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汉代袖舞之源与态

2019-07-15孙佳媛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汉代形态特征

孙佳媛

摘要:衣袖,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初且最重要的意义便在于它的功能性,随着衣袖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衣袖供人们使用,使其在御寒的功能性上又多了装饰、美化服饰的附加功能,这也为衣袖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其他更多的用途提供了条件,那么,原始人们将衣袖作为道具来起舞便不足为奇了。舞袖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汉代,袖舞发展到历史顶峰,成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出现一些较为完整的袖舞表演,并形成具有该时代特色的袖舞形态特征,袖我合一、翘袖折腰均成为袖舞中极具代表性的舞蹈形态。

关键词:汉代;袖舞;历史渊源;形态特征

一、汉代袖舞的历史渊源

(一)人类衣袖与舞袖的探寻

岩画是荒古人类遗留在岩石上的画作,记录原始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文字发明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目前,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江苏及台湾等均发现有岩画。这些岩画的年代从石器时代一直到近代,记载了从远古的渔猎时代到现代原始部落形成时期的人类的生存活动,形象刻绘出古代人民生产劳动、战争狩猎、宗教祭祀与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也包括丰富多彩的舞蹈形象。各地岩画中几乎都有舞蹈的图像,有反映战争、狩猎、娱乐生活场面的舞蹈,也有反映原始宗教、巫术祭祀场面的舞蹈,其以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的形式存在。从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和新疆呼图壁岩画中的旧石器时代的舞蹈图像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的服饰均是有衣无袖的,或者也可以说其当时并未有将舞动衣袖作为传情达意的方式来舞蹈。尽管原始人类早已开始舞蹈,但岩画中并未发现有袖舞的存在,直到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的出现,袖舞才有所萌芽。

(二)历史发展中的袖舞

1.新石器时代袖舞之萌芽

在距今一万年前时,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纺织技术,人们通过这一技术织造衣帛,制作服装的材料,彻底改变了先前服装的形式,使其功能随之增多。贯头衣作为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纺织初期的服装形式之一已成为当时人们的典型衣着。沈从文在《中国服饰史》中说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它的制作简单,以一块整布对齐,在中间挖一洞以头套之,批于两肩自然垂下。由此可见,纺织品出现后,贯头衣代替了旧石器时代以兽皮、树叶、树皮、茅草等遮挡身体的衣着,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人类服装的先祖。

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不同,在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和西藏日土岩画的新石器时代的部分舞蹈图像中,出现衣裙与帽冠类服饰。正是时代的发展,人类审美意识的进步,衣服不再仅限于遮蔽身体与抵御风寒,人们开始懂得使用服装来装饰美化自身,使衣袖从原始的实用性价值向审美性价值转变,为以衣袖传情达意,作为舞蹈时的辅助道具奠定了基础。出土于酒泉干骨崖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罐上绘有十八人,分为六组,每组三人,均身材修长,腰肢纤细,双手合于腹前,长袖垂于地面,好似在轻歌曼舞。可看,早在新石器时代,舞蹈中长袖细腰的审美标准就已经产生了,人们不再胡乱的挥臂顿足,而开始尝试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舞蹈,尤其是对臂膀的运用,促使袖舞开始出现萌芽。

2.夏商时期袖舞之考证

经历漫长的原始社会,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在少康统治时期,社会进入物质繁盛阶段,奴隶主阶级以掠夺等方式拥有相当丰富的生活资料,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促进了其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乐舞奴隶就此诞生,出现了专门从事女乐的歌舞伎人,依靠乐舞为生的奴隶在痛苦中有意或无意间使舞蹈的技术技巧得到了高度提升。夏启统治期间,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他经常举行盛大的、且伴有歌舞的宴会活动,在宴会中,不仅有本国的乐舞,还有四夷宾客进献的歌舞表演,场面甚是壮观,专门的宫廷女乐应时而生,并成为中国古代乐舞艺术的传统被历代宫廷所保留。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女乐传统,在商朝,一些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女子被招入宫中,经过严格训练后,被作为祭祀、娱人等礼仪乐舞活动时的表演人员。到纣王统治时期,商朝女乐依然保持空前盛况,专供享乐的宫廷乐舞规模已相当庞大。由于当时大部分物质生活资料为少数奴隶主所有,故其服装的衣料自然是多种多样,质地也是相当华贵,纣王十分喜爱北里之舞和靡靡之音的表演,其在“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氛围里,袖舞自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夏商奴隶制时期,舞蹈从群众性、自娱性的活动方式向表演艺术方向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巫乐巫舞的演职人员以及专供奴隶主们观赏享乐的乐舞,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乐舞艺人,正是这些职业化的舞者使得具有中国特色舞蹈表演形式的袖舞正式进入专业舞蹈艺术表演领域。

