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价值

2019-07-15张颖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张颖

【摘 要】目的: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用心脏彩超诊治的价值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位患有前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这140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用超声检测以及B型利钠肽检查,对比病人心脏的相关超声指标以及B型利钠肽和心功能之间的联系。结果:病人的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数和B型利钠肽水平呈反比,相關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病人心脏的相关超声指标和心功能斯皮尔曼指数具有联系,通过回归分析法显示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其心功能级别呈反比,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用心脏彩超可以为其诊治提供相关参数指标,具有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脏彩超;慢性心力衰竭;医学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身体病症造成的心肌收缩能力降低的相关病症情况,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病人心脏血液无法使静脉血液正常回流,从而不能满足病人的组织代谢的相关需求。心力衰竭大多由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瓣膜病症,内分泌病症以及相关慢性肺病等病症发展,是很多相关心血管病症最终发展的病症。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如果病人病发,虽然不存在心肌损伤,且在医学临床上的病症表现比较稳定,但相关病症依旧可以继续发展,因此,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的治疗中,需要注重相关病症的检查以及诊治,有利于医学临床上的治疗和干预。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位患有前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旨在对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用心脏彩超诊治的价值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位患有前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在这140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当中,包含了90位男性病人以及50位女性病人,病人的年龄区间在45岁到88岁之间,病人年龄的平均数是64.2岁。在这140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当中,有60位病人患有冠心病,28位病人患有扩张性心肌病,12位病人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15位病人患有心脏瓣膜病症,25位病人为其他相关病症。根据心力衰竭分级标准,将140位病人分别分为一级30位,二级40位,三级40位以及四级30位。

1.2 方法

采取相关样本: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入院之后,相关医师要对病人施行心功能评级。利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病人的心动视图状况,从病人的胸骨一侧测量其心脏瓣膜长轴切面。对病人的心室,心房以及射血分数等相关指标改变进行检测,并将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液三毫升,施行血浆B型尿钠肽数值的检测,然后将样本放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试管当中,使用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对B型尿钠肽的浓度进行检测,检测时间是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之间。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比较,通过t检验,P小于0.05,表示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分级

依据病人的心功能分级状况施行对比分析,不同心功能级别的病人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中,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B型尿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联分析

根据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作为因变量,将病人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作为自变量,制定回归分析法,表示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其血浆B型尿钠肽的关联不因为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在医学临床上的相关并发症等因素的不同而受到影响,病人血浆B型尿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对病人血浆B型尿钠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施行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示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其血浆B型尿钠肽的关系呈反比,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

2.3 心功能分级和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对病人施行心脏彩色超声进行检测后,依据其相关指标和心功能分级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示病人的心功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联系吃鞥反比,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表示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愈高,病人的心脏功能分级愈高,其他超生指标检测结果和病人的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联呈正比,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

3 讨论

心脏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脏功能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关联到人体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在医学临床上的病症表现,需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式,由于心脏的供血功能存在障碍,致使病人的携氧能力进一步降低,造成心脏细胞相关功能的异常,对病人进行检测后表现是心电图活动的异常。通过心电图,可以对病人电生理以及心结构的相关变化进行反应。相关心血管病症,是一种病发几率高,致残几率高,病人死亡几率高的高危病症。一些研究表示,病人心电图的改变以及局部心脏的携氧能力和血流量的改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果在心脏病中增加一些患病因素,会很有可能发展至心力衰竭。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降低,病人心脏血流量减少,相关组织灌注不良,无法保证机体代谢需要的血量,使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以及耐力降低等相关病症情况,而心脏血流量的降低,会影响心脏回流的静脉血液,使病人存在瘀血的情况,外化表现是消化道瘀血或是下肢浮肿等情况。

通过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病人心脏的相关功能状况,包含病人心脏瓣膜的闭合以及开启情况,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状况等等。在相关检查的过程中,应用心脏彩超可以位医学临床的治疗提供与相关病症具有联系的心脏图像以及相关功能数据,依据病人的心室壁的运动状况,可以判定病人是否存在冠心病。另外,通过应用心脏彩超检查,也可以将病人心室壁的运动状况反映出来,从而判定病人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状况,在医学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治价值。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功能评估手段,一些研究表示,可以根据心肌生物能量学,将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状况予以评估。在本次研究中,病人的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数和B型利钠肽水平呈反比,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病人心脏的相关超声指标和心功能斯皮尔曼指数具有联系,通过回归分析法显示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其心功能级别呈反比,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治存在成本低,可靠性高,重复性高以及非侵入性的特征,在针对心力衰竭的医学临床诊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可以位相关医师反应病人心脏的相关指标,从而位医学临床上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具有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刘斌,张彤迪.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01).

[2]梁淑贤.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5(09).

[3]周志惠,周杨,章平升.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9).

[4]姚永伟,陶艾彬,沈冬丽等.半乳糖凝集素3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05).

[5]姜亦然,耿书军.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作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02).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曲美他嗪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