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中的“思无邪”探析

2019-07-13张进玺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山西五寨036200

名作欣赏 2019年36期
关键词:乐土硕鼠国风

⊙张进玺[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山西 五寨 036200]

在《论语·为政》里,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他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又引程子的话说:“思无邪,诚也。”“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这里是无义的语气助词。历来人们对“思无邪”这句话的看法多数持思想纯正解。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说,“思”是无义的语音词,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作“思想”解。清人俞樾《曲园杂撰·说项》中也持此说。“思”,《说文解字》:“思,容也。从心,囟声。”由“囟”和“心”组成。“囟”是指婴儿头顶骨未长拢合缝的地方。所以“思”的本义是深想、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实“邪”的反义词是“正”,“无邪”就是“正”,所谓“思无邪”,即思想纯正。所以历来人们的理解是正确的。孔子这句话的本意也是说诗经是思想纯正的。然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思想纯正”从儒家的观点看,可以理解为是“中庸”,是至诚无碍的状态。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孔子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阐述的,是对作者和读者的深刻剖析和莫大鞭策。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诗经》表现的是真性情,因为“文以载道”,客观上这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正是儒家十分推崇的中庸之道。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阐明的也是这一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是很看重诗的。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朱熹《论语集注》曰:“兴于《诗》,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朱熹将“兴于《诗》”的含义说得再清楚不过,他强调吟咏诗对于一个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陶冶情操有重要的作用。“思无邪”它不单单是文学评价的标准,更多的是一种哲学见解,是对生命的深层次要求。

孔子的“思无邪”大概表述的就是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仁”“义”“礼”的人生态度。

一般“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此为人类生存之基本要求,男女的欲望若不以“礼”“义”节制,则是对生活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破坏。所以儒家强调克制、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其实所有的宗教几乎都强调男女之欲的有理有节。《关雎》所歌颂的,就是感情克制行为谨慎并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为《诗经》首篇。

南怀瑾在他的《论语别裁》里把“思无邪”解释为:“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他还引用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来补充解释“思无邪”。所谓“思不出其位”就是实事求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是“礼和义”,义即宜,就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之谓。

《诗经》之“思无邪”不仅体现于爱情诗,就是对王室政治有所讽刺的诗篇,也不做直接的、尖锐的揭露和批评,而是教人以“温柔敦厚”之意,也就是哀而不伤,是中庸之道。比如《国风·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古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谴责、讽刺卫国国君的诗,但无论如何在起兴吟诵之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平和的愤怨,语气并不激烈,是一种无奈和忠告,是规劝和讥讽,这种风格正是儒家的温柔敦厚。又《国风·唐风·羔裘》:“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此诗讽刺了那些穿着羔羊皮袄豹袖衣服而抛弃故旧的人,表现了官员的傲慢态度和浅薄的德行。最有名的《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讽刺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历来为人称道。《毛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集传》:“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对于贪婪无情的剥削者,任凭你怎样警告,百姓是痛斥的,他们的巧取豪夺,让奴隶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产生了逃亡的念头,“适彼乐土”去寻找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家园,百姓的愿望是美好而朴素的,这种追求是一种不激不厉、从容不迫的追求,中和诚意不卑不亢。

赞颂之诗,亦复如此,如《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此诗是以叙事为主的史诗性质的作品,《毛诗序》说:“《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它是一首周人叙述其民族始祖后稷事迹以祭祀之的长诗,带有浓重的传说成分。

诗的首章写姜嫄神奇的受孕,平静的叙述,真诚的赞美,体现于字里行间。第二章、第三章写后稷的诞生与屡弃不死的灵异。对他三次遭弃又三次获救的经过情形叙述十分细致。第一次,后稷被扔在小巷里,结果是牛羊跑来用乳汁喂养了他。第二次,后稷被扔进了大树林,结果正巧有樵夫来砍柴,将他救出。第三次后稷被扔在了寒冰之上,结果天上飞来只大鸟,用温暖的羽翼覆盖他温暖他。初生的婴儿经历了如此大的磨难,终于哇哇哭出了声,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整条大路上,预示着他将来会创造辉煌的业绩,作者的情态流露于这种平实的叙述之中,朴实自然。诗的第四至第六章写后稷有开发农业生产技术的特殊禀赋,表现出超卓不凡的才能,因有功于农业而后受封于邰。诗的最后两章,承第五章末句“以归肇祀”而来,写后稷祭祀天神,祈求上天永远赐福,而上帝感念其德行业绩,不断保佑他并将福泽延及他的子子孙孙。整首诗气韵连贯条理跌宕,赞颂而不夸耀,景仰而不虚誉,读之令人振奋!

由此看来“思无邪”不仅是中庸之道,而且本身就是真情实意,就是真善美中的“真”,就是不欺,诚信。而诚信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仁”的基础。如果没有诚信,“仁”便成为空中楼阁,虚幻不实了。《论语·为政》篇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强调诚信乃立身之本,“诚信”与“真”本质内容上一致,可见“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其实“思无邪”本身就是儒家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内容宽泛,依据论语看来,孔子对“思无邪”和“仁”与“义”思想非常看重,从政治上来讲,“思无邪”是经国之计,能为统治者树立优越而适中的统治观念,激起百姓对不合于人的政治要求的怨恨,从而使在位之君改过迁善,以民为本。因此“思无邪”实际上是孔子对《诗经》的极简概括,也是孔子一生追求仁义道德的最好注释。孔子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乃至社会等级秩序都有严格的规范,而这一概括也成为儒家的文学批评标准,也是一个美学的标准。

要之,“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从思想内容和作品影响之角度做出的正确评价,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具体验证,是孔子所理解和认识的“道”。《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很久远了,可是这些民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千百年来,它一直存活于读者的心灵深处,是在不经意间而让后人醒悟并持正的作品。所以我们用诗的清雅去赏析它,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用朝圣的虔诚去倾听这无邪的民谣,实为莫大之慰藉。

猜你喜欢

乐土硕鼠国风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逆转
我的亲娘
适彼乐土
温情珠海
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奥义新论
新疆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