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动反馈系统设计

2019-07-15朱婷廖小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系统设计互联网

朱婷 廖小勇

摘 要:为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反馈系统正逐步走进我们的教学课堂,合理利用好教学反馈系统就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款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动反馈系统,并简要说明了其实现过程,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反馈中的数据处理效率,使得反馈的实时性增加和覆盖范围更广泛。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互动反馈系统;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97

1 前言

教学互动反馈系统是利用电脑、平板、多媒体、手机等作为技术工具,将课堂的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作业测评等信息实时高效地反馈给老师的一种教学系统。

莊君明、贺志强等开发出了全新的IRS课堂评测系统,并结合Moodle这一教学平台研究其应用的模式。盛津芳、李龙等构建了基于WEB的反馈系统,该系统关联了学校的教务平台,使得反馈系统的应用范围不再只局限于课堂。李秋萍建立的是一套基于CRSCloud的平台,该系统也是在Web端实现教师用户端和学生用户端的共同需求。刘文龙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教育,采用智动课堂系统,利用Pad终端代替书本,记录下师生间的交互行为,采集和分析数据后反馈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图表等直观方式展现。在“互联网+”教学大背景下,本文拟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互动反馈系统,该系统从学生端和教师端两个方面出发,采集学生考试答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展示与汇总,以便教师能够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向创新型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展开知识的传授。

2 系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2.1 结构分析

将该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分为两个模块:即学生系统端和教师系统端,其中学生系统包含浏览器、联网系统、摄像头;教师系统包含问卷管理单位、数据统计单位、系统设置单位。

在设计系统结构的过程之中,我们要考虑到尽可能地让系统简单、易操作,我们需要准备电脑、摄像头、手机等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就是操作系统、浏览器、常用的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软件。

我们所设计的反馈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主要是由试题单位、试卷单位、过程单位、测试单位这四部分所构成。试题单位是记录各个试题的具体信息,包含试题编号、类型、正确答案以及每题的分值等。试卷单位是容纳下发试卷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试卷名称、类型、每题的分值,选项和总分值、学生提交时间等。过程单位是用来记录考试过程中学生的答题信息,包括试题编号,所选选项是否正确,而测试单位则是用来收集试卷下发和上交过程中的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和试卷编号、上交与下发的时间。

2.2 结构设计

(1)学生系统的功能设计。

学生系统是通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登录相应的网站,老师和学生可在浏览器上实现互动教学,如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课堂问卷调查等。使用WIFI,通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进行对应的二维码识别之后,在电脑端浏览呈现的网页内容,供老师或学生提交信息。

(2)教师系统的功能设计。

教师系统端是教师编排和设计答题顺序、题目类型、相应题目分值与编排等活动,随后教师将这些题目在平台上发布给学生;然后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答题情况存储到系统资源库里面;最后老师在平台上查阅学生卷面的答题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就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到学生所反馈到教师端的教学信息,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整改与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数据库负责保存由学生端传输而来的学习行为;服务器用于提取、处理和分析学生答题过程中的数据;然后可以汇总成统计图表;最后由教师端向服务器请求查看学生信息,接着服务器返回教师端以便供老师参考,或者返回到大屏幕上,展示到学生面前;当教师端和学生端接收到反馈结果之后他们首先应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学生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就可以实现完整的反馈流程。

2.3 反馈结果设计

及时反馈系统是通过移动终端来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收集学生考试答题的正确率和用时等,系统端将这些信息统计分析后做成图表,展示到老师和学生面前。

3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互联网的反馈式教学系统可以完成学生端签到、师生间互动和教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能够通过凭借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在平台上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能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认为全面的即时反馈系统已离我们不远。

参考文献

[1]庄君明,贺志强.基于IRS的课堂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01):116-121.

[2]盛津芳,董科,李龙,等.基于Web的学生反馈系统的构建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1):48-54.

[3]李秋萍.移动学习环境下课堂应答系统(CRSCloud)的设计与开发[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4]刘文龙.基于移动终端环境的教学即时反馈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3):84-87.

[5]蒙秋琼.基于手机APP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开发[J].广西教育,2016,(31):187-188+192.

[6]薛胜兰.基于智能手机教学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7):115-120.

[7]谭庆芳,晏轲.二维码实时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60-62.

猜你喜欢

系统设计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