3.周时期袖舞之风靡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对先代的乐舞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加工与改造,形成《六大舞》和《六小舞》的礼乐制度。《六大舞》主要用于祭祀和赞美周武王的丰功伟绩,其中并没有袖舞的影子。《六小舞》主要用于教育王室成员和贵族子弟,其中有关于袖舞的记载,便是《人舞》,这一舞蹈不执持任何道具,舞者徒手而舞,仅通过衣袖与神明进行沟通而达到祭祀的目的。袖舞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东周时期,随着西周王权的衰落与崩溃,周初精心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出现危机,导致礼崩乐坏,这时与雅乐相对立的新乐逐渐兴起,对乐舞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这一时期,王公贵族们为了享受乐舞,不惜加重对百姓的剥削,在宫廷豪门中豢养大批不干粗活、不着粗衣、不吃粗粮的乐工伎人,尽管这一现象遭到了思想家墨子的批判,但在一定程度上其反映出了当时女乐发展之兴盛,当时众多诸侯都醉心于歌舞作乐,更大程度上推动了表演性舞蹈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呆板且无生机的雅乐舞的逐渐失宠,袖舞则伴着新乐之风逐渐展示出自身独特的光彩。可见,袖舞在春秋战国时期传播甚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均有广泛普及,可以说是非常盛行了。

4.秦汉以后袖舞之繁荣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在江陵凤凰山53号墓出土的秦代长袖舞木梳上可见,木梳上有三人,中间一人舞动长袖,正自翩跹,这表明了在秦代宫中仍又袖舞的存在。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到公元220年,四百多年间其政治局面基本保持稳定,成为继秦朝之后又一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如此连续且稳定的政治局面,为袖舞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外部环境,促使袖舞发展到了前代后世难以达到的顶峰。在这一时期,袖舞的样式较前代更是多种多样,有博袖、广袖、蝶袖、筒袖、长袖、大袖、折袖、窄袖、蝶袖、小袖、套袖等等。汉代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且盛行厚葬之风,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记载长袖舞的画像砖石、陶佣、壁画、彩绘等等,如出土于江苏徐州沛县东汉墓的一块刻有单人长袖舞的画像砖石,画面上有一位正在跳长袖舞的舞女,其身着长袖舞衣,身体转向右侧,左脚于身前,左手微抬于斜下方,将长袖绕于腕间,右手高举过头,将长袖甩袖于空中,为我们呈现出了汉代袖舞之婀娜舞姿,让我们看到袖舞发展之巅峰。

秦汉以后,袖舞逐渐演化为两种类型,一种将衣袖加长加大,改变成长巾舞,长绸舞,在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开凿的石窟壁画中,这样的舞蹈形象居多。另一种将袖舞演化为“水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统治者喜好的变化,独立表演的袖舞逐渐销声匿迹且融于其他艺术之中,明清时期,戏曲盛行,舞蹈艺术逐渐被戏曲所替代,作为极其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标准且流行数千年的袖舞,戏曲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并将其融于其中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流传,成为后世中国戏曲中的经典表演之一,时至今日,水袖的技艺已在戏曲中发展到了几十种乃至上百种。袖舞正已不同的形式与我们相随相伴,历久弥新。

二、汉代袖舞的形态特征

(一)“人袖合一”

作为汉代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袖舞,是运用舞袖来进行表演的,袖不仅仅作为舞台服装或表演道具存在其中,而是舞者动作的辅助、肢体的延伸以及传递情感的媒介,汉代舞蹈家充分运用袖善于抒情达意的特点,通过使用各种舞袖技巧来进行袖舞表演。袖舞之所以为舞,是因为其有一套具体且独特的舞蹈形态,为汉代袖舞“人袖合一”的审美境界赋予了生动形象的质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佐证。汉代袖舞依其动态,形成了多种袖舞技巧类别,本文就扬袖、甩袖、撩袖、绞袖、绕袖作以阐述。

