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来为五行山下的苦难埋单?

2019-07-15蔡宇莎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苦难悟空

蔡宇莎

摘要:被命运抛入现实的悟空,渴望得到内心的归属与安定,但菩提祖师的帮助与提点、玉皇大帝的疏忽与纵容、如来佛祖的在场与强制并没有让它实现心愿,反而被迫压在五行山下承受苦难。

关键词:悟空;五行山;苦难

透过“斗战胜佛”的光环,穿过八十一难的重阵,五行山似乎成为了悟空命运的转折点。然而,当佛祖选择把悟空置于五行山下时,就一定是指证了悟空的罪行吗?事实上,那被压住的六百多年,恰恰说明悟空在为天地赎罪、为现实去蔽、为权威洗礼。与此同时,悟空用健壮的身体和强大的意志为弥补内心归属感的缺失等待时机。

一、被抛入世间,被众猴关照

悟空起初无名,被作者称为“心猿”。它由天地孕育而出,故无父母、兄弟和姊妹,这使得在它的内心深处始终留有关于亲情的期待与憧憬。后来因勇敢穿越花果山的瀑布飞泉,发现水帘洞有功,被推举为猴王,掌管猴事,并隐石字,改称“美猴王”。称谓的改变恰恰反映出心猿期盼得到外界评判机制对于本体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并从中寻找到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对于在猴群里安心生活的归属感。

当然,心猿也从未辜负众猴给予自己的信任与厚望,并用实际行动证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亲人誓言。心猿学艺归来,得知众猴被混世魔王欺虐,果断前往侵略者驻地,以报不平。阳寿已尽的心猿,被无常拖入阴司,借机将生死簿上的猴属名字一概勾掉,让自己和众猴都摆脱了死亡的担忧与恐惧。在蟠桃会上又起祸端悟空,偷挟了几瓶好酒悄声下界,与众猴畅饮。

另外,心猿的出身也隐含了作者对于生命苦修的理解与彻悟。心猿由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演化而来,虽没有亲情庇护,但从未缺乏自然的抚育,这也无形决定了他的生命选择——在无限宽广的宇宙中,用尽全力,自觉承受苦难,并担负天然的责任,从而在精彩的过去、苦难的当下和充满希望的未来之间形成一种平衡,以成就修心伟业。

二、喜获法名,发展失衡

花果山的生活甚是滋润,但无法抵抗“无常”对于人生可能性的制约。故,心猿外出寻师问道,以求长生不老。初见祖师,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一颗赤子之心全然展示。于是祖师问其来处,闻之倍觉难行,便怒斥心猿,但听解释,方才理解。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祖师对于心猿的信任与偏爱,默认了心猿确为可塑之才的事实。

接着,祖师为心猿取姓。根据其身躯之行,教姓“狲”,后去兽傍,教姓“孙”,以合婴儿本论。这一决定表现出祖师对于心猿的希望与寄托——无论人生行至多远,都需要拥有一颗如婴孩般纯净的心灵来抵挡现实的纷扰与残酷。另外,姓氏的提出不仅让心猿自动进入由关系所构成的现实环境,还让它感受到被关心、被照顾的存在价值。

随后,祖师为心猿定名。因师门中有十二字,分派起名,轮至心猿,正当“悟”字,便取法名为“悟空”。如果说“觉”是一个瞬间,那么“悟”便是一个过程,无论是谁,都需要用漫长的生活道路来证明短暂的一生,在觉醒与顿悟的交合里探得生命的本源,至于心猿也不可例外。倘若个体彻底领悟人生的真谛,那么就会转向“空”的精神境界,正合“鸿濛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逐渐领悟长生妙道和七十二般变化口诀的悟空,偶得机会在师兄面前卖弄。师傅料想其日后必生不良,为避免受到牵连降罪,借机辞徒。至于悟空,自当聪慧,它明白唯有离开才能保全过往的美好,于是只身告别。由此观之,哪怕是修炼多年的菩提祖师也没能逃脱世俗的处世模式,展现出以实际利益为核心的师徒关系。另外,反观祖师教育悟空的过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技艺的传承,忽视情感教育的启迪,这将导致悟空的心智发展失衡,并会在不断变化的场域中反作用于它的生命意志,继而迫使其承受由道德感和价值感双重崩塌所带来的生命苦难。

