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反转:真相与失实的博弈和理性再思考

2019-07-11张自豪

新媒体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博弈真实性

张自豪

摘  要  随着新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信息传播环境复杂化,传播生态中出现了种种乱象和怪相。反转新闻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热现象,映射了当前媒体与大众的浮躁心态。真相与失实、速度与公信力之间激烈的博弈,媒体何以平衡种种关系?文章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指明反转新闻的危害,并从立法、媒体与受众方面提出规避措施。

关键词  反转新闻;重庆公交车坠江;真实性;博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9-0133-03

2013年,新华网发布《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反转新闻开始映入公众的眼帘,至此其发展势头犹增未减。在新闻反转的过程中,真相与失实之间激烈的博弈和角逐,鲜明地让我们看到了媒体的失责与滑稽行为、受众的盲目与一边倒的倾向性反转新闻的产生与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当前社会攻坚转型期显现的必然结果,这种“怪相”和“乱象”不禁让我们深思:当前的传播生态污浊化何时能够改观以及媒体与受众的浮躁之风又该如何有效抑制?本文将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这则典型的反转新闻为例,分析新闻反转产生的缘由、特点,并对症下药,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

1  事件回顾与概述

2018年10月28日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坠江。随后,便有媒体报道此次事故的原因系驾驶一辆红色小轿车的女司机所致。紧接着,各大媒体、网络大V以及众多网友对该事件进行转发,并对其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时间,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充斥着对女司机的谩骂,大家对她毫不客气地群起而攻之,根本不在意仍然“惊魂未定”的她此刻内心的感受,不给她解释的余地。

下午17时,警方发布消息:该事故系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越过实线冲向正在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各大媒体与网友又纷纷向被冤枉的女司机道歉,当然也不乏那些将错误的信息一删了之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的人。10月29日,随着一段公交车坠江前与小轿车撞击的正面视频被曝光,大家又一边倒地将矛头指向大巴司机,认为是司机凌晨五点K歌导致开车时睡着才引发的事故。11月2日,官方经过多方走访及前期调查,公布事故原因:系乘客刘某与公交车冉某发生强烈争执冲突所致。直到此刻,大家的喧嚣仍未停止,而是随着真相的逐步揭露一次次地转移攻击对象。

2  反转新闻定义及特征

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反转新闻又被称为逆转新闻、舆论反转、新闻反转剧等。如今反转新闻仍处于研究初期,并且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在已有的研究中,据众多学者的说法,反转新闻是指一条新闻刚发布时,舆论迅速将矛头指向其中一方,随着更多新闻细节的公布,新闻剧情出现逆转,舆论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大的反转[1]。反转新闻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肤浅、新闻事件中包含多个敏感词汇且具有很强的冲突性和戏剧性,其对象和内容较为受众所关注且极易牵动受众的情结,容易产生谣言和网络暴力。

3  新闻反转中激烈博弈的缘由

3.1  媒体刻意营造拟态环境,塑造“标签化”形象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媒体对新闻和信息的报道并非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媒体经过筛选、加工和结构化的“象征性”的環境[2]。传播主体因受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职业素养及所占立场的局限,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导致重要信息流失。而受众对于这种“拟态环境”有着非常直观、不假思索的反应,即会产生“脑海图景”,好比引爆器,将受众的情绪点着渲染,以致受众产生同情或共鸣的心理。然而,媒体虽不可能镜子似地反映社会真实,但媒体对社会真实的选择要尽可能给公众提供“整体真实”[3]。在事故报道中,媒体用“女司机”这一名词,实际上已经戴上了“媒体预判”这副有色眼镜,做出了先入为主的预判:事故肇因于女司机。而如果交通事故是男性,媒体则不会刻意强调性别,因为传统观念认为男性驾车别女性更安全。在这种刻板观念影响下,媒体塑造了一个“马路杀手”的形象,迎合了受众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好恶,却埋葬了受众对事件客观理性的认知。所以,不少网友对女司机口诛笔伐,发表一些“这就是女司机”“只要有女司机,就会有伤害”谴责谩骂之词。

3.2  短视频、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常态

所谓碎片化传播,主要是指完整的信息通过网络、手机、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再编辑与传播,呈现出块状、零散的描述形式,从而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和受众与媒介的细分化现象[4]。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步加快。每日繁忙劳碌的人们在打破传统的阅读习惯,转向点击更加便利、省时的短视频以及阅读篇幅较短的报道。碎片化、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使人们很容易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得到满足,然而,其在服务人们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一些弊端。人们在观看、阅读以及浏览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搞不清,面对支离破碎的信息,受众往往窥视不到事件的全貌,难免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2018年10月29日,一段公交车坠江前与小轿车撞击的正面视频被曝光,随后,便有人发文称大巴司机凌晨5点K歌,在开车时由于犯困才导致事故的发生。再加上社交媒体为反转新闻的发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们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习惯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客观判断的能力正逐渐钝化。

