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时机的选择

2019-07-11赵银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病死率分型

赵银峰

【摘要】 目的:研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00例,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点,分轻度梗阻型、轻度非梗阻型、重度梗阻型与重度非梗阻型4种,结合手术时机分研究组(早期手术)与对照组(择期手术)各100例,评估两组不同病情程度的病死率。结果:两组轻度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无发生死亡病例,研究组重症梗阻型病死2例,病死率为8.6%,重症非梗阻型病死率为0;对照组重症梗阻型病死9例,病死率为32.14%,重症非梗阻型病死4例,病死率為20.0%,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手术能降低病死率,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分型; 手术时机; 病死率; 早期手术; 择期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1.0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1-0-02

目前临床上较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其发生率高,主要发病机制为胆道结石或炎症造成机体胰管梗阻,损伤患者胰黏膜屏障,造成胰液外溢或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常见诱导因素为结石或感染等,患者往往表现为腹肌紧张、腹腔感染、脐周皮肤青紫色斑与肠麻痹等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手段,极易造成患者发生黄疸或休克等并发症,病情重者可能直接威胁生命健康。有学者证实,对该疾病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显著提高手术效果[1-2]。为分析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时机的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00例。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或活检证实,排除其他急腹症、胰腺有异常情况;患者腹水、血液与尿液中胰酶含量增加;具有胆石病史且发病前具有排石治疗史;患者黄疸发生骤退或加深迹象;患者血液或尿淀粉酶超过正常3倍;无大量饮酒史[3-4]。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均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相符[5-6];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与发热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其他重要病症;严重精神异常;免疫系统疾病;依从性差[7-8]。结合手术时机分研究组(早期手术)和对照组(择期手术)。研究组(n=100):男54例,女46例,年龄13~69岁,平均(47.25±4.12)岁;病程1~46 h,平均(21.25±4.38)h;其中轻度56例(梗阻型32例,非梗阻型)24例,重度44例(梗阻型23例,非梗阻型21例)。对照组(n=100):男58例,女42例,年龄14~70岁,平均(47.39±4.06)岁;病程1~45 h,平均(21.13±4.26)h;其中轻度52例(梗阻型30例,非梗阻型22例),重度48例(梗阻型28例,非梗阻型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与家属均知情;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胰腺炎分级标准

以《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为参照,轻度:Balthazar CT属于B~C级;重症:Balthazar CT属于D~E级。梗阻型:患者TBI不低于34 μmol/L;非梗阻型:TBI低于34 μmol/L[9-10]。

1.3 方法

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合理开展早期手术(研究组)或择期手术(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入院后72 h内实施手术;对照组患者入院72 h后实施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与T型管引流术[11-12]。

开展手术前需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抗生素与减少胰液分泌药物,嘱咐其术前保持禁食,实施手术过程中需以患者病情变化为基点,合理调整手术流程,若患者合并胆道梗阻,首先要彻底清除胆内结石;若患者存在胰腺组织坏死情况,则需将胰腺部位的坏死组织清除后再开展手术,避免患者发生其他病变情况[13-15]。

1.4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死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轻度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无发生死亡病例,研究组重症梗阻型病死2例,病死率为8.6%,重症非梗阻型病死率为0;对照组重症梗阻型病死9例,病死率为32.14%,重症非梗阻型病死4例,病死率为20.0%,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率高,常见诱导因素为细菌感染、胆道系统结石、胰液排泄不畅与胆汁逆流等,该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与发展迅速等特点,患者往往表现为腹痛腹胀、黄疸、发热、恶心呕吐与休克等临床症状,诊断该疾病主要是以生化指标与影像学检验结果为主,早期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手段,极易影响其生活质量,病情严重者则威胁生命健康[16-17]。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进步发展,临床对治疗该疾病以手术为主,早期实施手术治疗能将患者Vater腹部的结石早期解除,有效预防胰腺炎疾病持续发展,合理控制其病情,避免发生炎症扩张现象,但有学者认为,早期实施手术极易加重患者梗阻现象,手术创伤极易影响机体应激反应,使其发生炎症反应影响手术效果[18]。因此,实施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实际情况,明确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结石大小位置,切实分析并发症发生现象,采用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再实施下步治疗措施。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治疗该疾病患者的关键点为快速将阻塞的胆管与胰管通路快速解除,但手术时机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切实采取早期手术能对脏器功能加以保护,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若患者属于轻度梗阻型与非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则采用早期手术较适宜,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家庭负担[19]。综合考虑疾病类型特殊性发现,若患者梗阻型在48 h内不能解除,则胰腺炎会转化为重症,因此实时监测患者病情是很重要的,以合并感染现状为基点明确手术时机,避免其发生并发症,尽量放弃开腹手术,保证解除肠道梗阻的前提下切实开展手术流程,便于协助患者早期度过危险期,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董永春[20]研究中明确指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以其病情实际情况为基点,合理采取手术类型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具有安全性与实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轻度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无发生死亡病例,研究组重症梗阻型病死2例,病死率为8.6%,重症非梗阻型病死率为0;对照组重症梗阻型病死9例,病死率为32.14%,重症非梗阻型病死4例,病死率为20.0%,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手术能降低病死率,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富兵,丁江涛,范辉.胆胰管内支架植入联合胆宁片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20):2414-2416.

[2]徐猛,许良兰,章福彬,孙磊.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0):3376-3380.

[3]王绪卫,章福彬,李俊,等.奥曲肽与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非胆源性急性中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8):116-119.

[4]段东峰,鲁建国,王成果.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时机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3):48-49.

[5]吴文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2):42-44.

[6]黄桔秀,章赛军,阮潇潇,等.高脂血症性及非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C-反应蛋白对其严重程度的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6):893-895,903.

[7]徐诗钦,徐永红,赵颖洁.不同发病原因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后期血糖水平的比较[J].智慧健康,2018,4(3):56-57.

[8]柳承业.研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60.

[9]郝文女,李晓静,李新霞.延续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复发率影响的系统评价[J].护理研究,2017,31(32):4114-4118.

[10]和芳,张玫,吴晓光,等.甲磺酸加贝酯对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0):1330-1333.

[11]贺芳,唐小林,龚景进,等.妊娠合并胰腺炎临床特点4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11):1174-1177.

[12]杨丽,王春晖.内江地区1153例急性胰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J/OL].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10):53-57.

[13]林晚,张旭,张飞雄,等.中国人群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特征的Meta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9):1085-1090.

[14]董凌德.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和疗效[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7):15119.

[15]雷菊英.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86-188.

[16]丰赟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时机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0):53-55.

[17]廖全辉,曾维卿.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5):130-131.

[18]周强,姚杰,杨凯,等.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急性胆源性和非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9):1388-1391.

[19]秦菊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普外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21-22.

[20]董永春.高脂血症性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的比较[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7):761-764.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病死率分型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梧州市艾滋病病死率相关影响因素和综合控制措施的研究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
枸橼酸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的应用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