三、玉皇失责,权威失落

玉皇大帝作为中國神话故事当中的天父,为众神之皇,管辖世间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接受万民的虔诚膜拜。悟空出世之时,他派遣千里眼和顺风耳以探详实,得知是一石猴,便放手不管,任其成长。事实上。降临世间的悟空虽然身体发育完善,但内在世界尚未成熟,需要外界力量的呵护与养育,可是作为天父的玉帝,显然没有意识到为它带去应有的关心与爱护。

当玉帝错过了向悟空给予关爱的幼年时期,似乎意味着他又要错过引导悟空成长的童年时期。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菩提祖师那修行归来的悟空更是欢脱,为获得称心的兵器,下至东海,索拿如意金箍棒,而后行至地府,勾销生死簿,最终引得东海龙王和地藏王菩萨表文进上。玉帝本想将其收伏,强销死籍,但为保全尊耀,降招安圣旨,授予悟空弼马温一职。显然,为图省事的玉帝,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约束悟空无所顾忌的心性,没有考虑将具有非常之能的悟空安排到普通工作岗位所引发的祸患。

当得知弼马温非要职,悟空心生嫌恶,武断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并迎战巨灵神、哪吒、李天王等人,以胜作结,从而发泄壮志难酬的情绪。太白金星自是明白心猿的委屈与狂妄,奏请玉帝封悟空为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求得四海清宁。作为最高权威的拥有者和最高权力的所有者,玉帝将自我反思的能力放置脑后,再次听从此条建议,给悟空在天宫设立齐天府,命其掌管蟠桃园。不久,属于无禄人员的悟空因没有收到参加蟠桃会的邀请,便哄骗赤脚大仙到通明殿演礼、变作他人模样偷吃美味佳肴、偷食太上老君的仙丹……这些举动令玉帝愤懑,便派十万天兵天和二郎真君协同伏妖。

纵览此处内容,玉帝始终没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当悟空需要爱的滋养时,他无暇顾及,不去补给爱的养料;当悟空做错事情不知悔改时,他善心泛滥,不依据天性,循循善诱;当悟空走向自我失控的状态时,他才感到危机的到来,不得不使用暴力加以制止。因此作为悟空的大家长,他对子女的教育不是晚一步,就是早一步。

四、如来“强势”,暂缓危机

悟空大闹天宫,诸神尽力擒拿,后来观音菩萨用宝瓶击中其天灵,七圣借机按住将它押去斩妖台,但因曾偷吃仙丹,毫不伤损,故将其推入八卦炉中,以便处死。历经七七四十九日的锻炼,悟空不但未死,还练就“火眼金睛”,只是它在精神层面已经处于失控状态,不能自已。特别地,在西天佛祖的手掌里,照旧张狂,不知天高地厚,直到一掌盖住它身,将其压在五行山下,才还四方安宁。

佛祖轻轻一掌,便将悟空的生命意志果断遏制,不留得反抗的余地。此时的它必定苦痛:在拥有绝对自由的巅峰被绝对的束缚所控制,在大起大幅的命运里品尽沧海桑田。站在天地万物俱荣俱损的角度,面对天宫秩序的混乱,西天佛祖的做法也许是一种必然。因为悟空不具备享受绝对自由的思想意志和强大能力,一旦任其行动,必会引发更大的祸患,甚至伤及无辜。故而,用外部的强力将心猿压在五行山下,制止其行为的恶化,进而为自我反省提供一个稳定的场域。

当然,这样的结局也体面的告诫众神应该进行集体性反思——谁来为压在五行山下的悟空所承受的苦难埋单?故唐僧要去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契机,即:通过唐僧的引导来弥补悟空早期教育在情感方面的缺失,从而实现天地、祖师、众神对个体发展的救赎,实现物我合一的精神归属。

五、结语

五行山,是悟空被迫承受苦难的地方,是悟空拥有奇幻人生的沉重脚注。在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之前,悟空由天地孕育而出,自在地享用着天然而成的自由与欢愉,但人文的熏陶与关照始终没有以一种正面的姿态介入其成长的环境。无论是菩提祖师的法术传授,还是玉帝众神的小觑纵容与西天佛祖的强制打压,对于悟空在心灵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都没能达成理想效果,最终让一个心智不完整的人过早承担了所谓的苦难。

参考文献:

[1]李家宝.王利军.文化视阈中孙悟空的反叛与归化再阐释:江汉论坛,2018-03-15.

[2]胡朝阳.肖荣.论《西游记》中孙悟空主体意识的发展[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09.

[3]杨小华.唐彬彬.孙悟空成长过程中所受教育及其影响[J].学理论,2015-09-10.

猜你喜欢

苦难悟空
清代悟空戏考述
“悟空”之道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悟空已被玩坏
悟空再打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