来解读蜘蛛侠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蜘蛛侠平行宇宙》;成长轨迹;信念

《蜘蛛侠平行宇宙》(Spider-Man:Into the Spider-Verse)是2018年12月上映的最新蜘蛛侠系列动画电影,讲述了少年迈尔斯在与邪恶对抗的过程中成长、成熟、拯救了城市并最终成为该城市的下一位超级英雄蜘蛛侠的故事。

平行宇宙,又称多元宇宙,不少经典影视作品都借此设定来展开剧情,如烧脑大作《彗星来的那一夜》(Coherence),剧中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在平行的空间不断穿梭,导致不同时空的同一个人出现在了同一一个地方。经典美剧《危机边缘》(Fringe)的故事也是通过两个平行宇宙的纠葛展开。在很多平行宇宙设定的影视作品中,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宇宙中生理特征几乎相同,而在《蜘蛛侠平行宇宙》中蜘蛛侠们并非同一个角色的不同版本,他们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有的甚至连种族都不同。个体特征明显的蜘蛛侠们在与邪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给影迷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蜘蛛侠》系列电影中,不同版本的蜘蛛侠成长轨迹各有不同。在最初的系列电影里,本叔(Uncle Ben)被害这一事件推动了彼得·帕克由“……超能少年向“超级英雄”的角色转变。”[1]转变后的他又陷入了困局,因为“个人英雄主义总是被禁锢的,禁锢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这就意味着个体身体被集体理性话语所淹没。”[2]

在《蜘蛛侠-英雄归来》里彼得·帕克的成长过程中则没有这种极端的突发事件,只是充满了“平凡高中生”对现实生活的留念及对超级英雄生活的向往这一矛盾,“……表现得更加清新、真实、自然,这一方面来源于皮特·帕克真实成长中的活力四射,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其真实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纠结。”[3]不同影片对于蜘蛛侠的刻画使得这一英雄角色愈加饱满,生动,也使得蜘蛛侠的精神深入人心。《蜘蛛侠平行宇宙》中主角小蜘蛛侠迈尔斯与超凡蜘蛛侠彼得的成长轨迹更是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蜘蛛侠的精神内核。

一、信仰之跃-小蜘蛛侠迈尔斯的成长

少年迈尔斯·莫拉莱斯很有独立意识,喜欢充满自由感与创意的涂鸦艺术,但他的父亲却因望子成龙而将他送到了布鲁克林的名校“愿景学院”(The Brooklyn Visions Academy)。名校繁重的课业与无聊的日常让他觉得压抑,于是他在校认真学习,课余时间就溜去他崇拜的叔叔艾伦(Aron)那里交流“涂鸦艺术”,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这也是一种对本心的坚守。

迈尔斯获得了超能力之后遇到了蜘蛛侠彼得·帕克,后者在负伤之后将唯一能阻止城市毁灭的“重写钥匙”(Override Key)交给迈尔斯并委托他替自己完成使命-关闭且摧毁对撞机。此时的迈尔斯对自己的超能力几乎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这究竟是多重大的责任,但他还是答应了蜘蛛侠的请求。这种年轻人特有的无畏与他根植于心的正义感促使他接过了拯救城市的重担,但也正是这种在成长中懵懂地承担责任却对责任不甚明了的状态,导致了他在接下来的迷茫与无所适从,尤其是当他不慎将“重写钥匙”弄坏的时候。

幸运的是在这时迈尔斯遇到了他超英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来自平行宇宙的彼得·B·帕克。他们一起潜入金宾的实验室并且盗走了重制“重写钥匙”所需的数据。在彼得·帕克的梅婶婶(Aunt May)家,尚无法驾驭自己超能力的迈尔斯遭遇了来自平行宇宙的其他蜘蛛侠的考验与质疑,更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失去了自己一直崇拜的叔叔艾伦。当心智难以驾驭能力、当能力无法匹配责任时,迈尔斯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每一个蜘蛛侠的成长都有外因驱动,他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朋友,而这种“失去”,让蜘蛛侠的精神内核多了一份凝重。叔叔离开的悲伤并没能驱使迈尔斯掌握自己的能力,他只能无奈地看着彼得·帕克拿走自己手中的钥匙,无力地目送他前去承担自己答应承担的重责。没有看清自己之前,迈尔斯只能被动、应激的使用自己的超能力,这也是他与蜘蛛侠之间的一条鸿沟。

迈尔斯的状态引出了对蜘蛛侠精神的深入探讨:除了背負、能力与责任之外超级英雄蜘蛛侠还需要什么?他的蜘蛛导师彼得·B·帕克也明言“你不会知道,这是信仰之跃。”(You wont.Its a leap of faith.)随后父亲对迈尔斯说的话与他的觉醒给出了答案:信念!并非随便说说而已的“相信”,也不是在混沌状态下自以为能做到的“相信”,而是明晰当前自己的位置、看清今后自己的方向后,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郑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且坚信自己可以做好的“信念”!

