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9-07-15罗薇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辅导员互联网

罗薇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在“互联网+”影响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的适应教育、生涯规划、专业教育等,對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主动转变工作理念,改善工作方法,拓宽工作途径,创新工作思路与技巧,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作用。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辅导员;思想教育

一、互联网时代对辅导员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开始从传统教育模式进入转型阶段,《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里面指出,辅导员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有效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拓展工作途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辅导员要占领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互联网+”时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材更加丰富,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学生喜欢用手机,我们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因势利导,可以通过微信等新媒介,跟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辅导员能够通过网络渠道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引导和教育。同时,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信息快速传播,大学生容易受到低俗、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导致淡化了对人生目标和信仰的追求,在很多时候我们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出现被动的局面,对学生在网络上接受的不良信息难于监管,对于大学生而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落后低俗的网络文化会误导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这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无疑带来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二、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适应性较弱,成长成才无方向,学生对自己的新角色还不适应。大学生活不适应,学习目标缺失。

2.专业认知度低,专业学习无兴趣。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很低,对专业学习无兴趣。对于将来的就业持不乐观态度,其中以社工专业学生最为严重,致使学生在大一期间出现严重的转专业想象,甚至不想去了解自己的就读专业。

3.人际沟通能力弱,相互之间有隔阂。学生进入大学后,各种的部门活动,学习学业等,处在繁忙当中,大学各种的人际关系,无疑给学生增添了新的压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

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面临环境适应、课程适应等问题,必须尽快转换角色,大学辅导员正是在这个时期的关键领航人和指导者,帮助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是辅导员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点。政法学院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适应性”、“专业认知”、“人际沟通”等问题,创新开展工作。

(一)师长关爱牵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用书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渠道,传达到每个学生的微信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信仰提升教育课程,如政法学院开展的“大学生信仰提升教育活动”网络课程等得到学生的喜爱。

(二)专业教育指引,帮助学生解决专业迷茫问题

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各专业发展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所选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以及就业方向。我们可以利用学院资源,如邀请法学老师,引导学生做好专业学习规划:“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优秀的标准是什么”等,形象生动地为同学们解答了对于专业的迷茫,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热情,日常工作中可以在微信、QQ上为学生解答专业和就业等问题的咨询。

(三)师生友爱互助,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政法学院开展“心理驿站·我们的节日”,让师生一起度过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以此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群体,在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师生间的友好情谊。最终达到让新生能够用于挑战尝试,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的教育目的。

四、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辅导员应该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更好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好的辨别和区分网络上的信息,及时为学生科学解读和分析网络信息,去伪存真,远离低俗信息。

2.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介的结合,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更好的传播优秀文化,构建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工作思路和方法要有更深层次的思索和总结,创造性、创新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五、小结

综上,面对多元文化、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全面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辅导员应该充分全面地了解网络环境,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去接触新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晓庆,赵梓雯.“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辅导员互联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