扬袖,是汉代袖舞中的主要舞袖技巧之一,在出土的中国汉代舞蹈文物中最为常见。扬袖动作时胳膊一般没有固定的位置,通常是将袖体扬起至头部以上,主要强调由身体带动肩膀,肩膀带动大臂,再由大臂带动小臂,由小臂传导至手腕,手腕瞬间聚力作以上翻的动作并将袖体扬至空中,使袖子展现出最长的袖体,呈现飞舞之形,给人以飘逸洒脱且豪放的气势。

甩袖,也是汉代袖舞中的主要舞袖技巧之一,其舞蹈动作的基本形式为“举臂甩袖过头”,与扬袖的不同之处在于甩袖不需要从肩膀到手腕节节传导的过程,而是由大臂直接发力,将袖体呈一条直线直接甩向不同方向,呈甩袖形式,给人以风驰电掣的美感。

撩袖,是一个发力较小的舞袖技巧,舞蹈中舞者轻提双袖,使大臂与小臂间呈W的形状,手腕自然下垂,用手腕上挑的力量将袖体向身旁轻轻撩起,呈现出飞燕之形。

绞袖,是汉代袖舞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袖技巧,通过运用手腕来完成。舞者先将袖体向身体两侧扬起,继而转动手腕带动袖体旋转,舞蹈时身体与头、眼的方位通常与手臂的方向相反,使得衣袖在空中打成节,整个人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绕袖,是使用小臂发力,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使得衣袖借助转动的力量而形成一个圆圈,呈现出缠绵、委婉的舞形。这一技巧可在身体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使用。

以上几种舞袖技巧并不是单纯的舞动衣袖,而是将衣袖与舞者融为一体,使衣袖成为舞者身体的一部分,赋予衣袖以人的情感,在舞蹈时灵活运用,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进而达到“人袖合一”的境界。

(二)“翘袖折腰”

“翘袖折腰”是汉代袖舞中一个最突出的舞蹈形态特征,其动作特点就是“翘袖”与“折腰”,舞者运用柔软的腰部展现出婀娜多姿的舞蹈形态,同时在双臂发力下将袖体飞舞于空中,不仅舞姿优美,也给人以空灵、神秘之感。“翘袖折腰”的重点在于腰部动作时要有力度,且腰间发力时对舞袖技巧、袖体形状以及袖体的力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舞蹈动作有:拧腰腆胯、左折右倾、冲向斜前和前俯后仰。

拧腰腆胯,舞者将左脚轻抬呈弓步状,由腰部发力带动上半身向左拧转且出胯,将身体重心前倾,体态婀娜,体现出一种含蓄之美,营造出欲拒还迎的娇羞态。

左折右倾,同样也是腰部发力,折为腰肢向旁下腰折成九十度,同时舞者双手甩袖,腰部做向旁运动的动作;倾为一只脚向斜前迈出,且身体朝同一方向倾出,双袖留于身后,腰部做向前的屈曲运动。

冲向斜前,是在失重状态下的舞蹈动作,对舞者腰部的控制力要求极高,需要其在失衡的状态中运用腰部力量寻求动作和节奏的平衡点,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平衡,而是动态中的平衡,动作时,舞者身体处于倾斜状态,运用扬袖动作来保持平衡,且要在瞬间形成,并迅速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或造型上,给人一种玄妙之感。

前俯后仰,这一舞蹈动作对舞者的技能、腰部的力量与身体柔韧度要求极高,其双臂挥长袖而舞,动作灵巧敏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舞者腰部柔韧性和控制性的训练,从而形成了充满技艺性美感的特殊舞蹈体态。

在这四个“翘袖折腰”的动作中,“拧”、“倾”、“冲”、“俯”、“仰”的动势均是对腰部的“折”动作的变形与夸张,以腰为轴,分别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倾、或仰的屈曲运动。袖舞在要求柔韧度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动作的力度,体现了汉代舞蹈凝重有力的风格特点。汉代百戏的盛行,袖舞不可避免融于其中,“翘袖折腰”自然也受到了百戏技艺的影响,百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代袖舞技艺的高度提升,使其得到前所未有发展。

三、结语

袖舞从新石器时代而来,历经了原始社会的喧嚣与狂野,经历了夏商时期的万物翼翼,领会了西周的礼乐制度,也在东周时四处流荡,它在秦汉时期走向繁盛,汉代时演绎出“人舞合一”、“翘袖折腰”的巅峰之作,隋唐时变得雍容华贵,尽管在此之后其独立演出的舞蹈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又在明清之际的戏曲中涅槃重生。袖舞古往今来,经久不衰,以其獨特的方式传承不息,成为中华民族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汉代形态特征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