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现象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2019-07-14通讯作者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650500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网红价值观大学生

(通讯作者) (昆明理工大学 电力工程学院 650500)

“网红”是指现在显示社会中并不具有各种成名的必备资源、因哗众取宠或者某件意外事件单纯依靠网络出名并受到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网红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被放大,加之大学生抗诱惑能力不强、易受到外界影响,网红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政治观念、道德认知,甚至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对网红现象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以及实际发放问卷给学生,调查目的希望结合大学生实际,研究“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影响。

此次问卷共计14个学院235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226份,有效率96.17%,其中女生占30.2%,男生占69.8%。

1.对网红的了解认识程度

回收问卷中,23.0%的学生表示对“网红”非常了解,45.2%的学生表示对“网红”比较了解,有31.8%的学生表示对“网红”不了解。总体来讲,接近70.0%的学生对“网红”有了解,可见当今“网红”在大学生群体具有很深的影响力。

2.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到网红

大学生了解“网红”的渠道多种多样,经过统计,高达83.6%的人是通过快手、YY、抖音等直播平台了解到“网红”的,其次是微信、微博、QQ等聊天软件比例为41.4%,通过贴吧、知乎、搜索引擎途径分别为23.1%、19.3%、18.9%。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通过其它途径和社交方式了解“网红”,占比为3.4%。

3.你认为网红影响了你的哪些方面?

67.0%的人认为网红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具体表现在,觉得影响到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的占比为18.0%,谈话方式、语言习惯占比为26.5%,穿衣打扮、购物方式、消费观念的占比为30.2%,创新创业、就业择业观念的占比31.6%。

4.对待网红的态度

56.8%的人对网红还是比较喜欢和欣赏的,他们认为网红多才多艺、知识丰富、而且能够给大家在无聊的时间带来消遣和快乐;13.1%态度是持理解和支持态度的,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对网红这种职业也越来越接受;但仍有12.1%的学生对网红变现出明显的厌恶和反感。

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向正向发展

根据腾讯数据显示,60%的网红主要由青少年、大学生构成,而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内心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偶像是其精神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加之现今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各类明星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加之“网红”比明星更加的接地气,更贴近大学生生活。他们的活力、创造力直接给大学生带来了“榜样效应”。前段时间,一位在工地打工的20岁女孩走红网络,女孩青春可爱的笑容和身后恶劣工地环境的巨大反差,一时间引发大家热议,很快她拥有了20多万粉丝,网友给女孩一个绰号,叫“最美工地女孩”。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国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人是创新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大学生作为中国的未来,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促使新时期的大学生对新的科技和知识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认识。比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滔、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玮等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他们身边的创业成功的榜样,创业事迹激励着大学生们不断努力学习知识和创造,也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并不只是用来娱乐和消遣的地方,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创业理想的孵化器。

(二)消极影响

1.冲击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某些“负能量网红”为了吸引粉丝,通过扮丑、整容等方式来哗众取宠。比如:通过不断整容的“锥子脸”男刘梓晨,凭借着“炫富”“辱穷”的惊世骇俗的言行,博取大学生的眼球,迅速蹿红的炫富男。污染了大学生的心灵,致使一些大学生在“负能量网红”的“炫富风”和“拜金风”的鼓动下,将金钱的作用片面夸大,造成大学生对金钱产生盲目崇拜和追求,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等的高尚道德观念削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稗草丛生,造成大学生很容易把那些低俗、恶俗、媚俗“三俗”的东西当做是时尚和美的东西,使得他们的审美被蚕食、扭曲甚至逆转,价值观的建设产生了恶劣影响。

2.误导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标准

许多“网红”一夜成名,颠覆了传统的通过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传统观念,迎合了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对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想急于证明自己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对社会资源掌控较少,他们更容易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认为靠机会和幸运取得的成功机率较大,使得一些大学生评判职业好坏的标准变得畸形,会使他们在往后的职业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能毫不费力就获得名利的工作,而完全忽略那些操作性难但社会价值大的工作。其次,容易滋生不良的择业心理,部分“网红”所代表的极端个人主义职业道德观,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忽视道德的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心理。

三、针对“网红”现象正反效应的对策

“网红”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但由于互联网上“网红”的良莠不齐,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充分利用好“网红”这把双刃剑,对“网红”现象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争取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上“网红”这趟快车,将“网红”变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政府加强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净化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这一大背景下,政府机关应利用法律、科技等手段来加强网络的监控、监督和管理力度,在充分尊重网民言论自由的同时,对网名尤其是“负能量网红”的一些不正当言论和违法行为进行禁言、禁播,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于观看不良信息的网民进行警告,屡教不改者进行处罚。

(二)高校充分发挥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文明校园”

高校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红”入手,充分了解互联网“网红”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利用高校校园平台,整合资源,借鉴“正能量网红”模式中的有益经验,建设一批囊括学校党政领导、教职工、学生干部等人员在内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借助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让大学生主动选择学习接受正面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先进人物带动周边大学生学习并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远离低级趣味的“负能量网红”,进而为高校孕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网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空间最活跃的群体,是网络社会的产物,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科学的看待“网红”,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形成齐管共抓的工作格局,加强高校在视频空间、自媒体传播、新兴业态领域的应势而动、在内容输出、传播方式上的引导,充分发挥“正能量网红”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降低甚至消除“负能量网红”的错位、扭曲、偏离效应,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空间。

猜你喜欢

网红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价值观(二)
我要当网红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