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专题片 创作理念探析

2019-07-11周游

新媒体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新媒体

周游

摘  要  典型人物专题片对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塑造社会模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典型人物片的传统创作观念和模式都面临重大挑战。文章旨在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专题片的创作观念。

关键词  新媒体;典型人物专题片;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9-0117-02

1  在创作方法上寻求创新

1.1  采用大众视角,符合时代精神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再次传播。能否符合大众的审美显得尤为关键,典型人物专题片既要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才能受到普通受众的青睐,否则作品也无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受众在关注先进人物优良品质的同时,也会好奇他们的缺点。所以要求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可以适当表现他们的某些确实存在的缺点、弱点。这样才能使人物“立”起来,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更加有血有肉,为受众所接受。央视播出的人物专题片《我们都是追梦人》塑造了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普通劳动者,不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还努力去追求着各自人生的新目标,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昭示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精神。人物专题片《履责尽责勇挑重担——唐旭东》就塑造了一名一心扑在基层扶贫工作上党员领导干部唐旭東,在展现他走村入户为美丽乡村和扶贫工作尽职尽责的同时,也通过镜头流露出对母亲和女儿照顾不到的自责之情。

1.2  运用电影级镜头语言拍摄人物专题片

新媒体能够将海量的信息资源实现碎片化的传播。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得受众的青睐,势必要提高专题片的制作水平。电视镜头讲究信息的捕捉,强调真实亲切,语言风格朴素平和。电影镜头语言更注重时空造型,意味着更讲究机位、角度、景别、运动方式、构图等镜头语言。我们创作的人物专题片《在垃圾堆中燃烧二十三年青春——邓卫忠》,讲述的是阳山县垃圾填埋工人邓卫忠默默奉献、爱岗敬业的故事。为了真实展现他开推土车填埋垃圾的实况,我们运用大疆无人机航拍垃圾填埋场整体环境的恶劣,采用全画幅相机拍摄推土车全景,利用GoPro运动防抖相机拍摄邓卫忠在驾驶室内工作的近景和神态。通过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的创作方法使得影片镜头语言更丰富,观赏性也更强。

1.3  采用故事凝练、紧凑的叙事节奏

尽量避免长镜头、慢动作等艺术效果,在简短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情节线索和信息量。专题片《在垃圾堆中燃烧二十三年青春——邓卫忠》整个片长是3分45秒,我们用了3分5秒展现出了他工作环境的艰辛,讲述了他如何从开始不适应到坚守了23年的心路历程,最后用40秒来抒情和结尾,2~3秒的镜头切换也保证了整个叙事故事凝练、节奏紧凑。

1.4  重视细节的影片才具有感染力

创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注重捕捉主角的真情实感。在专题片《在垃圾堆中燃烧二十三年青春——邓卫忠》中,我们记录下了邓卫忠从垃圾填埋场回到家后马上清洗工作服的小细节,不仅真实而且从侧面反映出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人物专题片《坚持爱心善行缔造山区爱心教育-冯路养》讲述的是南粤优秀教师冯路养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在他书柜里发现了学生们在教师节给老师们画的彩笔画。其中一幅作品《大树和小花》将老师比作大树,将学生比作小花。这一细节的呈现既传递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恩,又传递出老师们对孩子们真切的爱。使整条片子主题得到升华、情绪感染力得到提升。

1.5  后期精心制作,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后期编辑是体现节目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重要工作。叙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心理状态都要通过画面和声音效果来表现。

如人物专题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头雁——黄火焱》中,当村支书黄火焱告诉贫困户邝土祥,他们家的危房得到财政补助得以改造时,镜头切给了危房中邝土祥的小女儿,她正在昏暗的床边写着作业。此时配着旁白“等危房改造好了,女儿便能有一间明亮的小书房来读书写字”舒缓的音乐也跟着起来。旁白结束后剪辑师并没有急于切换画面,而是加上了一组八秒钟的她在读书写字的近景和特写镜头,观众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她不惧困难的乐观态度,和邝土祥一家生活条件的艰苦,通过对比蒙太奇将她勤奋读书与艰苦的家庭环境相对比,更让观众明白邝土祥一家危房改造的必要性,不仅能画龙点睛,还升华了主题思想。

1.6  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丰富观影体验

VR技术透过头显给观者塑造的是一个“沉浸式”360度的空间,贴近亲眼所见,它突破了画框的限制,不再是一个有限制的平面。观众能参与到故事当中,形成某种情节走向。VR纪录片《消失的绿洲》展现的师摩洛哥的一片绿洲因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的故事。这部纪录片使用沉浸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这里是如何被撒哈拉沙漠吞噬的。利用VR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影片中的故事,设身处地的感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激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  在媒体融合上寻求突破

新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专题片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提升作品影响力。典型人物专题片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来扩大收视范围。新媒体也需要优质的内容来增强平台的吸引度。在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典型人物专题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突破,需要的是融合。

2.1  建立全媒体的传播格局

基于网络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专题片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实现循环播放,观众可通过多种媒体形式接受信息,能有效扩大专题片的传播范围。比如全国和各省市级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内的各省市网络电视台、还包括腾讯、网易等大型网络媒体。同时在设置互动点评区域,满足受众发表意见的需求,而且创作者能根据评论优化和调整节目形式和质量。

2.2  建立多维度传播途径

新媒体支持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文本形式,超文本与超链接为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典型人物的传播不再是局限于文字,而是可以实现专题视频、推文和投票活动等。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报道和传播,形成一条完整的传播链,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如阳山县共产党员梁清雁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故事,就运用多种传播形式和符号,先由“清远妇联”公众号发表推文《梁清雁:挖掘生态农业优势,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来引起广泛关注,再由专业的影视团队跟进继续挖掘,以梁清雁先进事迹为线索,为其拍摄人物专题片《百花齐放春满园-梁清雁》。完成专题片制作后,在电视台、党员远程教育网、腾讯视频、市组织部公众号分别发布,形成联动和多次的传播效果。

2.3  建立与时俱进的传播手段

新华社在2019年3月发布全新升级的站立式AI合成主播,并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节目,这是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深度融合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在2019年央视《我要看春晚》等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中实现VR内容在电视端和移动端同步播出。现场布放的6目8K超高清全景摄像头采集现场信号,通过5G网络回传至融媒体平台,使用户可以突破以往平面直播的局限性,看到不一样的立体春晚。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观看角度,真正实现同步式、沉浸式、高清晰的虚拟体验。随着AI(人工智能)和VR(虚拟现实)技术逐步成熟和普及,这些新媒体的手段同样也为人物专题片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間。

3  结束语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巨变和媒体格局的重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媒体的迭代更新,而且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一起带入了全渠道、多终端的深度融合的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专题片只有积极融入新媒体并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更新创作理念、提升专题片制作质量、坚定走本土化、多样化的道路,才能制作出更多优质的典型人物专题片。

参考文献

[1]袁红.电视专题片摄像的创作与编辑意识实践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10):178.

[2]李刚.电视专题片摄像的创作与编辑意识的重要性[J].电视指南,2018(3):74.

[3]陈一苇.浅析VR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J].今传媒,2018(2):113-114.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新媒体
活用新课改理念,创新小语课堂教学
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培养卓越专业学位人才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创新在于“理念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