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破烂王”,妈妈莫慌张

2019-07-15胡运玲

现代家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童童瓶子宝贝

胡运玲

每个孩子都当过“破烂王”

带孩子下楼玩,遇到一件有趣的事儿。

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和妈妈,走在我们前头。走着走着,小男孩突然停下脚步,蹲下身捡起了一个塑料酸奶瓶。

男孩妈妈见了,皱了皱眉头,如临大敌似的拍了下男孩的手:“快扔掉!一个破瓶子你也捡?这种破烂有什么好玩的?每次见了都当宝贝捡起来。”

男孩的手一抖,瓶子掉到地上,骨碌远了。没想到,小男孩又跑着去追。妈妈一个箭步上前,用脚把瓶子踢进了冬青丛中,拉着男孩就走。

这时,我女儿的目光也被那个印着小熊图案的瓶子吸引住了。她跑上前捡起被踢进冬青丛的瓶子,给我看:“妈妈你看,好漂亮的瓶子。”

我笑了笑:“嗯,拿着玩吧。正好咱们去喷泉那,你可以用来装水玩。”女儿欢喜地拿着瓶子,当宝贝似的。还研究起上面的图案:“妈妈你看,瓶子上的小熊也在喝酸奶呢。”我们就小熊喝酸奶的话题聊了起来。

那个小男孩被妈妈拉着,一直回头看我女儿手中的瓶子。那神情有点失望,有点不高兴。好像到手的宝贝被人抢走了似的。

后来,女儿用她捡到的酸奶瓶玩水,玩得不亦乐乎。你看,谁说她捡到的是个没用的破烂?她捡到的是个玩水的宝贝。玩完后女儿还舍不得丢,又拿回了家。

你有没有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这么一个阶段,出门玩的时候,特别爱捡破烂。一个瓶盖、一片树叶、一截木棍、一个香烟头、一颗小石子……他们都好奇地捡起来研究一下,再当宝贝似的装在口袋里,把口袋塞得鼓鼓的。

有些家长对此很反感,只考虑到了卫生问题,嫌脏,就阻止孩子捡破烂,甚至还批评教育一番。

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不认为自己捡的东西脏。在他们眼中,那些东西充满着新奇的吸引力。那各种各样的“破烂”里,有他们想知道的奥秘。

对孩子而言,捡破烂是一件惊喜而快乐的事。

每个孩子都当过一段时间的“破烂王”。过了那个阶段,他自己就不捡了。

孩子为什么爱捡破烂

为什么年幼的孩子如此热衷于捡破烂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好奇心使然

很多东西,大人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但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些东西他并不太熟悉,或者没见过,想拿起来看看,近距离研究一下;或者那些“破烂”上花花绿绿的图案吸引了他;或者他喜欢那个“破烂”东西。

比如有一天,我带女儿去植物园玩。她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注射用的针和药袋。她就捡了起来。我一眼就看出那是给树注射营养液用的东西,但是女儿之前没见过很好奇,就捡起来问我是什么。我给她讲了,她才明白。

是好奇心驱使孩子喜欢东瞧瞧,西望望,低头找找。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发现新事物。

2.游戏性

除了好奇心,孩子还把捡捡拾拾,收集破烂,当成了一种趣味游戏。对孩子来说,就好像寻宝一样。每捡到一样喜欢的东西,都是寻到的一个宝藏。

孩子会惊喜,会兴奋,会开心,有一种收获的满足感。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寻宝游戏中。哪怕爸妈阻止,甚至屡次挨批评,也不肯放弃这种寻宝的快乐体验。

在孩子的世界里,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乐趣,每样东西都值得玩味一番,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玩。

现在你明白了吧?所以说,请允许孩子捡破烂玩吧。只要不是捡危险的东西,在安全范圍内,成全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一点收集的自由和乐趣。

支持孩子捡破烂的好处

◆激发好奇心,保护发现欲

如上所说,孩子喜欢捡破烂是出于好奇。支持孩子捡破烂,就等于善待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孩子的发现欲。

我们都知道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好奇是好事,是学习的原动力。保护孩子的发现欲,也是在保护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思维习惯。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提升专注力

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发现了一样东西,想认真研究一番时,会蹲在地上好久都不起来。他这是在观察,在探索。这种投入,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

通过观察,孩子学到了知识。观察小昆虫,增加了昆虫知识的认知;观察落花,知道了花瓣的异同;观察不同东西的质地,知道了软硬……

孩子就是这样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增加了见识。

◆与孩子走得更近

孩子捡到某样宝贝,总是急于分享给身边的爸爸妈妈,甚至还想邀请爸妈参与其中。

如果我们接受邀请,分享孩子捡来的破烂,或者和孩子一起捡破烂,孩子会非常高兴。这种亲子活动,让我们更加亲近孩子。

怎么配合孩子度过敏感期

◆珍视孩子捡的宝贝

有一天带女儿去公园玩,在银杏树下,女儿捡起一片银杏叶递给我:“妈妈,送给你。这是最好的一片银杏叶。”

我左看右看,看不出它比别的银杏叶好在哪儿。不过,女儿既然说好,那我就认为它好。我郑重地收下致谢:“好的,谢谢宝贝!”她很高兴我收下了她捡的树叶。而且我没有随手扔地上,一路拿着,后来装进了包里。

记得以前女儿也会捡了东西送给我,当她看到我随手丢弃时,很生气:“妈妈,你怎么扔了啊?那可是我送你的啊!”

