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信红包”事件中公共管理者的公共伦理缺失问题及对策

2019-07-13舒燕辉黄应龙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8期

舒燕辉 黄应龙

摘 要:公共管理者作为拥有公共权力行使公共职能的公职人员,本应竭尽全力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某些个体却成为“微信红包”事件的阴暗面,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公共伦理缺失的问题。本文从成因分析、不良影响以及优化对策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以期提升公共管理者的伦理缺失问题。

关键词:微信红包;公共管理者;公共伦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兴起,人们社交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其中的“红包”功能也逐渐成了人们沟通情感的有利方式。本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利产物,近年来却随着相关“微信红包”事件的曝出,“微腐败”也逐渐成了它的标签,相关事件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拥有公共权力行使公共职能的庞大群体——公共管理者以及公共伦理的缺失。

一、公共伦理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公共管理者思想觉悟不高

十九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党风思想学习,提升思想觉悟,明白党员干部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由于思想觉悟不高,某些公共管理者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意识不到位才会做出违规的事情。

(二)公共道德规范的意识不强

作为公共管理者,除了要遵守相关规定规则外,还应该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公共道德规范在于从思想意识及道德上约束公共管理者的行为,跟相关规定规则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道德的基础在于良心,一些公共管理者在行为上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未能遵守道德规范,违反了公共伦理。

(三)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不到位

监督是規范干部行为的有力手段,同时也可以对其他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有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党内监督是主要监督,能够更好地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他们的行事作风,一旦不到位,就会让一些干部有可乘之机。同时群众监督也不到位,有些监督渠道形同虚设,相关部门对群众监督没有重视起来。

(四)违纪违规成本过低

某些公共管理者频频违纪违规,重要原因还是违纪违规成本过低,让一些人认为即使违纪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惩罚,并没有触及到违规者的根本利益,后续也没有再加强教育培训,进而使得他们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二、公共伦理缺失的不良影响

(一)损害了政府形象

十九大以来,国家就致力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把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评价便放在了首位,由于某些公共管理者并没有把国家的目标放在心上,大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让人民群众对政府失望,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从而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拉开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这会严重影响以后政府工作的开展。

(二)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

我们一直把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原则,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人民群众赋予了我们权力,所以我们的权力也是应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为群众谋福利,帮助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然而某些公共管理者为了一己私利,不仅没有为人民解决问题,反而还侵犯了人民的权益。

(三)不利于公共道德规范建设

很多公共管理者并没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意识,认为硬约束才具有震慑的能力,软约束便都不放在心上,从而使得某些公共管理者违反了公共伦理,也让其他的公共管理者忽视了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不利于公共道德规范的建设,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谐稳定。

三、解决公共伦理缺失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

公共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关于公共管理者的行为规范,定期进行党规教育培训,加强行政文化教育建设,要先从思想上进行规范教育,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身份,也可不定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同时各个干部自己也要加强学习,提高人生修养,懂得自省与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对干部的要求,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做一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公仆好园丁。

(二)加大监督力度

监督是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有力手段,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共同规范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内部监督要求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零容忍的姿态进行监管,不能有擦边球和套关系等情况存在。同时外部监督也要利用起来,畅通监督举报电话,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公开透明化的办公,另外要加大宣传,让群众明白监督渠道及监督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其中,更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群众的参与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三)加大处罚力度

对于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政府形象的做法,要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不仅仅是写检讨书及道歉信这么轻松,行政人员可以把不遵守规定规则、违反公共伦理与干部的任职、升降和奖惩相结合,只有涉及到当事者的切身利益,才能进行强有力的处罚,而对于其他情况严重的可以进行辞退处理,以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明,才能更好地起到震慑作用,更好地让干部为人民办实事。

(四)强化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每个单位的重要工作,对于反面例子可以将其作为典型,引以为戒,提高重视,规范自己的行为作风,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同时,要积极挖掘身边的优秀事例及榜样人物,在社会和单位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榜样,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这样的宣传教育还可以给人民群众以信心,让群众相信公共部门能全心全意为其服务,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结束语:

公共管理者本应维护公共利益,却因公共伦理缺失造成了损害政府形象、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以及不利于公共道德规范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处罚力度以及强化宣传教育加以解决。当然,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还需每个人共同努力,在社会上形成遵守公共道德伦理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燕丽芳,贺雅妮.公共伦理视角下行政行为的失范与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5):190-191.

[2]梁琼如.公共管理之行政伦理的实践意义与反思[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