3.3  新媒体赋权导致信息传播泛化

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实现自己手握麦克风播音的梦想,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但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新媒体赋予了大众发布信息的权利,但由于受专业素养、知识结构等局限,并不意味着大众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随意编辑、发布“新闻”。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大众不再是单方面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已过渡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可是,这些人新闻职业素养并不高,他们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或一味吸引受众眼球抑或为扩大自身影响力,不惜杜撰一些子虚乌有的“新闻”,以达到目的,这就为反转新闻的发生埋下了“定时炸弹”。

3.4  后真相时代的助推加速新闻反转

2016年底,“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成为《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后真相”是指个人的情感和立场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引起舆论场的波动[5]。在后真相时代,个人往往更倾向于宣泄内心的情绪,被偏见左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大肆批评乃至攻击。他们对事情的真相漠不关心,而是一次次地在娱乐、狂欢和戏谑声中将舆情推波助澜,痛快结束后,便对其不再关注。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中也指出:群体所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6]。当“女司机逆行致使公交车坠江”这样的新闻报道发布后,网友发起的“全民声讨”实在令人惊悚,“判死刑”“一个人死就好了,干嘛连累那么多人”,各种侮辱、阴暗、冰冷之语霎时间充斥网络。后来,真相查证后,大家又把情绪宣泄的对象转移到了乘客和大巴司机身上,再一次谩骂声四起,异常刺耳。

4  反转新闻的消极影响

4.1  破坏媒体公信力,媒体形象易坍塌

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媒体机构为追“快”求“流量”,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未深入调查事件,宁可牺牲新闻的真实性。殊不知,也在瓦解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消解媒体形象,如此,还如何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每一次的新闻反转都会损害媒体的信誉,不负责任的失实报道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4.2  引发网络暴力,激化社会矛盾

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报道中,媒体用词具有明显的塑造标签化形象之嫌,“女司机”一下激起了大家的愤怒,契合了社会对她的偏见。类似这样以冠上“女”形式的报道对媒体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女总统、女博士、女经理等,这种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在受众心里已是根深蒂固。网友对女司机恶毒地辱骂,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更有甚者,人肉女司机的家庭信息,给她和家人造成了莫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扰,这种可怕的戾气在网络上已是屡见不鲜。别有用心者,将话题引到对全体女性司机的骂战上,认为女性驾车不安全、没技术,就会导致事故发生,无形之中,社会矛盾一点一点被激化。

4.3  侵害受众知情权,过度消费社会关注

媒体不真实、扭曲的报道使受众对事件的知情造成误导、带偏的节奏,再加上跌宕起伏的剧情,受众不由自主加入到这场喧哗中。在这起新闻反转的过程中,大家的焦点、视线、关注对象随着舆论的浪潮多次转移,直至最后宣泄完毕,对事情再也不闻不问,搁置一旁。

5  回归理性思考

5.1  国家应加快完善新闻立法,构建严密的信息生产传播体系,净化媒介生态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仍有很大漏洞,对媒体起到的震慑作用微乎其微,不少媒体借此投机取巧,违规成本低、代价小使他们毫无忌讳地一而再再而三突破新闻职业底线,做出越轨之事。新闻媒体享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必须有章可循、遵规守法。国家要加快完善新闻法规的步伐,构建严密系统的法律体系,加大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的违规处罚力度,使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安分守己,不敢违、不想违、不愿违,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

5.2  媒体要将“新闻专业主义”奉为圭臬,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良好操守,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基于真实的认识论上,认为记者的专业应当体现为客观、中立,是“局外人”或者“观察者”,媒体须把报道对象物化和客观化,新闻记者的最高境界是做一只墙上的“苍蝇”,记录所发生的一切真相[7]。习总书记也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在反映个别事实时,也要从宏观上展示事件的全貌[8]。在何时何地,媒体必须将真实性摆在核心位置,不偏听偏信,对于不可靠的信源,要善于思考、勤于求证,万不可为了追求新闻卖点而求爆料、猎奇、刺激的效果,罔顾新闻事实,丧失职业操守。新闻工作者也要增强自律,抱着“新闻能使社会一天比一天好”的信念,扛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增强人文关怀,提供优质健康的新闻内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5.3  受众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培养理性和批判思维

在快节奏的时代,受众每天都会面对铺天盖地而又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如何在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同时而又不被误入歧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对于热点事件,不要头脑也跟着发热,而应冷静、沉着、理性的冷思考,提高媒介批评能力;要增强对信息的甄别判断力,不要随意对未加核验的信息转发评论,以免滋生谣言,更不要情绪失控,行过激之事。总之,受众要以高智慧武装头脑,在众声喧哗中能一枝独秀,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参考文献

[1]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6):56-59.

[2]赵亮晨.社会恶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媒介伦理与报道策略[D].上海:复旦大学,2012.

[3]陈力丹,周俊.试论“传媒假事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6):11.

[4]林楠,吴佩婷.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4):47-51.

[5]南塬飞雪,胡翼青.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J].青年记者,2017(16):12-14.

[6]古斯塔夫·勒龐.乌合之众[M].赵丽慧,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8.

[7]苏婧.反转新闻的再定义:伦理学的视角[J].全球传媒学刊,2018,5(2):91-103.

[8]何正泷,田苗华,张爽.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3):19-20,128.

猜你喜欢

博弈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博弈与共振:涉警网络舆情关键点研究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