跨过内心那扇门的迈尔斯穿上了自己染色的蜘蛛侠战衣,在纽约的高楼纵身跃下,在急剧下坠的空中完成了由超能力少年至超级英雄的蜕变。

二、拯救与被拯救-中年蜘蛛侠彼得·B·帕克的成长

蜘蛛侠系列影片都重点着墨于蜘蛛侠与邪恶的争斗,但少有影片涉及身为平民英雄的他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中会面临怎样的困局,《蜘蛛侠平行宇宙》给了我们一个很不一样的蜘蛛侠,来自平行宇宙,正经历中年危机的蜘蛛侠。

彼得·B·帕克是一个身心俱疲,略显颓废和丧的蜘蛛侠,他经历了年复一年身负重任的疲惫,生意投资失败的困顿,婚姻破裂、挚爱离开的伤悲。即使如此,他亦始终坚持。虽然看似漫不经心,彼得依然悉心指导迈尔斯;明知自己“破坏对撞机”需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为了保护大家他也毫不犹豫接过了个重担。在他身上,责任与担当体现的淋漓尽致。

来到迈尔斯的世界对彼得·B·帕克来说是一场不用担心有蝴蝶效应的时间之旅,在这场旅程中他看到了当初的自己,结识了年轻的迈尔斯;他与已过世的婶婶相遇,又在另一个宇宙与挚爱重逢;他是拯救者,是小蜘蛛侠的超英导师;他经验丰富,身手不凡,为救别人不惜牺牲自己;同时他也是需要被拯救的平凡人,饱受生活重击的他也对自己有着深深的怀疑,他一边拯救别人,一边逃避自己。

如果说迈尔斯的蜕变是从懵懂少年到坚定的信仰者、从普通超能力者到超级英雄的蜕变的话。彼得在平行宇宙中的成长轨迹则呈现了一个更丰富的维度:成年人也需要成长,超级英雄也有待成熟。彼得是成熟的超级英雄,但同时也是还不够成熟的中年人;他能一次又一次地拯救这座城市,却无法确定能否拯救自己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借着蜘蛛侠的身份试图逃避身为平凡人的种种不如意,逃避对于自己未知未来的恐惧。彼得的境遇不由让人感慨:他人靠超级英雄来拯救,超级英雄由谁来拯救?

彼得最终在对迈尔斯成长的观照中发现了自己欠缺的东西:唯有与那个不如意的自己真心达成和解,唯有再次拥有披荆斩棘的信心与勇气,成年人才能真正成熟,蜘蛛侠方可表里如一。在彼得坠回自己宇宙的时候,他的眼神已经清澄,“信仰之跃”悄然发生在他的心底,一直在拯救他人的蜘蛛侠终于在成长中拯救了自己。

三、结语

每个人的成长都由外因与内因促成,《蜘蛛侠平行宇宙》更侧重于对内因的刻画,迈尔斯与彼得的成长轨迹精练地呈现了蜘蛛侠的精神内核:胸怀正义、背负失去、与能力匹配的担当、坚定的信念和直面未知的勇气。

《蜘蛛侠平行宇宙》中的蜘蛛侠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特质,他们唯一相同的是类似的经历,是共同打击罪恶、保护善良的义举以及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能力越强,责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的不易与担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蜘蛛侠们确实是在不同时空中的同一个“自己”。

这恰好是本片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蜘蛛侠并非是特定的个人,而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只要拥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一些事情,都能够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孙笑非.超级英雄电影的叙事逻辑与秩序想象——以《蝙蝠侠》和《蜘蛛侠》系列为例[J].当代电影,2018(11):069-073.

[2]梁辰.蜘蛛侠系列电影的空间心理探究[J].2015(06):124.

[3]何学兵.成长过程中纠结与挣扎的英雄式消解——《蜘蛛侠:英雄归来》评介[J].2017(16):21-23.

猜你喜欢

信念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为了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永远的信念
信念
围墙的信念
信念,历“九”弥坚
小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