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记忆为何优于现代文

2019-07-15边春雷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现代文古诗文记忆

边春雷

摘要:在进行现代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现代文的理解程度优于古诗文,在记忆过程中,相较于古诗文,学生能够理解记忆现代文的知识体系和文章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现代文的记忆,只能讲述大概文意,而古诗文的记忆却很鲜明,甚至大段背诵。本文旨在探讨古诗文与现代文之间的教学区别,改善教师教学侧重点,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全面学习。

关键词:古诗文;现代文;记忆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名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有很多,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曲等等,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古诗文的教学相较于现代文来说比较难以进行。但是,我们发现在进行相应的课文学习后,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大多能进行背诵,但距离教学时间较长后,古诗文的记忆明显优于现代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文字的精炼属性

从文字精炼方面来讲,古诗文比较精炼。古时候,由于文字的书写和传播条件限制,用字简练精辟。如诗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可以理解为“砍伐竹子,连接竹子制作成捕猎工具;用制作好的泥弹打击猎物,击中之后,追捕猎物”,此歌谣短短八个字,就将古人狩猎前后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两字一顿,加之以动词描述,画面感十分强烈,教师在教学时言语加上情境引导,让学生联想到先人在艰苦条件下的智慧头脑和艰辛的劳动画面,自然容易记忆。

现代文在文字方面虽不如古诗文精炼,但现代文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白话文可以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事物,可以让拗口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语言隽永,画面感很强。

所以,在诵读课文方面,学生会很方便的理解现代文的文章内容,记忆起来比较方便,而古诗文虽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但是在理解文章之后,却因文字精炼,篇幅短小更容易记忆,在回忆文章的时候就会容易发生古诗文记忆比白话文记得牢的现象。

二、词句的简洁性属性

无论是诗歌还是辞赋,古诗文的每句字数皆简短,因为用字精炼,学生就会易于牢记。从歌谣到诗词曲,内容幅度在增加,但每句字数没有太大变化。字数短的优势就是学生在读的时候很快就可以读完一句切换到下一句,不会耗时太多,有利于重复进行。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全文81字,无一句超六个字,篇幅极短,格局甚大,善用对偶、排比,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不但“陋室不陋”,反而有咫尺藏万里的气势,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意蕴深长。

现代文也具有简洁性,但总的来说,白话文贴切生活化、口语化。白话文是用口语的方式将事物尽可能的说明清楚,所以免不了有些用词较多,辞藻堆砌的特点。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景色的描写,虽然也善用修辞,但目的性较强,是为了将荷塘月色的景色生动形象的呈现给读者。学生在诵读的时候会沉迷于优美文字,希望背诵记忆,学习其散文的优美特色,但学生的记忆带有目的性,时间长了,很少引用,加之学生无法将这优美的语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长此以往,就会产生遗忘,只记得学过。现代文整体简洁性不如古诗文,所以读者在诵读的时候就会产生“乱”的感觉。因此,在简洁性上,古诗文的记忆优于白话文。

三、节奏韵律属性

古诗文晦涩难懂,但古诗文中的诗词都是讲究韵律的。语文教师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原则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大对于古诗词朗读环节的重视程度,提倡学生自行吟诵及朗读。[2]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会被其中的韵律所吸引,读起来会有朗朗上口的感觉,所以他们在背诵的时候会按照韵的变化记忆古诗文。例如,学生在学习李白“静夜思”的时候,“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发现这首古诗都会压“ang”的韵。类似于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学习这样的古诗文,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语感,降低他们的记忆难度,在学完之后多次诵读自然朗朗上口,自然熟读成记。

与古诗词不同的是,现代诗歌不拘于格式和韵律,呈现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向经营重于修辞,并且现代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首先在字数上,现代诗歌字数不拘一格,或多或少,这让学生产生短诗愿意读,长诗畏惧读的心理。其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读完之后发现似懂非懂。诗歌的形象特征多,意象朦胧,学生不能理解,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深层次内涵,本以为现代诗歌比古典诗歌容易很多,学完之后发现并没有降低难度,会让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结合诗歌的长短韵律来说,学生在进行诗歌记忆的时候也会趋向于古典诗词的背诵,加之学习过程中古诗词学习较多,对现代诗缺乏一定的理解性,就会造成古典诗词记忆优于现代诗歌的现象。

四、记忆力属性

我们在教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因为古诗文比较难懂,所以会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认知,在无意中会强化学生的概念记忆、行为记忆。同样是进行课文的学习,在短时记忆方面会产生一样的记忆效果,但由于古诗文比白话文的记忆难度大、理解力大,学生会有意加强对古诗文的记忆。白话文可能三五遍学生就会记忆在脑海中,但古诗文可能要比白话文多背几遍才能记忆,时间长了,花在古诗文上的时间比较多,也就让古诗文记忆的更牢了。

当然,在早晚读课程的安排上,教师会把重心放在古诗文的检查上,学生会更多的花时间在古诗文的诵读上,对现代文的诵读较少,短时记忆的过去,长期记忆就会形成,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也从侧面告诉我们要勤于复习,记忆力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就越慢。所以学生对现代文的复习少于古诗文的学习,对古诗文记忆也就更加印象深刻了,自然而然就比现代文记得长久。

五、传统文化属性

与现代文相比,古典诗歌更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优秀的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诗文中给学生的教育意义非常明显。“国学热”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况且古诗文中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多,人事物应有尽有,对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关心他人,关心人民疾苦,与人和睦相处。古诗词以自身独特的创作手法为优势,为学生提供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能帮助学生品读诗词深层含义,促使学生感受到诗词之中的意境及诗词之外的内容学。[3]习自然景观的诗词,让学生体會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自然的博大,体会人生的真谛。学习哲理诗,能够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传授古诗文的时候会加强传统文化的讲授,学生着重于古诗文的记忆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而言之,还有很多原因会造成学生的古诗文记忆优于现代文,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总的说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进行优秀的古诗文教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文的讲授,背诵加理解运用相结合,只有古诗文和现代文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秀华.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学周刊,2018 (29):84.

[3]田丽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吉林教育,2016(13):50.

猜你喜欢

现代文古诗文记忆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