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研究

2019-07-15张秀梅

祖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历史教学初中

张秀梅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重要作用,而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引入历史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阐述历史知识的概述及分类,然后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知识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有效引入的策略,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有效引入   分类   重要性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入手点,而历史知识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对历史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依据,而且还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将历史教学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历史,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历史知识的概述及分类

历史知识实际上是指人类历史上每个阶段的生活信息和发生的重要事件,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根据,而且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历史知识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口述和文献这三类型,其中实物是指碑文和画作等,它具有直观性;口述主要是指民间传说等;而文献主要是指史书。按照价值为标准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第一手知识和第二手知识,其中第一手史料是历史重要的理论依据,是记录历史的原始资料,它是最接近事实的;第二手史料是在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来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组成历史教材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历史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可以是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有效引入的策略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合理的利用史料,而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將历史知识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多媒体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虎门销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和视频,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进而了解虎门销烟的壮举和重大意义。另外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来感染学生,然后根据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和预习情况将知识进行整合,然后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合理设置问题完善历史知识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要合理的使用历史知识并以教学重难点为核心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分析,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重难点完成学习目标。比如在学习对外友好往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的将史料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如可以给学生观看《职贡图》让学生分析这幅图反映当前唐朝对外关系现状,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选择一位发言人展示讨论的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唐朝对外友好的原因,并选择相关事例来分析对外友好的背景、前提和基础,通过探究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史料知识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是合理利用史料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结合前文的知识如鸦片战争等内容将知识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的途径搜集更多的资料作为补充来建立侵略与反抗这一专题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史料知识来进行补充,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此专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材为主史料为辅

目前初中历史所使用的教材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编写的,它不仅有文字内容还包括图片和相关的视频资料,所以目前除中国历史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符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的,与历史教材相比,历史知识虽然更加丰富,但是大部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符,过多的利用史料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史料,遵循教材为主历史知识为辅的原则,发挥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判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在历史分析中停留在表面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由此看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保证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征相符,以此来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要融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史料,并根据历史知识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引入历史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魅力。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设置问题完善历史知识体系以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等途径来实现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进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晓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4(04):96-97.

[2]栾尚标,王林红.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刍议[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21):90-91.

[3]刘琛.地理知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J].教育,2017,(51):19.

[4]牟贵勤.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1):132.

[5]于斌杰.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02):248-249.

[6]秦伟伟.试论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05):84,88.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历史教学初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