想想也是,虽然是孩子捡的破烂玩意,但孩子把它当宝贝一样送给我们时,它就真的具有了珍贵的意义,怎么能随意丢弃呢?

东西不值一提,但是,孩子的心意很宝贵。

即使是不便留下的东西,真要丢弃,也不要当场丢。趁孩子看不见的时候悄悄丢掉,免得孩子不高兴。过后,他也就忘了。

◆随身携带塑料袋

自从知道了女儿出门爱捡破烂,而且捡到后还喜欢让我替她保管,放进我的包里,我就长了个心眼,包里常备几个塑料袋。

出门后,女儿捡到一些宝贝玩意,我就让她专门放在塑料袋里。这样既方便,又卫生,不会弄脏了包里的其他东西。

所以,在孩子爱捡破烂的敏感期,妈妈出门时不妨往包里塞个塑料袋,备用。

◆回家做好清洁卫生

很多爸妈不愿让孩子捡破烂,最主要的是担心孩子的卫生健康,手沾上细菌。

对此,孩子每次出去玩,回到家就先让孩子洗手。形成了习惯,孩子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洗手。

为了增加孩子洗手的趣味,可以教孩子唱洗手儿歌:“淋湿双手抹皂液,手心相对搓一搓。手心手背交叉搓,指缝也要搓一搓。十指相扣搓一搓,手腕也要搓一搓。指尖向下冲一冲,小手洗得白又净。”

孩子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洗手。好玩又记着洗手要领,洗得更干净了。

做好清洁卫生,避免孩子因接触捡来的破烂而带来健康隐患。

◆开辟收藏角

邻居家的童童也是个小小破烂王。童童妈就让童童把她捡回来的破烂宝贝放露台上。露台上堆着各种各样的小石子;长短不一的小木棍;废弃的假花;各种饮料瓶子瓶盖,都是童童收集来的宝贝。

妈妈会跟童童商量,不定期清理掉一部分。不然,露台都要装不下了。

我们也可以像童童妈一样,给孩子开辟一个收藏角落,用来放孩子捡来的宝,留一片自由地给孩子。

◆制作收集展览册

孩子爱捡破烂,也可以引导孩子上一个台阶,变成有意义的收集。我和女儿就制作了几个收集展览册,用来收集她捡到的宝贝。

其中有一个昆虫展览册,都是她捡到的死掉的小蜜蜂、天牛等小昆虫。做成标本,收集成册。可以长期观赏,同时孩子也了解了一些昆虫的知识。

我觉得这挺有意义的。有些垃圾和废品,可以变废为宝。

孩子捡的不是垃圾是快乐

我们和孩子,真的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要试着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规律。

这种规律,不会因为大人的阻止和批评而消失。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善待孩子某些时期的某些行为,像捡破烂。

学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就能更接近孩子,更了解孩子。

有时候,我们能从孩子喜欢的动画影片中读懂孩子。之前看过一部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面有个机器人叫瓦力,它是垃圾清理专家,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地球垃圾。

这项工作很枯燥,但是瓦力自得其乐,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收集到一些自己喜欢的宝贝。他简直成了收藏专家。

有一天,它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破胸罩,它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套在眼上试了试,觉得适合当眼罩,就放进收藏箱里;它还捡到一个小布偶;一个弹弹球,都当宝贝收藏起来。

最令人捧腹的是,它捡到一个蓝色的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枚闪闪发光的钻戒。可是瓦力呢,取出钻戒甩手扔了,把漂亮的盒子当宝贝留下了。

每当想起这一幕,我都为之震撼。这导演真是深谙孩子的心理。孩子就是这样,大人看重的东西,孩子可能不屑一顾。而孩子喜欢的东西,或许在大人眼里一文不值。

在孩子愿意捡破烂的年龄段,请允许孩子开心地捡拾吧。

要知道,孩子撿的不是垃圾,不是破烂,而是快乐,是宝贝。

我们只有更懂孩子,更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而且是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去爱。您说是吗?

【编辑:花洁】

猜你喜欢

童童瓶子宝贝
瓶子赛跑
瓶子赛跑
大家会这样说
童童的老爷车
暑假作业
瓶子赛跑
肥水不流外人田
“神奇”宝贝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